“后现代”思潮在中国(9)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9
时代包装,和标示出了要为民众代言的底层立场,在表面上似乎与20世纪80年代有关现代性的普遍主义表述有所区别。但这种姿态由于没有真正区分民众在传统中所扮演的角色和与现代民族国家所赋予的"民族身份"之间的差异性,又由于其对市场机制的渗透采取了欲拒还迎的暧昧态度,所以其所谓反思的有效性是十分令人生疑的,而且也使我们无法真正从"保守主义"的意义上建立起反省传统与批判现实社会之间的可靠联系。

  与之相较,弥散于社会学、人类学和史学之间的对传统社会中民众记忆与日常生活进行复原式寻究的动向,却多少折射出了一些"后现代"理论的批判能量。尤其是这些研究所细腻揭示出的政治意识形态对民众认知体系的塑造过程,开启了既超越"革命史叙事"又超越"现代化叙事"的历史解释新框架的可能。尽管"后现代"思潮所具有的某些批判意识目前仍相当零散地分布于各种有关中国的具体研究模式之内,而无法以轮廓清晰的形态呈现出来。但我以为,正是应通过具体研究中批判意识的点滴积累,才有可能最终蔚为强大反思能量的理论大观。



注释:
①这在学术界似乎是普遍的现象,如史学界一些人似乎总习惯讨论一些"核心问题",如总想掀起类似"封建社会分期问题","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的讨论热潮,而不太善于从一些中层现象入手重构问题意识,在近代史界亦是如此。参见吴剑杰《关于近代史研究"新范式"的若干思考》,《近代史研究》2001年第2期。
②③④马泰o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现代主义、先锋派、颓废、媚俗艺术、后现代主义》,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页289、284.
⑤哈贝马斯:"现代性的概念-两个传统的回顾",载《后民族结构》,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页196.
⑥詹明信的中国阅读史表明,他始终是个无法被中国知识界完全接受的悖论式存在。一方面,自从他的第一本演讲录《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陕西师大出版社1987年版)在中国出版后,几乎他所有的主要著作都有了中译本,新的翻译几乎和他的写作同步;另一方面,他的理论活动本身,哪怕对于一些常常把它的名字挂在嘴上的人来说,却变成了一本尚没有打开就已经合上的书。参见张旭东:"詹明信再解读",《读书》2002年第12期。20世纪90年代初,一些中国文学界的学者已开始译介西方的"后现代"思潮,如王岳川的《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的介绍范围几乎涉及到了"后现代"理论的各个方面。但这些研究基本上是在西方后现代理论流派自身发展的脉络中展开分析,还没有触及到西方"后现代"思潮到底与对中国历史和现实的批判性反思如何建立起有效的联系这一更为关键的问题。
⑦弗雷德里克o詹姆森(詹明信):"处于跨国资本主义时代中的第三世界文学",载张京媛主编:《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页234-235.
⑧关于"后殖民"论述与全球资本主义的合谋关系的论述,可参见德里克:"后殖民氛围:全球资本主义时代的第三世界批评",载《后革命氛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页111-152.
⑨⑩⒔徐贲:"第三世界批评在当今中国的处境",《二十一世纪》1995年2月号,页20.
11,厄内斯特o盖尔纳:《民族与民族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页73-74.
12,18,20,张法、张颐武、王一川:"从’现代性’到’中华性’-新知识型的探寻",载罗岗、倪文尖编:《90年代思想文选》第一卷,页249-255,页243.
14,汪晖曾对此转化过程有十分精彩的分析,参见汪晖:"当代中国的思想状况与现代性问题",载罗岗等编:《九十年代思想文选》,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页271-273.
