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落庙会传说的情境分析(5)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1
和在神灵的名义下,在庙会这一公共生活空间对这种有可能出现新的不平衡的生活状态的调试。
四 与大历史(大传统)书写相关的庙会传说:主流意识的渗透
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一个置身于历史洪流中的村落庙宇不仅仅流传着这些地方性、地方感十分浓厚的传说,同样还有与宏大历史叙事相关的传说,大历史书写的大事件在这些传说中都有影射。
闾山地区歪脖老母显灵的传说从古至今都流传演化着。战争时代,包含民族正义的「大」传说维护着青岩寺的香火。与日本鬼子在河北赵县范庄不能也不敢捣毁龙牌一样,在日伪时期,日本人的飞机同样无法轰炸青岩寺37。当时,有两个日本兵被闾山的抗日联军杀了。日本人说青岩寺有抗日联军的眼线,就派飞机轰炸青岩寺。青岩寺的和尚齐刷刷地跪在老母前念经,念得日本人的飞机往下一扎,就只看见一片海,一扎就只看见一片海,不能看到目标,日本鬼子的飞机就只好飞回去了。
在锡伯族人中流传这样的传说38:传闻一支锡伯族的八旗兵跟随努尔哈赤打仗,一次被汉军包围,粮草断绝。在这危机时刻,一位老奶奶背着一个皮口袋,拎着一口沙锅出现了。老奶奶把沙锅架在火上,从皮口袋中取去几块羊骨头放在锅里,不多一会就熬出了一锅羊骨汤,等士兵吃饱喝足,老奶奶连同她的东西一转眼就不见了。但锡伯族的士兵却因老奶奶的那锅羊骨汤立下了赫赫战功。这则传说在抗美援朝时发展演化成了歪脖老母在朝鲜战场上用相类似的方式显灵救助志愿军。这些不同时期的流传的关于歪脖老母显灵的传说使青岩寺的香火在不同时期都十分兴旺。
会昌虽然地处偏僻,在近两百年来却一直是个不太平静的地方。在翠竹祠,不同历史时期就有相应的不同的显应公显灵的传说。据清朝同治十一年版的《会昌县志·卷三十一》记载,在咸丰七年四月,太平天国起义军的数万人从瑞金直捣会昌,漫山遍野的起义军「围城三匝,人多如蚁」。当时的知县刘松屏火速告急求援。清政府除调集邻县兵勇救急外,还从广东调来了潮勇五百多人。这些潮勇由魏嘉福带领,但打出的是「赖」字旗号,称是翠竹祠赖侯「募之而来」的,并以此号召群众为神参战效力。因此,太平军没有能够攻克会昌。
与在清朝统治者和太平军的对抗中,赖侯帮助的是统治者不同,1934年10月,当红军在第三次攻打会昌城时,显应公不再帮助当时的国军,而是变相地帮助了当时国军眼中的「赤匪」。据说,这场战争是彭德怀带领工农红军第三军进行的。当时,城内以维持会主席欧阳莘为首的靖卫团八个大队和西江、洛口、白鹅、庄埠、珠兰「五区联防」的靖卫团共一千多人在城内企图顽抗。当红军紧缩包围圈并占领了制高点岚山岭后,靖卫团慌作一团,城里也人心惶惶。为了稳住民心军心,就有人倡议把显应公抬进城来并安放在了刘家祠,且大焚香火。靖卫团的头目带着团丁和群众日夜跪拜,祈求显应公保佑,还唆使了几个「马脚」(神童)头果红巾,手执神香,在街头上游弋,自称是有钢筋铁骨、不怕刀枪的「独脚仙师」奉赖侯福主之命前来讨伐红军。有一天,一位独脚仙师挥着手旗,带领一伙靖卫团,用一只脚向南门跳去,刚一到城门边,听到红军的枪声,不等打开城门,这位仙师就连滚带爬地跑了回来。最后,红军用挖地道爆破的方法攻破了会昌城。就在城破之后,还是这些马脚说,显应公不愿意帮靖卫团,因为它知道红军是有道之军,靖卫团是无道之众、背时之军。39
