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人道主义思潮“个人”观念之辨析(5)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0
洛的"自我实现"说,共同成为张扬"个性"、"人性"的依据,并转化为一种激进的个人主义伦理38。这些交错混杂的理论资源实则在一个共同的支点上被统摄到一起,即自我控制的自律个体形象。
80年代所谓"人学",并不是科层制意义上的学科分类,而是宽泛地将所有讨论人的生存状况的哲学思想混杂地融汇在一起。或许可以说,正是"人学"的广泛影响,造就了80年代一些特定的新学科,如"美学"、"文艺学"。另一个相当的领域则是"文化哲学",其来源是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Ernst Cassirer)的《人论》(An Essay on Man )39。《人论》或可被视为80年代最重要的人学理论著作,其核心观点"人是一种\’符号的动物\’(animal symbolism)"亦成为80年代最有影响的命题之一。卡西尔把"符号"视为人的本质特性,"神话、宗教、语言、艺术、历史、科学等等"都是人所创造的符号。甘阳在中译本序中这样解释:"对\’人\’的研究,必须从对人类文化的研究着手,因此,一种人的哲学,也就必然地应该是一种文化哲学"40。但在《人论》与其中文译介之间,存在着微妙的偏差。追索这种偏差的内涵,有助于我们理解80年代中后期的人文研究界在怎样的关节点上,于"美学"与分析哲学、人文主义与结构主义、审美批评与解构批评等取向之间,偏向了前者而放弃了后者。
在论证人的文化创造能力时,一个绕不开的问题是"人"与"符号"之间的关系。卡西尔了讨论符号起源问题,并区分了动物符号(信号)和人的符号(符号/象征)之间的差别。在具体论及"语言"时,他介绍了历史语言学和结构语言学,但他既不认可结构语言学将语言视为稳定的结构系统,也不认可历史语言学所强调的语言的发生学过程及其物质基础,而倾向于将"语言"和"言语"之间视为动态的进化过程。但无论如何,卡西尔强调语言的系统特征,即语言本身的"独特形式",并将其归结为"逻各斯"这一"宇宙原则"。--这个问题之所以值得讨论,是因为"符号"理论的提出,对于打破实证主义和经验主义人文研究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并构成60年代结构主义理论以来西方思想史最为重要的问题。杰姆逊(Fredric Jameson)将其描述为"模式与真理"、"哲学与理论"之间的差别,他认为"理论"之所以是一种"后哲学",是因为哲学是以"阐述真理为己任",而"向理论进行转化的观点就是坚持认为关于世界的思想不是事物,与世界不是一回事,关于世界对于语言不过是语言,而不等于世界"41。卡西尔将人的文化活动视为"符号"活动,提示给人们的是在世界/人之间存在着"符号"的中介,而且这个"中介"绝非一面"镜子",也并非"人"可随心所欲地左右,而是一个结构性的自足体。卡西尔的后继者、美国学者苏珊?朗格(Susanne .K. Langer )的《情感与形式》(Feeling and Form )也于1986年被译成中文,她区分了语言作为"推理形式的符号体系"和艺术作为"表现符号体系",并反对那种将艺术视为"自我表现"的观点,而强调不同艺术形式作为符号体系的结构特性:"艺术品与人类情感并非一回事",因为"符号关系存在"42。如果延续卡西尔、苏珊?朗格的符号理论,将会对文学和哲学的人道主义思潮形成冲击。其一,"文学是人学"的观点将不能成立,因为文学将被视为一种表达情感的符号体系,而非等同于人的经验本身43。其二,"文化哲学"的命题也将受到怀疑,因为对神话、哲学、语言、艺术等的研究,并非对直接的"人"的研究而是对"符号"本身的研究。也正是在这个关键之处,《人论》的译介者作了一种似乎是无意识的偏移,他特别强调的是"人"对于符号的"无限的创造性活动","\’人--符号--文化\’成了一种三位一体的东西,而\’人的哲学\’--\’符号形式的哲学\’--\’文化哲学\’也就自然而然地结成了同一个哲学"44。