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文化的相对普及(7)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1
28][158][194][201]罗大经:《鹤林玉露》乙编卷5《女戒》;甲编卷5《读书》;甲编卷3《简易》、乙编卷5《举事轻捷》;甲编卷1《解经不为烦辞》。中华书局1983年点校本。
[30][39][144]邵伯温:《邵氏闻见录》卷6;卷8;卷7。中华书局1983年点校本。
[32][34][40]王安石:《王文公文集》卷99《仁寿县君杨氏墓志铭并序》;卷100《李君夫人盛氏墓志铭》;卷84《冯鲁公神道碑》。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点校本。
[36]《旧五代史》卷107《史弘肇传》、《杨邠传》。中华书局1976年点校本。
[37][150][175]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卷2《名臣》;卷3《奇节》;卷9《杂录》。中华书局1981年点校本。
[41]魏泰:《临汉隐居诗话》,见何文焕辑:《历代诗话》上册。中华书局1981年点校本。
[45][99]马端临:《文献通考》卷34《选举考七·武举》;卷12《职役考一·历代乡党版籍职役》。中华书局1986年影印“十通”本。
[46]太平老人:《袖中锦·天下第一》。《学海类编》本。
[47][51]苏轼:《东坡七集·东坡后集》卷15《南安军学记》。《四部备要》本。
[48][84]徐硕:《至元嘉禾志》卷25《碑碣·魁星堂记》;卷23《碑碣·重修学记》。《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9]叶适:《水心别集》卷9《汉阳军新修学记》。《四部丛刊》本。
[52]傅增湘编:《宋代蜀文辑存》卷19《重修至圣文宣王庙(蒲宗孟)》。香港龙门书店1971年影印癸未江安傅氏刊本。
[53]范成大:《吴郡志》卷50《杂志》。《丛书集成》初编本。
[55]吴之振编:《宋诗钞》卷32《晁冲之具茨集钞·夜行》。《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7][76][136]朱熹:《朱文公文集》卷78《徽州婺源县学藏书阁记》;卷98《傅公(自得)行状》;卷12《又谕学者》。《四部备要》本。
[58][169][178]陈傅良:《止斋集》卷3《送王南强赴绍兴签幕四首》;卷44《桂阳军告论百姓榜文》;卷41《跋胡文定公帖》。《四部丛刊》本。
[59] 参看朱瑞熙:《宋代商人的社会地位及其历史作用》,载《历史研究》1986年第2期。
[62] 陆九渊:《象山先生全集》卷28《宋故陆公墓志》。《四部丛刊》本。
[63][87][200][203]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113《训门人一》;卷91《礼八·杂仪》;卷139《论文上》、卷140《论文下》;卷124《陆氏》。中华书局1986年点校本。
[64]沈垚:《落帆楼文集》卷24《费席山先生七十双岁寿序》。转引自傅衣凌:《明清时代的商人及商业资本》第41页,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1版。
[65]王应麟:《困学纪闻》卷15《考史》。《国学基本丛书》本。
[66]薛季宣:《浪语集》卷31《袁先生传》。《永嘉丛书》本。
[67]曾丰:《缘督集》卷17《送缪帐干解任诣诠改秩序》。
[68][94][98][118][154][166]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50庆历四年六月戊午;卷60景德二年五月戊辰;卷24太平兴国八年六月戊申;卷43咸平元年正月丙寅;卷150庆历四年六月戊午;卷163庆历八年三月甲寅。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影印本。
[70]欧阳修:《文忠集》卷35《居士集三十五·端明殿学士蔡公(襄)墓志铭》。
[71]方勺:《泊宅编》卷1。中华书局1983年点校本。
[72]苏辙:《栾城后集》卷24《巢谷传》。《四部备要》本。
[73]《夷坚志》甲志卷1《三河村人》,支丁卷9《戚彦广女》,甲志卷10《谭氏节操》,三志己卷3《睢佑卿妻》。
[74]江少虞:《宋朝事实类苑》卷10《名臣事迹·杜祁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点校本。
[79]陈师道:《后山谈丛》卷6。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点校本。
[80]李幼武:《宋名臣言行录》外集卷9《张绎》。《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81]陈世崇:《随隐漫录》卷5。《稗海》本。
[83][142]洪迈:《容斋随笔》四笔卷5《饶州风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点校本。
[85]不著撰人:《宋大诏令集》卷148《政事一·诫僭奢诏》。中华书局1962年点校本。
[86]不著撰人:《中兴两朝圣政》卷51乾道八年九月壬申。《宛委别藏》本。
[88][135]不著撰人:《湖海新闻夷坚续志》前集卷1《人事门·俗谑试题》;后集卷2《文华门·十七字诗》。中华书局1986年点校本。
[89]朱长文:《吴郡图经续纪》卷上。《学津讨原》本。
[92]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甲部卷4《经籍会通四》。中华书局1964年点校本。
[93]参看翁同文:《印刷术对于书籍成本的影响》,载宋史座谈会编:《宋史研究集》第8辑,台北中华丛书编审委员会1976年印行。
[95]《东坡七集·东坡集》卷32《李氏山房藏书记》。
[96]张伯行辑:《朱子语类辑略》卷2。《正谊堂全书》本。
[97][115]罗从彦:《罗豫章集》卷2《遵尧录·太宗》。《国学基本丛书》本。