15,这个说法来源于张颐武的文章,参见张颐武:"阐释’中国’的焦虑",载《二十一世纪》1995年四月号。
16,杜维明在九十年代重新提出化解"启蒙心态"(Enljghtenment mentality)的主张,无疑呼应与强化了这种状态。参见杜维明:"文化中国:精神资源的开发与重建",《东方》1996年第1期,页22.面对杜氏在继"儒学第三期发展说"之后提出"文化中国"的乐观信念,王力雄已发出预警式批评,尽管这种声音已显得十分微弱,参见王力雄:"我们可能不得不从头开始-文化结构解体带来的危机",载《东方》1996年第1期。
17,陈来:"儒家思想与现代东亚世界",《东方》1994年第4期,不过陈来仍认为所谓"国学热"是一种幻相,而且在政治上面临双重怀疑,一方面被怀疑可能遭意识形态化和国粹主义化,另一方面,被怀疑有国粹主义倾向而侵占了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成了猪八戒照镜子。参见陈来:"九十年代步履维艰的’国学研究’",《东方》1995年第3期.
19,如甘阳曾指出,这种宏观历史比较社会学路向的基本特点是:突出地强调了社会经济历史条件对于走向民主政治的制约性。至今仍然在非政治学界非常流行的很多说法,诸如’因为某国还没有中产阶级,所以不可能有民主’,或’该国农村人口和农业生产仍占主导,所以不可能有民主’等等,大体都与宏观历史比较社会学路向的观点有关。许多人甚至由此而想当然地认定:只要经济发达了(由此中产阶级就多了,农民就少了等等),政治民主自然也就随之而来了。参见甘阳为邹谠《二十世纪中国政治-从宏观历史与微观行动的角度看》所写的序言,牛津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1,参见何明虹:"二十世纪:进步主义与保守主义之间",载《东方》1995年第6期。
22,38,参见赵毅衡:"’后学’与中国新保守主义",载《二十一世纪》1995年2月号。
23,30,卡尔o曼海姆:《保守主义》,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页77,页101.
24,乔治oo霍兰o萨拜因:《政治学说史》(下册),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页691.
25,参见余英时:"中国近代史中的激进与保守",载许纪霖编:《20世纪中国思想史论》上卷,东方出版中心2000年版。"再论中国现代思想中的激进与保守",《二十一世纪》1992年4月号;姜义华:"激进与保守:与余英时先生商榷",《二十一世纪》1992年4月号。
26,林毓生:《中国意识的危机-"五四"时期激烈的反传统主义》,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27,参见刘军宁:《保守主义》,中国社科出版社1998年版,页109.
28,甘阳:"反民主的自由主义还是民主的自由主义?",载《二十一世纪》1997年2月号。
29,甘阳也认为,90年代中国保守主义的方方面面,并非彼此完全协调,更非甚么严密构成的理论,而毋宁更多是一种心照不宣的情绪,但也正因为如此,它们反而更能形成某种四面呼应,八方笼罩的文化氛围。参见注释28.
31,成中英:"21世纪:中西文化的融合与中国文化的世界化",载《现代与传统》第八辑,岭南美术出版社1995年版,页40.
32,参见郑家栋:"新儒家:一个走向消解的群体",载《东方》,1996年第2期,页45-49.
33,孙尚扬:"在启蒙与学术之间-重估《学衡》",《国故新知论-学衡派文化论著辑要代序》,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年版。
34,余英时:《钱穆与中国文化》,余英时敏锐地指出,新儒家往往被定性为文化保守派或传统派,这种定性未必与实际相符。事实上,他们把中国文化(以儒家为中心)的理想和现实一分为二。上海远东出版社1994年版,页73-74.
35,36,蒋庆:"再论政治儒学",在王焱等编:《经济民主与经济自由》,三联书店1997年版,页306-308,页309.
37,最为典型的例子是刘禾在大陆思想界的流行。参见其著作《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中国,1900-1937)》,三联书店2002年版,及另外一本相关主题的著作《语际书写-现代思想史写作批判纲要》,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
39,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中华书局1989年版,页1.
40,参见柯文:《历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