当明了昔日的红军就是今天的当政者时,从这两个传说我们惊异地发现,民间所崇信的神灵显应公居然一直都帮助或者说听命于把握世俗权力的统治者。在清朝,太平军被统治者贬斥为长毛,这也被当时相当多的民众所认同,一直到鲁迅笔下的长妈妈都是如此,而这就是当年显应公不助太平军的传说讲述的大背景。显应公帮助红军的讲述大背景是在1949年后红军一直被歌颂的今天。也就是说,尽管是在一个偏僻的乡村,传说的讲述都没有脱离相应的主流意识形态的渗透和监控。不要说由地方精英文人编写的县志上的记载有浓郁的霸权话语的色彩,就是当今在村民口头流传有关政治记忆的传说也分明有着鲜明的官方话语的色彩。当然,或者这类似的传说都是少数在不知不觉中受主流文化濡染的「精英人士」创作的结果,但地方上敬神的信众就与这些传说的流播没有关联?这些与大历史相关的村落庙会传说表明:村落生活的封闭性是相对的,大传统与小传统的对立也是相对的。在村落中生活的人们常常在不自觉中接受大历史的表述及其传播的思想意识形态,受到大历史的潜移默化,并自觉地皈依到大历史的叙述之中40,在大历史的书写框架内,讲述着不违背大历史的小社会中的群体记忆,以至于对村落社会部分的历史经历从「失忆」到「失语」的过程41。
五 综合型的庙会传说:村落文化的综合叙事
事实上,关于一个庙会的传说往往是综合型的,它常常涉及到庙宇的修建,庙会日期的确定,神灵的主要功能,村落与家族以及村落与村落之间的关系等各个方面,河北井陉县于家石头村的白庙传说很明显的就属于这种类型。
白庙在于家石头村的西北边的山上,距离村子不到一华里的路程。庙宇在1947年战乱时被毁。庙院的北面是正殿,殿内供奉的是隋末农民起义军领袖李密,其塑像和他的坐骑红牛均泥塑。庙门朝南,门前有双斗旗杆,门内两侧是钟楼和鼓楼。庙院的对面是戏台,右侧是汇演场。在这深山僻壤修建祭祀李密的神庙并称为白庙,有这样的传说:
传说李密曾在这里屯兵42,李密死后,当地的老百姓为了纪念他,就在于家村西南一华里处挖了一个白坩土窑洞供奉李密。在武则天当政时,一日皇宫突然起火,火势冲天无法扑灭,眼看皇宫就要毁于一旦,满朝文武只有跪地祈祷。在这危机的时刻,天空飞来一大片乌云,降下大雨,顿时将大火扑灭。武则天万分欣喜,命军师掐算是何方神圣显灵,军师告知是李密。武则天当时就下旨,拨了三斗金子,三斗银子重修李密庙。没想到层层官吏私吞金银,最后到修庙时就只剩下了二百两银子,于是就只能盖一座很小很简陋的庙了。为了掩人耳目,就将庙墙涂上了白灰,所以这座庙叫白庙。于氏的先祖迁来时,因这座庙而取村名为白庙村。清初实行联庄制,以该村为核心的十多个村庄联合起来,建立了白庙庄。每逢大旱,人们都会向李密大王烧香祈雨。43
在这里,因为有当年李密起义军的一些遗迹,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也就充分的利用了这一固有的资源,将历史上有的遗迹、村庄本身比较差的自然条件,村民的生存机制结合起来。李密不但成了能降雨的神灵,而且在这里还有自己的神庙,但由于村子贫穷,人们本身是不可能有更多的钱财把庙宇修建得富丽堂皇。作为一个村落型的地方小庙,人们在解释白庙为何小的原因时,把李密神性的巨大、村民生活的好坏与李密紧密地联结了起来。在大旱时,人们会行动起来,向李密求雨。这座小庙很自然地将村民们统合了起来,村子也很自豪地以这座庙命名。人、神、庙、村和人们祈雨的行为就这样自然地、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很难分清谁是谁。
六 结 论
这里所分析的几类村落庙会传说都贯穿着庙宇所供奉的神灵显灵的故事,即都有灵迹贯串,灵验成为村落庙会传说的本质特征,这是本文将村落庙会传说提炼出来,单独作为传说的一个种类的因由所在。当把这些庙会传说放在生发它的村落这个特定场域中考察时,除了能对这些村落庙会的运行机制有更准确的把握,也能更好的理解这些村落庙会传说能长久存活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这些村落庙会传说传递着村民所信奉的神灵的灵验,更因为这些传说载负了村民对自己村落历史的群体记忆,对他们生存空间的想象及在此基础
