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人道主义思潮“个人”观念之辨析(4)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0
不在"反传统"还是"保守传统",根本分歧在于"人"是可以自由地"塑造"自己,还是受到过去文化历史的结构性限制从而必须意识到"塑造"的限度。正是在这一点上,刘再复区别于李泽厚的观点。他在强调人的能动性的基础上,提出"内宇宙"这一概念,并将"内宇宙"看成是人的"全部灵性"取之不绝的内在源泉:"意识到精神主体性,就是意识到自己身上的内宇宙所具有的巨大能动性,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意识到这个内宇宙是一个具有无限创造能力的自我调节系统,它的主体力量可以发挥到非常辉煌的程度,而这,正是人的伟大之处"29--刘再复的这种表述,显然与强调主体性限度的李泽厚相去甚远,倒是更象文艺复兴时期或19世纪的浪漫派诗人的看法。夏中义在指出这一点时,不无戏噱地写道:刘再复"最终将一个受制于历史具体性的有限能动\’主体\’演化成一个漫游于历史时空之外的无限能动的\’主体\’"30。从文化接受的层面来看,被称为主体论"通俗版"的刘再复的观点,显然在80年代文学界产生了更大的影响,也为更多的人所认同。"主体论"的哲学内涵和文学内涵之间的偏差,最为典型地显示出了80年代人文话语的主要内涵,即把"自然本性"、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和经验价值,以及从统一的意识形态控制中摆脱出来的个人性或"私人性",作为"人性"的基本内涵,其间隐含着多重对立关系:个人/社会、私人/集体、主体/客体等,共同成为"现代"http://www.lunwentianxia.com/"传统"的直接对应。为什么后种人文观念能够成为80年代人道主义思潮中的主导形态,并成为一种无庸置疑的信念,成为人们在提及"人性"时的"下意识"反应?事实上,这种倾向是20世纪人道主义话语中始终存在的偏向,而其源头则可从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找到。
  如同汪晖在《人文话语与中国的现代性问题》中提醒的,同样是humanism,五四时期存在着以《新青年》为代表的人道主义和以《学衡》为代表的人文主义两种"几乎对立的命题"31。《学衡》杂志的人文话语基石的是白璧德提出的"二元人性论",即"人性既非纯善,又非纯恶,而兼具二者。故人性有美有恶,亦善亦恶"32,因此必须依靠道德、理智和健全的人文传统(即"文明")来对人性进行调节和规范,"人之所以为人者,正以其能战胜此种天性,于人心中每种趋向,各以其反对之趋向调剂之,遂能合体而有度焉"33。相对于"学衡派"的文化观和人性观,《新青年》同仁则偏向于强调个人天性的合理和社会文明制度的"病态"。陈独秀立论的基础在把社会看作一个与人的身体相似的有机体,"遵新陈代谢之道则隆盛,陈腐朽败之分子充塞社会则社会亡"。改造社会的根本办法,则是唤起青年,"与新鲜活泼者以空间之位置及时间之生命"。"青年"在陈独秀眼中,是天然的"新鲜活泼之细胞",其前提则是人性本善论。胡适在《易卜生主义》中提出的看法虽与陈独秀不尽相同,但对人性的基本判断则是一致的。胡适先在地确定了一个基本前提,即个人是无辜的,而人世充满"罪恶"和"病态","社会与个人互相损害;社会最爱专制,往往以强力摧残个人的个性,压抑个人自由独立的精神;等到个人的个性都消灭了,等到自由独立的精神都完了,社会自身也没有生气了,也不会进步了"。由于"个人"与"社会"存在如此紧张的对立关系,因此"世上最强有力的人就是那个最孤立的人"。而要改造社会,"最好的法子莫如把你自己这块材料铸造成器",社会进步的希望正在于那些象"白血轮"一样敢于与社会抗争的个人34。傅斯年则把胡适的观点推向极致,他承认"人生下来,本是善的",而"\’善\’是一定跟着\’个性\’来的,可以破坏个人的最大势力就是万恶之原"。在他看来,这万恶之原便是"中国的家庭","想知道中国家族的情形,只有画一个猪圈"35。--两派人文话语各有特定内涵,但最根本的差别,不在于两者对于"人性"的认知方式,而在于这种认知方式背后所确立的时间坐标。《学衡派》是在共时状态中考察个人/文明之间的关系,而《新青年》则是在进化论脉络上论证个人如何从传统社会结构中摆脱出来,形成更为合理的现代生存方式。这显然是安德森所谓作为"想象的共同体"36的现代民族国家组建的初始时期,一种塑造现代国民的想象方式。
