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行蛇蚓字相续,野农不识何由读。[190]
即是其例证。更有甚者,就连前面一再提到的富商许唐也因自幼失学而“不识字”。[191]因此,我们讲到宋代文化的普及,总是用“相对”二字加以限制,尽管显得别扭,但似乎要确切些。
其次,本文并未将宋代文化相对普及所应包含的内容囊括无余。当时,文化不再被极少数世家大族所完全垄断,整个社会的文化水平提高。各种文化形态在这一新形势下不能不相应变化,以适应社会各阶层的需要。加之宋代的商品经济比唐代后期更活跃,人们的生活节奏随之加快。蔡襄说:
凡人情莫不欲富。至于农人、商贾、百工之家,莫不昼夜营度,以求其利。[192]
司马光也说:
无问市井、田野之人,由中及外,自朝及暮,惟钱所求。[193]
人们这样繁忙,难怪当时人大多主张,做事情应简便。如南宋人郭雍认为:
处事当以简易,何则?简以制繁,易以制难,便不费力。
罗大经称赞“此论,可谓洞见天地万物之理。”他本人同样认为:
大凡举事轻捷则易成,繁重则难济。[194]
正是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各种文化形态似乎都在不同程度上出现了通俗化的趋势。诸如学术方面的从汉学到宋学,文学方面的从“雅”到“俗”,[195]书法方面的从碑书为主到帖书为主,绘画方面的从政治画、宗教画为主到山水画、花鸟画为主[196]等等。就文学方面来说,众所周知,不仅小说、戏曲等通俗文学在宋代方兴未艾,而且平易、流畅的风格已经成为宋代文人文学的主流。[197]北宋初年的士子说:
《文选》烂,秀才半。
南宋的学者则说:
苏文熟,吃羊肉。苏文生,吃菜羹。[198]
苏轼同他的前辈欧阳修这两位大文学家,堪称宋代文人文学的代表。按照朱熹的认识:
欧、苏文好处,只是平易说理。[199]
这位朱老夫子居然一再强调平易,诸如“圣人之言坦易明白”、“诗须是平易不费力” [200]之类,简直不胜其举。岂止强调而已,他“每病近世解经者推测太多、议论太多”,自己“作《易传》、《诗传》,其辞极简”。[201]陆九渊比朱熹又进了一步,他不仅把不识字的农民作为讲学的对象,而且“说得来痛快,至有流涕者”。[202]就连朱熹也称赞:
陆氏会说,其精神亦能感发人。[203]
看来,从汉学到宋学固然是思辨性加深的过程,同时似乎又是学术通俗化的过程。宋代各种文化形态的通俗化趋势,显然应当属于宋代文化相对普及的题中应有之义。无奈受笔者知识结构所局限,本文对此只能缺略。
最后有必要说明的是,本文认为文化的相对普及是宋代文化最为明显的特征,但绝不是唯一特征。所谓最为明显,或许只不过是浮在表面、浅层次的同义语。除此而外,值得探讨的问题还不少。如宋代学派林立,学者各是其是,互不相让。宋代是否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宋代学者敢于怀疑,不仅疑传,而且疑经。“思想的相对解放”[204]能否视为宋代文化的又一个特征?理学虽然最终成为束缚人们思想的桎梏,但它的兴起适应时代需要、体现时代精神,绝非偶然现象。宋代理学的勃兴本身从某种意义上可否看作是一次思想解放?尽人皆知,唐朝对外来文化具有惊人的吸收力而于史有名,由于当时正处于消化外来文化的过程之中,因此唐朝人难免带有某些所谓“异国情调”。而宋代文化则是在消化过程基本告一段落以后,建立起来的更加富有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文化。照刘子健先生看来,“中国近八百年来的文化,是以南宋为领导模式”。[205]今天我们中国人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审美观点以至表达感情的方式都具有自己的独特个性,明显地不同于外国人。究竟有哪些不同?尤其是又为什么会如此?要具体地予以回答,似乎应当从研究宋代文化入手。鉴于这些问题层次较深,笔者自知学力有限,实在不敢问津。
注 释
[1][90]宫崎市定:《宋代的煤与铁》,载《东方学》第13辑,东京1957年3月出版。
[2][50][54][132][134][192]吕祖谦编:《皇朝文鉴》卷135《欧阳文忠谥议(李清臣)》;卷79《王沂公祠堂记(刘敞)》;卷79《吴郡州学六经阁记(张伯玉)》;卷19《咸平读书堂(陈师道)》;卷15《读书(欧阳修)》;卷108《福州五戒(蔡襄)》。《四部丛刊》本。
[3]吕邦耀编:《续宋宰辅编年录校补》卷18景定元年四月己酉"吴潜提举洞霄宫"。中华书局1986年校补本。