四 与大历史(大传统)书写相关的庙会传说:主流意识的渗透
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一个置身于历史洪流中的村落庙宇不仅仅流传着这些地方性、地方感十分浓厚的传说,同样还有与宏大历史叙事相关的传说,大历史书写的大事件在这些传说中都有影射。
闾山地区歪脖老母显灵的传说从古至今都流传演化着。战争时代,包含民族正义的「大」传说维护着青岩寺的香火。与日本鬼子在河北赵县范庄不能也不敢捣毁龙牌一样,在日伪时期,日本人的飞机同样无法轰炸青岩寺37。当时,有两个日本兵被闾山的抗日联军杀了。日本人说青岩寺有抗日联军的眼线,就派飞机轰炸青岩寺。青岩寺的和尚齐刷刷地跪在老母前念经,念得日本人的飞机往下一扎,就只看见一片海,一扎就只看见一片海,不能看到目标,日本鬼子的飞机就只好飞回去了。
在锡伯族人中流传这样的传说38:传闻一支锡伯族的八旗兵跟随努尔哈赤打仗,一次被汉军包围,粮草断绝。在这危机时刻,一位老奶奶背着一个皮口袋,拎着一口沙锅出现了。老奶奶把沙锅架在火上,从皮口袋中取去几块羊骨头放在锅里,不多一会就熬出了一锅羊骨汤,等士兵吃饱喝足,老奶奶连同她的东西一转眼就不见了。但锡伯族的士兵却因老奶奶的那锅羊骨汤立下了赫赫战功。这则传说在抗美援朝时发展演化成了歪脖老母在朝鲜战场上用相类似的方式显灵救助志愿军。这些不同时期的流传的关于歪脖老母显灵的传说使青岩寺的香火在不同时期都十分兴旺。
会昌虽然地处偏僻,在近两百年来却一直是个不太平静的地方。在翠竹祠,不同历史时期就有相应的不同的显应公显灵的传说。据清朝同治十一年版的《会昌县志·卷三十一》记载,在咸丰七年四月,太平天国起义军的数万人从瑞金直捣会昌,漫山遍野的起义军「围城三匝,人多如蚁」。当时的知县刘松屏火速告急求援。清政府除调集邻县兵勇救急外,还从广东调来了潮勇五百多人。这些潮勇由魏嘉福带领,但打出的是「赖」字旗号,称是翠竹祠赖侯「募之而来」的,并以此号召群众为神参战效力。因此,太平军没有能够攻克会昌。
与在清朝统治者和太平军的对抗中,赖侯帮助的是统治者不同,1934年10月,当红军在第三次攻打会昌城时,显应公不再帮助当时的国军,而是变相地帮助了当时国军眼中的「赤匪」。据说,这场战争是彭德怀带领工农红军第三军进行的。当时,城内以维持会主席欧阳莘为首的靖卫团八个大队和西江、洛口、白鹅、庄埠、珠兰「五区联防」的靖卫团共一千多人在城内企图顽抗。当红军紧缩包围圈并占领了制高点岚山岭后,靖卫团慌作一团,城里也人心惶惶。为了稳住民心军心,就有人倡议把显应公抬进城来并安放在了刘家祠,且大焚香火。靖卫团的头目带着团丁和群众日夜跪拜,祈求显应公保佑,还唆使了几个「马脚」(神童)头果红巾,手执神香,在街头上游弋,自称是有钢筋铁骨、不怕刀枪的「独脚仙师」奉赖侯福主之命前来讨伐红军。有一天,一位独脚仙师挥着手旗,带领一伙靖卫团,用一只脚向南门跳去,刚一到城门边,听到红军的枪声,不等打开城门,这位仙师就连滚带爬地跑了回来。最后,红军用挖地道爆破的方法攻破了会昌城。就在城破之后,还是这些马脚说,显应公不愿意帮靖卫团,因为它知道红军是有道之军,靖卫团是无道之众、背时之军。39