  与"学衡派"倡导的新人文主义相比,显然是《新青年》的人道主义话语获得了更为广泛的认同,以至80年代谈及五四人文话语,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个性解放"、"人道主义"、"人本位",是鲁迅、陈独秀、胡适等人关于"个性"和"自由"的阐述。人道主义话语衍生出来的对个人("自然本性")/社会(社会性、阶级性)所作的二项对立式理解,被作为一个潜在的思维模式被继承下来。刘再复在发挥"主体论"时所提出的"内宇宙"和"外宇宙"之间的对立,并将前者看作比后者更为重要也更代表人的主体性的"取之不绝的源泉",正是这一思维模式的表现。前面已经说过,由于这种对立结构被放置于传统/现代的框架之内,这里所谓"社会"拥有特定内涵,即前现代的也是压抑个人主体性的传统社会结构。五四时期的人道主义论述的合理性,正在于它将传统社会视为一个陈腐的机制,而由于"个人"具有天生的"善"(所谓"自然人性")和自我创造的能力,它必须从传统社会结构当中摆脱出来,成为自由的现代国民。刘再复的"主体论"值得分析的地方,正在于他把"个人"直接而明确对应于现代民族国家的"国民"观念。这种"主体论"提出的社会动机或者说意识形态诉求,在于实现"人的现代化"(即所谓"配套论"),目的是建构更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国民"。"三论"直接把"性格组合论"和"文学主体论"推向"国魂反省论",认为倡导"主体论"的目标是为了实现人"自身的现代化"。他对于军事、体制和价值观念的现代化,建立了一种层层递进的关系,并以此描述现代中国的现代化历史,认为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的过程,是"要把国家推向现代化,除了必须改革国家的政治、经济体制之外,还必须改革人的素质,疗治和重新塑造人的灵魂,把人当成人,变成具有现代意义上的人"37。因此,"主体论"重提鲁迅所谓的反省"国民性"问题,强调五四提出的启蒙任务的未完成性,批判民族性格当中的劣根性,塑造新型的现代化的国民。也正是在这样的层面上,"主体论"的意识形态效用得以显现出来。"个人"作为自我创造的"主体",不再仅仅停留于"阶级性"http://www.lunwentianxia.com/"人性"对偶形式当中的抽象个体,而在"现代化"的名义下被明确地组织到关于新型现代民族国家的总体想象当中。
  "主体论"在80年代中期承担的"承前启后"的作用,它把相对于"阶级性"的"人性"个体转化为新型的个人(即国民)观念,同时又凸显了文学作为一种表现媒介的自觉。但由于对人/文学之间采取了一种"文学是人学"的想当然连接方式,对文学媒介的讨论并未获得一种理论上的自足意义。在这一的层面上,80年代中后期的"文化哲学"以更为"学理"的方式,将"人学"讨论延续下去。
  四、"审美生成"的"个人"与中产阶级主体想象
  随着"西学热"在80年代中后期的推进,曾被社会主义主流话语排斥在外的现代哲学,尤其是20世纪西方"现代派"哲学思想,也被纳入关于"人"的建构过程中来。"人学"是对这种取向的一个普泛的称呼。诸多以"人学丛书"、"人道主义研究丛书"、"文化哲学丛书"等为名翻译和研究介绍的理论书籍纷纷出版。作为一种新的理论资源,它们试图为建立文艺学、哲学、美学等的学科"主体性"提供知识依据,同时也是为维护人道主义主体范畴的地位而确立的一种知识化形式。与文化哲学兴起的同时,在青年、学生中流行的"尼采热"、"萨特热"、"弗洛伊德热"、"马斯洛热"等,对这些哲学作了更直接也更通俗的转换。叔本华的"世界是我的意志"的主观主义,尼采的"超人"哲学,萨特的"自由选择"论,弗洛伊德的"性本能"说,马斯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