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人类学视野中的“现代化”反思(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0
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6]。作为一个长期发展过程的产物,及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一系列变革的产物,这个阶级始终立于经济的基点,以其经济行为力量的增长来获取相应的政治成就,并最终获得了对社会的独占统治的。汤因比也曾提出,把“现代西方文明”这一专有名词中的“现代”一词解释为“资产阶级”,“现代”一词就可以得到一个更为精确而具体的内涵[7]。资产阶级时代同其他一切时代的区别,表现为“生产的不断变革,一切社会关系不停的动荡,永远的不安定和变动”[8];也使“经济”成为现代社会最显现的和最具根本意义的特征;并使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利害关系成为构建社会关系的根本性基础。但直到1867年,马克思还从未用过资本主义一词[9]。确实,翻开马克思的《资本论》英文版,我们所看到的不是 capitalism,而是bourgeois society和 capitalist一词更为普遍而广泛的运用。在1902年威纳尔·桑巴特出版了《现代资本主义》一书后,资本主义一词才成为一个流行的概念。对于这个“挑战用语”,对于这个词义含糊、不够科学和使用不当的词,至今仍未能得到一个足以令人信服的确切定义。
以资产阶级为主导的现代社会,发展出了对物质世界的大规模控制,但仅以技术进步是无法说明现代社会的本质特征的。人类历史已多次地证明,有时孤立地出现的一项发明,虽然灿烂辉煌,却无实用,成了纯粹的智力游戏。当代西方的资深经济学家也多次谈到,“生产不单纯是技术过程,它也涉及社会关系,特别是关于财产要求权的法律规定和工人惯例”[10]。道格拉斯·诺思认为,马克思和斯密都把现代经济的特征和发展,归于有效的所有权制度。他进而以产权理论的构建完成了对经济发展的制度性解释。这些都表明了技术是必要的条件,但仅以技术还不足以说明经济和社会的本质特征。这种方式也产生了利润追求的倾向,但马克思对资本古老形式的分析也明确指出,利润追求并非只存在于现代社会中,甚至市场也是先于现代社会而存在的。布罗代尔提出“形形色色的资本主义与‘市场经济’之间存在着毋庸置疑的区别”;进而以其对形形色色的交换分析的史实,说明市场经济并不一定导致资本主义。甚至劳动力市场的现实也不是这个社会的新创造,勿宁说是它提出了这一概念[11]。从经济的根本意义上说,这种方式表现为“M—C—M” 的循环运动,但这个循环的压力究竟会把整个社会结构推向哪个明确的方向,既非必然,也难以看清。如17世纪末期荷兰试图越过重商主义的努力就宣告了失败。在马克思、斯密、穆勒、熊彼特以及韦伯、布罗代尔等为数众多的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和历史学家的著作中,把资本主义视为社会发展阶段的观点的引申,形成了把资本主义作为具有明显的经济、政治、文化特征的历史构成的概念。这就使得对它的研究,不能仅限于经济的范围,而不得不扩及到社会的整体分析。
马克思等人把“现代”的开端定在16世纪,“资本主义”在此时获得了以新教改革和理性主义启蒙运动为代表的文化形式,但它在此时的经济生活中,只占据一个狭窄的平台。当其在世界性的扩张、并演变为今天整个社会经济的“主导体系” 的过程中,资本主义并非随时都以取消传统活动、以及两相对抗的关系为前提,反而经常把这些既存的现实活动当作拐棍一样依赖。最初以流通领域为其活动场地的资本主义,只是出于贸易的需要和受利润诱惑的驱动,才与生产相结合;只是在工业革命改变了生产条件,使工业成为有厚利可图的生产部门时,才把工业生产据为己有。在资本主义的诞生地欧洲,在16~17世纪中,在从波罗的海到黑海、巴尔干、那不勒斯王国和西西里岛,从莫斯科公国经波兰和中欧到汉堡、维也纳、威尼斯一线的广大地域上,各种因素促成了再版农奴制的产生;在美洲,它使奴隶制在16世纪轰动一时地进入新大陆;在亚洲和非洲,它也使各种各样的农村公社成为服务于其需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如果把“自由竞争”的市场视为资本主义,那么,当资本主义最主要的力量以垄断企业的发展不断地排斥着“竞争”,而一些“竞争”的因素,以分离性的表现而继续存在时,究竟二者谁为资本主义呢?正是面对这种现实的存在,张伯伦和罗宾逊在20世纪30年代,同时提出了“不完全竞争”的理论。这表明,资本主义只是在其他生产方式的簇拥下,并牺牲其他生产方式,才能生存。即便在今天,资本主义之下还有一个宽广而厚实的底层经济,据估算,在当今世界的工业化国家里,这个包括走私、物资和服务的交换、“黑工”以至家务劳动的,脱离市场和不受国家监督的各项活动的底层经济,约占全部经济活动的30%~40%。布罗代尔以此认为“资本主义有一种活生生的辩证关系:它同位于它下方的非资本主义因素相矛盾”[12]。“资本主义处在经济生活的两个区域:一个是归它掌握的和常住的区域;另一个是它旁敲侧击和乘虚打入,但始终控制不了的区域”[13]。