当明了昔日的红军就是今天的当政者时,从这两个传说我们惊异地发现,民间所崇信的神灵显应公居然一直都帮助或者说听命于把握世俗权力的统治者。在清朝,太平军被统治者贬斥为长毛,这也被当时相当多的民众所认同,一直到鲁迅笔下的长妈妈都是如此,而这就是当年显应公不助太平军的传说讲述的大背景。显应公帮助红军的讲述大背景是在1949年后红军一直被歌颂的今天。也就是说,尽管是在一个偏僻的乡村,传说的讲述都没有脱离相应的主流意识形态的渗透和监控。不要说由地方精英文人编写的县志上的记载有浓郁的霸权话语的色彩,就是当今在村民口头流传有关政治记忆的传说也分明有着鲜明的官方话语的色彩。当然,或者这类似的传说都是少数在不知不觉中受主流文化濡染的「精英人士」创作的结果,但地方上敬神的信众就与这些传说的流播没有关联?这些与大历史相关的村落庙会传说表明:村落生活的封闭性是相对的,大传统与小传统的对立也是相对的。在村落中生活的人们常常在不自觉中接受大历史的表述及其传播的思想意识形态,受到大历史的潜移默化,并自觉地皈依到大历史的叙述之中40,在大历史的书写框架内,讲述着不违背大历史的小社会中的群体记忆,以至于对村落社会部分的历史经历从「失忆」到「失语」的过程41。
五 综合型的庙会传说:村落文化的综合叙事
事实上,关于一个庙会的传说往往是综合型的,它常常涉及到庙宇的修建,庙会日期的确定,神灵的主要功能,村落与家族以及村落与村落之间的关系等各个方面,河北井陉县于家石头村的白庙传说很明显的就属于这种类型。
白庙在于家石头村的西北边的山上,距离村子不到一华里的路程。庙宇在1947年战乱时被毁。庙院的北面是正殿,殿内供奉的是隋末农民起义军领袖李密,其塑像和他的坐骑红牛均泥塑。庙门朝南,门前有双斗旗杆,门内两侧是钟楼和鼓楼。庙院的对面是戏台,右侧是汇演场。在这深山僻壤修建祭祀李密的神庙并称为白庙,有这样的传说:
传说李密曾在这里屯兵42,李密死后,当地的老百姓为了纪念他,就在于家村西南一华里处挖了一个白坩土窑洞供奉李密。在武则天当政时,一日皇宫突然起火,火势冲天无法扑灭,眼看皇宫就要毁于一旦,满朝文武只有跪地祈祷。在这危机的时刻,天空飞来一大片乌云,降下大雨,顿时将大火扑灭。武则天万分欣喜,命军师掐算是何方神圣显灵,军师告知是李密。武则天当时就下旨,拨了三斗金子,三斗银子重修李密庙。没想到层层官吏私吞金银,最后到修庙时就只剩下了二百两银子,于是就只能盖一座很小很简陋的庙了。为了掩人耳目,就将庙墙涂上了白灰,所以这座庙叫白庙。于氏的先祖迁来时,因这座庙而取村名为白庙村。清初实行联庄制,以该村为核心的十多个村庄联合起来,建立了白庙庄。每逢大旱,人们都会向李密大王烧香祈雨。43
在这里,因为有当年李密起义军的一些遗迹,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也就充分的利用了这一固有的资源,将历史上有的遗迹、村庄本身比较差的自然条件,村民的生存机制结合起来。李密不但成了能降雨的神灵,而且在这里还有自己的神庙,但由于村子贫穷,人们本身是不可能有更多的钱财把庙宇修建得富丽堂皇。作为一个村落型的地方小庙,人们在解释白庙为何小的原因时,把李密神性的巨大、村民生活的好坏与李密紧密地联结了起来。在大旱时,人们会行动起来,向李密求雨。这座小庙很自然地将村民们统合了起来,村子也很自豪地以这座庙命名。人、神、庙、村和人们祈雨的行为就这样自然地、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很难分清谁是谁。
六 结 论
这里所分析的几类村落庙会传说都贯穿着庙宇所供奉的神灵显灵的故事,即都有灵迹贯串,灵验成为村落庙会传说的本质特征,这是本文将村落庙会传说提炼出来,单独作为传说的一个种类的因由所在。当把这些庙会传说放在生发它的村落这个特定场域中考察时,除了能对这些村落庙会的运行机制有更准确的把握,也能更好的理解这些村落庙会传说能长久存活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这些村落庙会传说传递着村民所信奉的神灵的灵验,更因为这些传说载负了村民对自己村落历史的群体记忆,对他们生存空间的想象及在此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