[4]陈寅恪:《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证序》,见《金明馆丛稿二编》第245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5]邓广铭:《宋代文化的高度发展与宋王朝的文化政策》(为陈植锷博士论文《北宋文化史述论稿》所作序引),载《历史研究》1990年第1期。
[6][196]钱穆:《理学与艺术》,见宋史座谈会编:《宋史研究集》第7辑,台北中华丛书编审委员会1974年印行。
[7]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第9章《宗教之再澄清民族之再融合社会文化之再普及与再深入》,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影印本。
[8]江少虞:《宋朝事实类苑》卷34《诗歌赋咏·杨文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点校本。
[9]据王应麟:《玉海》卷116《选举·科举三·淳化童子科》。江苏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8年影印本。而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甲集卷13《取士·童子举》则认为:"童子举者,自真庙以来有之。"中华书局2000年点校本。孰是?待考。
[10]王明清:《挥麈录》后录卷5《蔡伯俙以神童授官》。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1年点校本。
[11][31][33][35][38][43][44][69][78][91][111][130][139][159][186][188]脱脱等:《宋史》卷109《选举志二·科目下》;卷266《苏易简传》;卷291《宋绶传》;卷252《侯章传》;卷365《岳飞传》;卷1《太祖本纪一》;卷157《选举志三·武举武学》;卷293《王禹偁传》;卷394《谢深甫传》;卷338《苏轼传》;卷201《刑法志三》;卷386《刘珙传》;卷428《张绎传》;卷340《刘挚传》;卷264《沈伦传》;卷387《王十朋传》。中华书局1977年点校本。
[12][143][156]袁采:《袁氏世范》卷1《睦亲·教子当在幼》;卷1《睦亲·子弟不可废学》;卷1《睦亲·家业兴替系子弟》。《知不足斋丛书》本。
[13][17]《欧阳永叔集·居士外集》卷8《州名急就章并序》。《国学基本丛书》本。
[14][103][114]徐松辑:《宋会要辑稿》崇儒2之22;职官28之4;选举14之15。中华书局1957年影印本。
[15][56]宋伯仁:《西塍集·村学究》;《西塍集·嘲不识字》。《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6]赵汝鐩:《野谷诗稿》卷3《憩农家》。《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8][27][60][61][75][146][147][151][173]洪迈:《夷坚志》补卷14《村先生李晟》;丙志卷14《王八郎》;补卷2《吴任钧》;支庚卷5《武女异疾》;丁志卷5《威怀庙神》;支庚卷2《蓬瀛真人》;补卷7《赵富翁》;甲志卷11《潘君龙异》;支丁卷5《义乌孙道》。中华书局1981年点校本。
[19][77]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卷22。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点校本。
[20][82]《西湖游览志余》卷25;卷23。
[21]苏轼:《东坡志林》卷1《怀古》。中华书局1981年点校本。
[22]参看陈东原:《中国妇女生活史》第7章《元明的妇女生活》。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
[23][42]赵翼:《陔馀丛考》卷41《苏东坡秦少游才遇》;卷40《武将能诗》。《国学基本丛书》本。
[24][29][110][168]程颢、程颐《二程集·河南程氏文集》卷12《伊川先生文八·上谷郡君家传》。中华书局1981年点校本。
[25][129]《二程集·河南程氏文集》卷11《孝女程氏墓志》;《二程集·河南程氏外书》卷12《传闻杂记》。
[26]郑方坤:《全闽诗话》卷5《宋元·陈普》。《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