但是,当我们正视资本主义对现代经济的“主导”,并在此意义上谈论现代经济与资本主义的同义性,从市场的角度来把握现代社会的本质特征时,市场或交换的一般关系,不过是资本主义生存的外部基础;而由资本主义所主导的现代社会,就不过是使这种市场关系获得了最为成熟的发展。这种成熟的发展创造了市场存在的一种特殊形式。这种市场存在的特殊形式,以流通构成了整个经济过程的起点和终点。在流通—生产—流通的循环中,前一个流通隐含着生产,后一个流通包容了生产。经济过程的总体性,完全地表现在流通上。布罗代尔把资本主义在生产或其他领域的活动称为“资本主义在别人家里”,而把流通领域称为“资本主义在自己家里”[14],形象地描绘了这一根本性的特点。依靠流通和货币的量化联结,使人们的特殊劳动成为一般社会劳动的特殊存在方式。但他们的商品的使用价值的物质差别,在商品作为价格的观念存在中消失了,“而且这种消失是全面的消失”。“ 他们实现为交换者,因而实现为平等的人,而他们的商品(客体)则实现为等价物” [15]。并通过物化的形式,使他们的平等成为实现了的社会关系。这样,市场存在的这一特殊形式,把每一个市场参与者,每一个主体都置于同一规定中,并构成他们的社会规定。如果不再从一般意义上谈论现代社会的市场,而是把它视为市场存在的一种特殊形式;那么,这种以流通表现其总体性的经济过程,或者说,现代社会市场存在的特殊性或其本质,正在于它体现了“人生而平等”的深厚的伦理学基础。
如果说,现代社会曾以“人是万物的尺度”,开辟了最初的发展道路;那么,在它发展了的形式中,至少在经济领域,人已不再是“万物的尺度”。弱肉强食的经济法则以其至高无上的地位,把前此人类历史漫长过程中的所有权限制性观念,全部抛在脑后。物质占有与精神价值的分离;个人财富的价值对其自身外在力量的依赖;以及财富所具备的形式愈来愈不能为所有者直接利用,只有通过市场出售才能直接利用这一财富的事实,使“人不再感受到他是自己的力量和丰富感情以及品质的主动拥有者,他感到自己只是一个贫乏的‘物’,依赖于自身之外的力量,他向这些外界力量投射出他生存的实质”[16] 。在资本主义统一的经济过程中,存在着不可弥合的、巨大的文化矛盾。从作为起点的生产来看,经济的功能原则无视对直接需求的满足,强调的是严格的劳动伦理和纪律;而在作为终点的消费中,经济的功能原则,则建立在享乐主义态度和持续扩张消费需求的基础上。更为重要的是,消费的本来意义,是人实现幸福的手段,消费的行为应当是一种有意义的、有人情味的、创造性的经验
以资产阶级为主导的现代社会,发展出了对物质世界的大规模控制,但仅以技术进步是无法说明现代社会的本质特征的。人类历史已多次地证明,有时孤立地出现的一项发明,虽然灿烂辉煌,却无实用,成了纯粹的智力游戏。当代西方的资深经济学家也多次谈到,“生产不单纯是技术过程,它也涉及社会关系,特别是关于财产要求权的法律规定和工人惯例”[10]。道格拉斯·诺思认为,马克思和斯密都把现代经济的特征和发展,归于有效的所有权制度。他进而以产权理论的构建完成了对经济发展的制度性解释。这些都表明了技术是必要的条件,但仅以技术还不足以说明经济和社会的本质特征。这种方式也产生了利润追求的倾向,但马克思对资本古老形式的分析也明确指出,利润追求并非只存在于现代社会中,甚至市场也是先于现代社会而存在的。布罗代尔提出“形形色色的资本主义与‘市场经济’之间存在着毋庸置疑的区别”;进而以其对形形色色的交换分析的史实,说明市场经济并不一定导致资本主义。甚至劳动力市场的现实也不是这个社会的新创造,勿宁说是它提出了这一概念[11]。从经济的根本意义上说,这种方式表现为“M—C—M” 的循环运动,但这个循环的压力究竟会把整个社会结构推向哪个明确的方向,既非必然,也难以看清。如17世纪末期荷兰试图越过重商主义的努力就宣告了失败。在马克思、斯密、穆勒、熊彼特以及韦伯、布罗代尔等为数众多的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和历史学家的著作中,把资本主义视为社会发展阶段的观点的引申,形成了把资本主义作为具有明显的经济、政治、文化特征的历史构成的概念。这就使得对它的研究,不能仅限于经济的范围,而不得不扩及到社会的整体分析。