由于人性/符号/文化被作了同等的理解,因此对"人"的研究就转移为对"文化哲学"的研究。这实则延续了人道主义思潮所强调的人的创造性、能动性,忽略的是文学、哲学等本身的结构特征。"人"http://www.lunwentianxia.com/"符号"的这种同一化理解,可对应于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之于"人性"http://www.lunwentianxia.com/"阶级性",主体论之于"个人"http://www.lunwentianxia.com/"社会"的理解方式。正是在这个关节点上,对《人论》的接受撇开了符号学、结构主义理论和"语言学转型"的可能,而继续在人道主义话语的脉络上延伸45。出于同样的原因,阿尔都塞建立在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之上的"主体论"及其反人道主义观念并未在80年代人文研究界产生影响46。
事实上,这并非《人论》译介者的偶然选择,而是80年代后期最有影响力的一种文化思潮。"人学"被哲学化了,并寻找到西方现代哲学作为依据。一条似乎清晰的哲学线索被建构起来。刘小枫的《诗化哲学》47探讨了以卢梭、帕斯卡尔为前驱,从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康德、费希特、席勒、施勒格尔、诺瓦利斯、菏尔德林等早期浪漫派,到19世纪末至20世纪的叔本华、尼采、里尔克、海德格尔、马尔库塞等的德国浪漫派美学传统。这种美学传统"不是艺术理论,不是一般的艺术哲学,不是审美关系的科学,而是对人的审美生成、价值生成的哲学思考",它突出的"是有限与无限的同一性,突出的是个体的永恒超越",并"最终以审美的中介来求得终极的解决",从而完成了"诗与哲学合一的设想"。1987年出版的《诗人哲学家》48则介绍了帕斯卡尔、诺瓦利斯、施莱格尔、克尔凯戈尔、叔本华、尼采、狄尔泰、瓦雷里、海德格尔、萨特、加缪和马尔库塞等12位哲学家,他们具有的共同特征在于"把本体诗化或把诗本体化"和"通过诗的途径(直觉、体验、想象、启示)与本体沟通",他们共同追问的一个问题是"\’生存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另一位学者刘晓波在1988年出版的博士论文《审美与人的自由》中,几乎重申了《诗化哲学》的核心观点,即把审美"视为人类唯一能走向自由的捷径",认为只有审美能够克服"主体与客体之间、感性与理性之间、精神与肉体之间、个体与社会之间的矛盾","通过创造美和欣赏美,人的生命得到了全面的解放"49。--诗化哲学(或称"生存哲学"、"生命哲学")以探讨更为复杂的人性、确立更有价值的生存作为其基本初衷,实则构成了80年代前中期人道主义思潮的转换延伸,他们开始于一个共同的问题,即"人类自我认识的危机"。它将个人观念的建构转换为"审美生成"问题。也就是,把人的本质视为一种文化本质,而由于这种文化是人可以自由地创造出来,并且作为生存意义的依据,因此,"审美"成为人获得解放的惟一形式。这种观念之所以仍旧属于"人道主义"范围,是因为它仍旧强调了一种普泛的个人本质,"这个本质从属于\’孤立的个体\’,而他们是人的真正主体"50,并认为可以自由地创造这种本质。这是一种变相的"主体论",只不过在理论上采取了另外的表述形式。
"文化哲学"思潮最值得分析的是所谓人的"审美生成"。选择"审美"作为人寻求自身解放的途径,相当具有症候性地呈现了80年代知识界的理想主义和乌托邦色彩。一方面,"人"仍旧是一个能够完整地把握自身的主体,他将在"自由"的文化创造中建构自身的本质,并到达"彼岸"(即"生成论");另一方面对"人"的生存状况的考察确立在一种个人主义价值伦理的基础上,并在对抽象的"理性"、人的异化和现代工业社会的批判中重申个人的创造性、独立性、能动性等现代性意识形态。有趣的是,文化哲学所确立的理论资源都是在批判现代社会中人的处境时产生的,其在对理性、工业社会、大众社会的批判的同时包含着对作为现代性意识形态的"人"的观念的怀疑,即"主体性的非中心化","我们必须意识到自己并不处在世界的中心"51。诗化哲学试图消弭有限/无限、经验/理性、此岸/彼岸之间的差别,有一个根本性的前提,即存在着"神性"、黑格尔式
