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落庙会传说的情境分析(6)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1
上的建构和对这种建构的维护,对内、外世界、对自身和他者之间关系的思考,对他们生活空间中的象征资本、经济资本等的分配原则,是对曾发生在该村落的大传统和小传统的一种隐喻,而且在神灵的名义下,这些传说在一定的程度上维系着也规训着处于变化中的村落生活的均衡。
注 释
1 柳田国男著,连湘译:《传说论》(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5);程蔷:《中国民间传说》(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
2 赵世瑜:《狂欢与日常──明清以来的庙会与民间社会》(北京:三联书店,2002)。
3 高丙中:《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岳永逸:〈红山峪村村民生活的浓描与实录〉,《民俗研究》,2002年第1期。
4 刘铁梁:〈村落──民俗传承的生活空间〉,收入钟敬文主编:《民间文化讲演集》(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8),页284-85。
5 顾颉刚自己有不少类似的自述,赵世瑜对此进行了很详尽的梳理并有精谨的分析。参看顾颉刚《古史辨自序》,见周作人编选的《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一集》(上海:上海良友出版公司,1935;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影印本),页268-346;赵世瑜:《眼光向下的革命──中国现代民俗思想史论(1918-1937)》(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页99-107、275-284。
6 顾颉刚:《古史辨自序》,见周作人编选的《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一集》(上海:上海良友出版公司,1935;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影印本),页307、319、313。
7 马林诺夫斯基(Bronislaw Malinowski)著,李安宅编译:《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上海:商务出版社,1936年初版;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影印本),页115-186。
8 刘哓春:〈一个地域神的传说和民众生活世界〉,《民间文学论坛》,1998年第3期;庞建春:〈水利传说研究──以山陕旱作乡村社会水利传说为个案〉(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
9 程蔷:〈识宝传说与文化冲突〉,《民间文学论坛》,1993年第2期。
10 早在1915年,Y. K. Leong & L. K. Tao就提出,中国的村庙更象是一个社会生活的中心而不是宗教生活的中心。刘铁梁认为「庙会较之祭祖而言更多地具有「公共仪式」的性质,即超越血缘关系的限制而更多地具有公共社会制度的意味。」他也是在此假设基础上提出了「作为公共生活的乡村庙会」这一命题,并进一步充实、论证了他早些提出的「村落作为民俗传承的生活空间」的理论建构。赵旭东在南庄的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后恢复的村庙,不仅仅是村庙仪式的演练场,而且也是村里一块重要的公共场所。在这里,人们既可以交流日常生活的经验,也可以谈论对生老病死的个人理解,更可以对时下的村政提出批评。参看 Y. K. Leong & L. K. Tao, Village and Town Life in China (London: George Allen & Unwin Ltd, 1915), 32;刘铁梁:〈作为公共生活的乡村庙会〉,《民间文化》,2001年1期,页48-54;赵旭东:〈乡土社会中的权威多元与纠纷解决──一个华北村落的法律人类学研究〉(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8),页105。
11 钟敬文1931年就在其长篇论文〈中国的地方传说〉中将中国的地方传说分为自然的和人工的两大类,在人工类中列有祠庙一类。参看钟敬文:《钟敬文民间文学论集》(下)(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页74-100。后继的学者多延续此路,参看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理论研究部编的《中国传说论文集》(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
12 对于当今民间故事的讲述及其场景,江帆在人类学表演理论的框架下,以辽宁讲述者为对象,分析了在特定的故事表演空间中讲述者、听众、研究者对故事讲述的影响,重在分析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虽然注意到调查者、研究者介入使故事讲述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但该研究总的前提是故事在今天依然还能在自然生活情境中进行常态的讲述。与江帆乐观的基调不同,在社会急剧变迁的今天,对于包括传说在内的民间故事讲述,钟年提出了「谁在讲谁在听」这样尖锐的问题,再现出今天民间故事讲述的人为性和因为一定目的「为讲述而讲述」的特征。参看江帆:〈口承故事的表演空间分析〉,《民俗研究》,2001年第2期,页61-71;钟年:〈民间故事:谁在讲谁在听?──以廪君、盐神故事为例〉,《民间文化》,2001年第1期,页90-93。
13 Jun Jing, The Temple of Memories: History, Power, and Morality in A Chinese Village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145.