马克思等人把“现代”的开端定在16世纪,“资本主义”在此时获得了以新教改革和理性主义启蒙运动为代表的文化形式,但它在此时的经济生活中,只占据一个狭窄的平台。当其在世界性的扩张、并演变为今天整个社会经济的“主导体系” 的过程中,资本主义并非随时都以取消传统活动、以及两相对抗的关系为前提,反而经常把这些既存的现实活动当作拐棍一样依赖。最初以流通领域为其活动场地的资本主义,只是出于贸易的需要和受利润诱惑的驱动,才与生产相结合;只是在工业革命改变了生产条件,使工业成为有厚利可图的生产部门时,才把工业生产据为己有。在资本主义的诞生地欧洲,在16~17世纪中,在从波罗的海到黑海、巴尔干、那不勒斯王国和西西里岛,从莫斯科公国经波兰和中欧到汉堡、维也纳、威尼斯一线的广大地域上,各种因素促成了再版农奴制的产生;在美洲,它使奴隶制在16世纪轰动一时地进入新大陆;在亚洲和非洲,它也使各种各样的农村公社成为服务于其需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如果把“自由竞争”的市场视为资本主义,那么,当资本主义最主要的力量以垄断企业的发展不断地排斥着“竞争”,而一些“竞争”的因素,以分离性的表现而继续存在时,究竟二者谁为资本主义呢?正是面对这种现实的存在,张伯伦和罗宾逊在20世纪30年代,同时提出了“不完全竞争”的理论。这表明,资本主义只是在其他生产方式的簇拥下,并牺牲其他生产方式,才能生存。即便在今天,资本主义之下还有一个宽广而厚实的底层经济,据估算,在当今世界的工业化国家里,这个包括走私、物资和服务的交换、“黑工”以至家务劳动的,脱离市场和不受国家监督的各项活动的底层经济,约占全部经济活动的30%~40%。布罗代尔以此认为“资本主义有一种活生生的辩证关系:它同位于它下方的非资本主义因素相矛盾”[12]。“资本主义处在经济生活的两个区域:一个是归它掌握的和常住的区域;另一个是它旁敲侧击和乘虚打入,但始终控制不了的区域”[13]。
但是,当我们正视资本主义对现代经济的“主导”,并在此意义上谈论现代经济与资本主义的同义性,从市场的角度来把握现代社会的本质特征时,市场或交换的一般关系,不过是资本主义生存的外部基础;而由资本主义所主导的现代社会,就不过是使这种市场关系获得了最为成熟的发展。这种成熟的发展创造了市场存在的一种特殊形式。这种市场存在的特殊形式,以流通构成了整个经济过程的起点和终点。在流通—生产—流通的循环中,前一个流通隐含着生产,后一个流通包容了生产。经济过程的总体性,完全地表现在流通上。布罗代尔把资本主义在生产或其他领域的活动称为“资本主义在别人家里”,而把流通领域称为“资本主义在自己家里”[14],形象地描绘了这一根本性的特点。依靠流通和货币的量化联结,使人们的特殊劳动成为一般社会劳动的特殊存在方式。但他们的商品的使用价值的物质差别,在商品作为价格的观念存在中消失了,“而且这种消失是全面的消失”。“ 他们实现为交换者,因而实现为平等的人,而他们的商品(客体)则实现为等价物” [15]。并通过物化的形式,使他们的平等成为实现了的社会关系。这样,市场存在的这一特殊形式,把每一个市场参与者,每一个主体都置于同一规定中,并构成他们的社会规定。如果不再从一般意义上谈论现代社会的市场,而是把它视为市场存在的一种特殊形式;那么,这种以流通表现其总体性的经济过程,或者说,现代社会市场存在的特殊性或其本质,正在于它体现了“人生而平等”的深厚的伦理学基础。
如果说,现代社会曾以“人是万物的尺度”,开辟了最初的发展道路;那么,在它发展了的形式中,至少在经济领域,人已不再是“万物的尺度”。弱肉强食的经济法则以其至高无上的地位,把前此人类历史漫长过程中的所有权限制性观念,全部抛在脑后。物质占有与精神价值的分离;个人财富的价值对其自身外在力量的依赖;以及财富所具备的形式愈来愈不能为所有者直接利用,只有通过市场出售才能直接利用这一财富的事实,使“人不再感受到他是自己的力量和丰富感情以及品质的主动拥有者,他感到自己只是一个贫乏的‘物’,依赖于自身之外的力量,他向这些外界力量投射出他生存的实质”[16] 。在资本主义统一的经济过程中,存在着不可弥合的、巨大的文化矛盾。从作为起点的生产来看,经济的功能原则无视对直接需求的满足,强调的是严格的劳动伦理和纪律;而在作为终点的消费中,经济的功能原则,则建立在享乐主义态度和持续扩张消费需求的基础上。更为重要的是,消费的本来意义,是人实现幸福的手段,消费的行为应当是一种有意义的、有人情味的、创造性的经验
上一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