80年代所谓"人学",并不是科层制意义上的学科分类,而是宽泛地将所有讨论人的生存状况的哲学思想混杂地融汇在一起。或许可以说,正是"人学"的广泛影响,造就了80年代一些特定的新学科,如"美学"、"文艺学"。另一个相当的领域则是"文化哲学",其来源是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Ernst Cassirer)的《人论》(An Essay on Man )39。《人论》或可被视为80年代最重要的人学理论著作,其核心观点"人是一种\’符号的动物\’(animal symbolism)"亦成为80年代最有影响的命题之一。卡西尔把"符号"视为人的本质特性,"神话、宗教、语言、艺术、历史、科学等等"都是人所创造的符号。甘阳在中译本序中这样解释:"对\’人\’的研究,必须从对人类文化的研究着手,因此,一种人的哲学,也就必然地应该是一种文化哲学"40。但在《人论》与其中文译介之间,存在着微妙的偏差。追索这种偏差的内涵,有助于我们理解80年代中后期的人文研究界在怎样的关节点上,于"美学"与分析哲学、人文主义与结构主义、审美批评与解构批评等取向之间,偏向了前者而放弃了后者。
在论证人的文化创造能力时,一个绕不开的问题是"人"与"符号"之间的关系。卡西尔了讨论符号起源问题,并区分了动物符号(信号)和人的符号(符号/象征)之间的差别。在具体论及"语言"时,他介绍了历史语言学和结构语言学,但他既不认可结构语言学将语言视为稳定的结构系统,也不认可历史语言学所强调的语言的发生学过程及其物质基础,而倾向于将"语言"和"言语"之间视为动态的进化过程。但无论如何,卡西尔强调语言的系统特征,即语言本身的"独特形式",并将其归结为"逻各斯"这一"宇宙原则"。--这个问题之所以值得讨论,是因为"符号"理论的提出,对于打破实证主义和经验主义人文研究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并构成60年代结构主义理论以来西方思想史最为重要的问题。杰姆逊(Fredric Jameson)将其描述为"模式与真理"、"哲学与理论"之间的差别,他认为"理论"之所以是一种"后哲学",是因为哲学是以"阐述真理为己任",而"向理论进行转化的观点就是坚持认为关于世界的思想不是事物,与世界不是一回事,关于世界对于语言不过是语言,而不等于世界"41。卡西尔将人的文化活动视为"符号"活动,提示给人们的是在世界/人之间存在着"符号"的中介,而且这个"中介"绝非一面"镜子",也并非"人"可随心所欲地左右,而是一个结构性的自足体。卡西尔的后继者、美国学者苏珊?朗格(Susanne .K. Langer )的《情感与形式》(Feeling and Form )也于1986年被译成中文,她区分了语言作为"推理形式的符号体系"和艺术作为"表现符号体系",并反对那种将艺术视为"自我表现"的观点,而强调不同艺术形式作为符号体系的结构特性:"艺术品与人类情感并非一回事",因为"符号关系存在"42。如果延续卡西尔、苏珊?朗格的符号理论,将会对文学和哲学的人道主义思潮形成冲击。其一,"文学是人学"的观点将不能成立,因为文学将被视为一种表达情感的符号体系,而非等同于人的经验本身43。其二,"文化哲学"的命题也将受到怀疑,因为对神话、哲学、语言、艺术等的研究,并非对直接的"人"的研究而是对"符号"本身的研究。也正是在这个关键之处,《人论》的译介者作了一种似乎是无意识的偏移,他特别强调的是"人"对于符号的"无限的创造性活动","\’人--符号--文化\’成了一种三位一体的东西,而\’人的哲学\’--\’符号形式的哲学\’--\’文化哲学\’也就自然而然地结成了同一个哲学"44。由于人性/符号/文化被作了同等的理解,因此对"人"的研究就转移为对"文化哲学"的研究。这实则延续了人道主义思潮所强调的人的创造性、能动性,忽略的是文学、哲学等本身的结构特征。"