14 熊佐:〈黄屋干真君庙庙会〉,载罗勇、劳格文主编:《赣南地区的庙会与宗族》(香港:国际客家学会、海外华人研究社、法国远东学院出版,1997),页74。
15 王光:〈辽宁医巫闾上青岩寺歪脖老母信仰习俗调查〉,《民俗曲艺》(台湾)第112期(1998),页45-60。
16 关于杨泗成神有这样的传说:传说杨泗生于宋代,一岁丧父,二岁丧母,三岁得道,七岁成神。杨泗在他父母双亡后,由叔父抚养,叔父家仅有一只小船维持生计。在杨泗七岁时,他借助自己的神力把停靠在神童桥下的叔父的这只小船上的船钉一个一个全拔了出来。叔父的命根子被毁,气愤之至,就将杨泗打入河中淹死了。他叔父的怒气仍然未消,指着杨泗的尸体说:你要是真的有神灵,就给我香三天,臭三天,上浮三天,下浮三天。果然,杨泗的尸体先香三天、臭三天,后又上浮三天、下浮三天。这事不翼而飞,杨泗因此在乡民中得到供奉,而且流布很远。参看黄芝岗:《中国的水神》(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影印本),页1-2。
17 陶思炎:〈南京高淳县的祠山殿和杨泗庙〉,《民俗曲艺》(台湾)第112期,1998,页31。
18 王心灵:〈粤东梅县松源镇郊宗族与神明崇拜调查〉,载房学嘉主编《梅州地区的庙会与宗族》(香港:国际客家学会、海外华人研究社、法国远东学院、《客家研究辑刊》编辑部出版,1996),页141-147。
19 吴仁龙:〈会昌县翠竹祠与赖公侯王〉,载罗勇、劳格文主编《赣南地区的庙会与宗族》(香港:国际客家学会、海外华人研究社、法国远东学院出版,1997)。
20 V. IA. Propp, Morphology of The Folktale (American Folklore Society and Indiana University, 1968).
21 王晓莉:〈碧霞元君信仰与妙峰山香客村落活动的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
22 岳永逸:〈铁佛寺庙会调查报告〉(打印稿,2002)。
23 王铭铭:《社区历程:溪村汉人家族个案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
24 刘哓春:〈一个客家村落的家族与文化──江西富东村的个案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8)。
25 刘铁梁鲜明地提出祠祭与庙祭二者在村落生活秩序影响中的异同:庙会与祭祖,是研究中国基层社会特别是村落社会建构与民众伦理行为规范的重要观察对象。两类仪式在象征之所指和对于日常生活秩序的关联作用上,分野是明显的。以神庙为中心的祭仪可以说更多地表现出文化的地方性,而且内在的表达了民众群体对于所处自然与社会地域空间中经济政治生活诸多关系和历史变化的认识。而以宗祠或祖先墓为中心的祭仪是宗族群体(主要是以村落为范围聚族而居的群体)通过追念和颂扬祖先的一套程序,以强化成员间等级亲属关系的纽带和诸个家庭一体性的联合,关切的问题是家庭内部与外部的利益格局。简单地说,两者分别建立在地缘或血缘关系之上并以相对区别的方式解释和影响村落生活秩序。参看刘铁梁:〈作为公共生活的乡村庙会〉,《民间文化》,2001年1期。
26 同11,另可参看景军撰,郭于华译:〈知识、
注 释
1 柳田国男著,连湘译:《传说论》(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5);程蔷:《中国民间传说》(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
2 赵世瑜:《狂欢与日常──明清以来的庙会与民间社会》(北京:三联书店,2002)。
3 高丙中:《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岳永逸:〈红山峪村村民生活的浓描与实录〉,《民俗研究》,2002年第1期。
4 刘铁梁:〈村落──民俗传承的生活空间〉,收入钟敬文主编:《民间文化讲演集》(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8),页284-85。
5 顾颉刚自己有不少类似的自述,赵世瑜对此进行了很详尽的梳理并有精谨的分析。参看顾颉刚《古史辨自序》,见周作人编选的《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一集》(上海:上海良友出版公司,1935;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影印本),页268-346;赵世瑜:《眼光向下的革命──中国现代民俗思想史论(1918-1937)》(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页99-107、275-284。
6 顾颉刚:《古史辨自序》,见周作人编选的《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一集》(上海:上海良友出版公司,1935;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影印本),页307、319、313。
7 马林诺夫斯基(Bronislaw Malinowski)著,李安宅编译:《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上海:商务出版社,1936年初版;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影印本),页115-186。
8 刘哓春:〈一个地域神的传说和民众生活世界〉,《民间文学论坛》,1998年第3期;庞建春:〈水利传说研究──以山陕旱作乡村社会水利传说为个案〉(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
9 程蔷:〈识宝传说与文化冲突〉,《民间文学论坛》,1993年第2期。
