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人道主义思潮“个人”观念之辨析(6)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0
的绝对理念,到达这一目标的方式是"体验"和"迷狂",而非"人"的主体性与能动性。但显然,在80年代中后期的语境中,这一"主体性的非中心化"层面并不被关注,相反,在"此岸"http://www.lunwentianxia.com/"彼岸"之间他们确立了一块跳板,即"审美"这一"自律性或自指性的概念"。就其实质,这是一种更为激进的个人主义。它不仅提出"个人"作为一切文化创造的核心,认为个人可以摆脱一切社会限定而进行自由的文化创造,而且在个人、社会和国家关系上,它采取了一种更为极端的态度。感性、情感、体验等个体主观经验被作为跨越人的分裂式生存的解决方式,个人可以在"审美"之中成为一个完整的主体,从而试图更为干净地撇清其与国家/社会等社会组织形态之间的关系。"审美"成了一块避开社会实践而能够实现人的自我解放的"飞地"。但同时,这个具有绝对的自控能力、在审美中自我解放的个体,与中产阶级关于自律的个人、道德化的自我想象完全合拍。或者说,这种最终在审美生成中完成的"个人"想象,实际上是完成了关于中产阶级自我的建构。如T?伊格尔顿所分析的,"在这块飞地内,支配性的社会秩序可以找到理想的庇护所以避开其本身具有的竞争、剥削、物质占有等实际价值。更为微妙的是,自律的观念--完全自我控制、自我决定的存在模式--恰好为中产阶级提供了它的物质性运作需要的主体性的意识形态模式"52。因而到90年代,当那些迫使人们意识到"人"的非中心化的因素--市场/资本--越来越明显的时候,倡导人的"审美生成"的文化哲学,一支转向神学,另一些呼吁"人文精神失落"的讨论则强调个人伦理53,也就并不那么让人不可理解。
  结语
  无论是80年代前期用以批判"阶级性"的"人性",80年代中期的"主体论",还是80年代中后期的"人学",其视野始终限定在"人道主义"意识形态脉络之内,他们都相信"个人"是一个完整的主体,处在世界中心,并且具有自我创造的能力。这种观念首先被作为一种价值观得到普遍的认可。作为一种价值观念的"人道主义"成为了对现代性意识形态的重申和肯定。80年代的社会变革内在地需要这种意识形态,而这种意识形态本身也成为了80年代变革社会的庇护伞,社会的结构性重组、市场经济和消费意识形态的确立、学科建制和学院体制的完成等,都借助对"人"的价值的重申,参照于一种"非人"的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想象,而得以顺利施行。但在对旧有国家形象进行批判的同时,人道主义思潮以"个人"观念为根基和中介,重塑了"新时期"的国家、国民形象,并实际上建构了在90年代成为新主流的中产阶级主体。由此,以非意识形态或反意识形态的方式,人道主义的意识形态运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