人"http://www.lunwentianxia.com/"符号"的这种同一化理解,可对应于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之于"人性"http://www.lunwentianxia.com/"阶级性",主体论之于"个人"http://www.lunwentianxia.com/"社会"的理解方式。正是在这个关节点上,对《人论》的接受撇开了符号学、结构主义理论和"语言学转型"的可能,而继续在人道主义话语的脉络上延伸45。出于同样的原因,阿尔都塞建立在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之上的"主体论"及其反人道主义观念并未在80年代人文研究界产生影响46。
事实上,这并非《人论》译介者的偶然选择,而是80年代后期最有影响力的一种文化思潮。"人学"被哲学化了,并寻找到西方现代哲学作为依据。一条似乎清晰的哲学线索被建构起来。刘小枫的《诗化哲学》47探讨了以卢梭、帕斯卡尔为前驱,从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康德、费希特、席勒、施勒格尔、诺瓦利斯、菏尔德林等早期浪漫派,到19世纪末至20世纪的叔本华、尼采、里尔克、海德格尔、马尔库塞等的德国浪漫派美学传统。这种美学传统"不是艺术理论,不是一般的艺术哲学,不是审美关系的科学,而是对人的审美生成、价值生成的哲学思考",它突出的"是有限与无限的同一性,突出的是个体的永恒超越",并"最终以审美的中介来求得终极的解决",从而完成了"诗与哲学合一的设想"。1987年出版的《诗人哲学家》48则介绍了帕斯卡尔、诺瓦利斯、施莱格尔、克尔凯戈尔、叔本华、尼采、狄尔泰、瓦雷里、海德格尔、萨特、加缪和马尔库塞等12位哲学家,他们具有的共同特征在于"把本体诗化或把诗本体化"和"通过诗的途径(直觉、体验、想象、启示)与本体沟通",他们共同追问的一个问题是"\’生存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另一位学者刘晓波在1988年出版的博士论文《审美与人的自由》中,几乎重申了《诗化哲学》的核心观点,即把审美"视为人类唯一能走向自由的捷径",认为只有审美能够克服"主体与客体之间、感性与理性之间、精神与肉体之间、个体与社会之间的矛盾","通过创造美和欣赏美,人的生命得到了全面的解放"49。--诗化哲学(或称"生存哲学"、"生命哲学")以探讨更为复杂的人性、确立更有价值的生存作为其基本初衷,实则构成了80年代前中期人道主义思潮的转换延伸,他们开始于一个共同的问题,即"人类自我认识的危机"。它将个人观念的建构转换为"审美生成"问题。也就是,把人的本质视为一种文化本质,而由于这种文化是人可以自由地创造出来,并且作为生存意义的依据,因此,"审美"成为人获得解放的惟一形式。这种观念之所以仍旧属于"人道主义"范围,是因为它仍旧强调了一种普泛的个人本质,"这个本质从属于\’孤立的个体\’,而他们是人的真正主体"50,并认为可以自由地创造这种本质。这是一种变相的"主体论",只不过在理论上采取了另外的表述形式。
"文化哲学"思潮最值得分析的是所谓人的"审美生成"。选择"审美"作为人寻求自身解放的途径,相当具有症候性地呈现了80年代知识界的理想主义和乌托邦色彩。一方面,"人"仍旧是一个能够完整地把握自身的主体,他将在"自由"的文化创造中建构自身的本质,并到达"彼岸"(即"生成论");另一方面对"人"的生存状况的考察确立在一种个人主义价值伦理的基础上,并在对抽象的"理性"、人的异化和现代工业社会的批判中重申个人的创造性、独立性、能动性等现代性意识形态。有趣的是,文化哲学所确立的理论资源都是在批判现代社会中人的处境时产生的,其在对理性、工业社会、大众社会的批判的同时包含着对作为现代性意识形态的"人"的观念的怀疑,即"主体性的非中心化","我们必须意识到自己并不处在世界的中心"51。诗化哲学试图消弭有限/无限、经验/理性、此岸/彼岸之间的差别,有一个根本性的前提,即存在着"神性"、黑格尔式
上一篇:藏族民居——宗教信仰的物质载体
下一篇:合理性理论的发展与现代化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