10 早在1915年,Y. K. Leong & L. K. Tao就提出,中国的村庙更象是一个社会生活的中心而不是宗教生活的中心。刘铁梁认为「庙会较之祭祖而言更多地具有「公共仪式」的性质,即超越血缘关系的限制而更多地具有公共社会制度的意味。」他也是在此假设基础上提出了「作为公共生活的乡村庙会」这一命题,并进一步充实、论证了他早些提出的「村落作为民俗传承的生活空间」的理论建构。赵旭东在南庄的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后恢复的村庙,不仅仅是村庙仪式的演练场,而且也是村里一块重要的公共场所。在这里,人们既可以交流日常生活的经验,也可以谈论对生老病死的个人理解,更可以对时下的村政提出批评。参看 Y. K. Leong & L. K. Tao, Village and Town Life in China (London: George Allen & Unwin Ltd, 1915), 32;刘铁梁:〈作为公共生活的乡村庙会〉,《民间文化》,2001年1期,页48-54;赵旭东:〈乡土社会中的权威多元与纠纷解决──一个华北村落的法律人类学研究〉(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8),页105。
11 钟敬文1931年就在其长篇论文〈中国的地方传说〉中将中国的地方传说分为自然的和人工的两大类,在人工类中列有祠庙一类。参看钟敬文:《钟敬文民间文学论集》(下)(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页74-100。后继的学者多延续此路,参看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理论研究部编的《中国传说论文集》(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
12 对于当今民间故事的讲述及其场景,江帆在人类学表演理论的框架下,以辽宁讲述者为对象,分析了在特定的故事表演空间中讲述者、听众、研究者对故事讲述的影响,重在分析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虽然注意到调查者、研究者介入使故事讲述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但该研究总的前提是故事在今天依然还能在自然生活情境中进行常态的讲述。与江帆乐观的基调不同,在社会急剧变迁的今天,对于包括传说在内的民间故事讲述,钟年提出了「谁在讲谁在听」这样尖锐的问题,再现出今天民间故事讲述的人为性和因为一定目的「为讲述而讲述」的特征。参看江帆:〈口承故事的表演空间分析〉,《民俗研究》,2001年第2期,页61-71;钟年:〈民间故事:谁在讲谁在听?──以廪君、盐神故事为例〉,《民间文化》,2001年第1期,页90-93。
13 Jun Jing, The Temple of Memories: History, Power, and Morality in A Chinese Village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145.
14 熊佐:〈黄屋干真君庙庙会〉,载罗勇、劳格文主编:《赣南地区的庙会与宗族》(香港:国际客家学会、海外华人研究社、法国远东学院出版,1997),页74。
15 王光:〈辽宁医巫闾上青岩寺歪脖老母信仰习俗调查〉,《民俗曲艺》(台湾)第112期(1998),页45-60。
16 关于杨泗成神有这样的传说:传说杨泗生于宋代,一岁丧父,二岁丧母,三岁得道,七岁成神。杨泗在他父母双亡后,由叔父抚养,叔父家仅有一只小船维持生计。在杨泗七岁时,他借助自己的神力把停靠在神童桥下的叔父的这只小船上的船钉一个一个全拔了出来。叔父的命根子被毁,气愤之至,就将杨泗打入河中淹死了。他叔父的怒气仍然未消,指着杨泗的尸体说:你要是真的有神灵,就给我香三天,臭三天,上浮三天,下浮三天。果然,杨泗的尸体先香三天、臭三天,后又上浮三天、下浮三天。这事不翼而飞,杨泗因此在乡民中得到供奉,而且流布很远。参看黄芝岗:《中国的水神》(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影印本),页1-2。
17 陶思炎:〈南京高淳县的祠山殿和杨泗庙〉,《民俗曲艺》(台湾)第112期,1998,页31。
18 王心灵:〈粤东梅县松源镇郊宗族与神明崇拜调查〉,载房学嘉主编《梅州地区的庙会与宗族》(香港:国际客家学会、海外华人研究社、法国远东学院、《客家研究辑刊》编辑部出版,1996),页141-147。
19 吴仁龙:〈会昌县翠竹祠与赖公侯王〉,载罗勇、劳格文主编《赣南地区的庙会与宗族》(香港:国际客家学会、海外华人研究社、法国远东学院出版,1997)。
20 V. IA. Propp, Morphology of The Folktale (American Folklore Society and Indiana University, 1968).
21 王晓莉:〈碧霞元君信仰与妙峰山香客村落活动的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
22 岳永逸:〈铁佛寺庙会调查报告〉(打印稿,2002)。
23 王铭铭:《社区历程:溪村汉人家族个案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
24 刘哓春:〈一个客家村落的家族与文化──江西富东村的个案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8)。
25 刘铁梁鲜明地提出祠祭与庙祭二者在村落生活秩序影响中的异同:庙会与祭祖,是研究中国基层社会特别是村落社会建构与民众伦理行为规范的重要观察对象。两类仪式在象征之所指和对于日常生活秩序的关联作用上,分野是明显的。以神庙为中心的祭仪可以说更多地表现出文化的地方性,而且内在的表达了民众群体对于所处自然与社会地域空间中经济政治生活诸多关系和历史变化的认识。而以宗祠或祖先墓为中心的祭仪是宗族群体(主要是以村落为范围聚族而居的群体)通过追念和颂扬祖先的一套程序,以强化成员间等级亲属关系的纽带和诸个家庭一体性的联合,关切的问题是家庭内部与外部的利益格局。简单地说,两者分别建立在地缘或血缘关系之上并以相对区别的方式解释和影响村落生活秩序。参看刘铁梁:〈作为公共生活的乡村庙会〉,《民间文化》,2001年1期。
26 同11,另可参看景军撰,郭于华译:〈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