[100]《晋书》卷92《文苑王沉传》。中华书局1974年点校本。
[101]张载:《张载集·经学理窟·宗法》。中华书局1978年点校本。
[102]潜说友:《咸淳临安志》卷11《学校》。《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04]施宿等:《(嘉泰)会稽志》卷1《学》。《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05][141]《吴郡志》卷4《学校》。
[106][107]黄宗羲、全祖望:《宋元学案》卷84《存斋晦静息庵学案》;卷30《刘李诸儒学案》。中华书局1986年点校本。
[108][202]陆九渊:《象山先生全集》卷36《年谱》淳熙十三年;淳熙八年。《四部丛刊》本。
[109]南宋人费衮《梁谿漫志》卷9《官户杂户》称:“律文有官户、杂户、良人之名,今固无此色人,献议者已不用此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点校本。
[112]陈耆卿:《(嘉定)赤城志》卷37《风土门》。《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13]《唐六典》卷3《户部郎中员外郎》。清嘉庆庚申扫叶山房刊本。
[116]周密:《癸辛杂识》续集下《大辟登科》。中华书局1988年点校本。
[117]参看张邦炜:《略论唐代科举制度的不成熟性》,载《中国唐史学会论文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119]参看徐规、何忠礼:《北宋的科举改革和弥封制》,载《杭州大学学报》1981年第1期。
[120]杜荀鹤:《唐风集》卷中《投从叔补阙》。《唐四名家集》本。
[121]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44绍兴十二年三月乙卯注。《国学基本丛书》本。
[122][171]李之彦:《东谷所见·劝学文》、《东谷所见·择师》,见陶宗仪:《说郛》卷77。北京市中国书店1986年影印本。
[123][183]范仲淹:《范文正公集》附录《范文正公年谱》大中祥符八年;附录《范文正公尺牍》卷上《家书·与中舍》。《四部丛刊》本。
[124]张端义:《贵耳集》卷下。《学津讨原》本。
[125]刘一清:《钱塘遗事》卷10《赴省登科五荣须知》。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影印本。
[126]参看李弘祺:《宋代的举人》,载《国际宋史研讨会论文集》,台北中国文化大学1988年印行;张希清:《论宋代科举中的特奏名》,载邓广铭、漆侠等主编《宋史研究论文集》,河北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127][138]黄淮、杨士奇编:《历代名臣奏议》卷117《风俗》“乾道五年汪应辰上札子”;卷267《理财》"熙宁二年苏辙上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影印本。
[128][137]《朱子语类》卷109《朱子六·论取士》。
[131]李覯:《直讲集》卷37《谢宋屯田》。《四部丛刊》本。
[133]杨时:《龟山先生语录》卷4。《四部丛刊》本。
[14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册第233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145][153]刘清之:《戒子通录》卷6《教子语(家頥)》;卷6《家戒(黄太史)》。《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48]范仲淹:《范文正公别集》卷4《窦谏议录》。《四部丛刊》本。
[149][170][191]《宋史》卷277《许骧传》。
[152]《夷坚志》丁志卷16《黄安道》,支丁卷4《林子元》,甲志卷2《玉津三道士》。
[155][160]叶梦得:《石林家训》,见《说郛》卷75。
[157]宋祁:《景文集》巻48《治戒》
[30][39][144]邵伯温:《邵氏闻见录》卷6;卷8;卷7。中华书局1983年点校本。
[32][34][40]王安石:《王文公文集》卷99《仁寿县君杨氏墓志铭并序》;卷100《李君夫人盛氏墓志铭》;卷84《冯鲁公神道碑》。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点校本。
[36]《旧五代史》卷107《史弘肇传》、《杨邠传》。中华书局1976年点校本。
[37][150][175]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卷2《名臣》;卷3《奇节》;卷9《杂录》。中华书局1981年点校本。
[41]魏泰:《临汉隐居诗话》,见何文焕辑:《历代诗话》上册。中华书局1981年点校本。
[45][99]马端临:《文献通考》卷34《选举考七·武举》;卷12《职役考一·历代乡党版籍职役》。中华书局1986年影印“十通”本。
[46]太平老人:《袖中锦·天下第一》。《学海类编》本。
[47][51]苏轼:《东坡七集·东坡后集》卷15《南安军学记》。《四部备要》本。
[48][84]徐硕:《至元嘉禾志》卷25《碑碣·魁星堂记》;卷23《碑碣·重修学记》。《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9]叶适:《水心别集》卷9《汉阳军新修学记》。《四部丛刊》本。
[52]傅增湘编:《宋代蜀文辑存》卷19《重修至圣文宣王庙(蒲宗孟)》。香港龙门书店1971年影印癸未江安傅氏刊本。
[53]范成大:《吴郡志》卷50《杂志》。《丛书集成》初编本。
[55]吴之振编:《宋诗钞》卷32《晁冲之具茨集钞·夜行》。《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7][76][136]朱熹:《朱文公文集》卷78《徽州婺源县学藏书阁记》;卷98《傅公(自得)行状》;卷12《又谕学者》。《四部备要》本。
[58][169][178]陈傅良:《止斋集》卷3《送王南强赴绍兴签幕四首》;卷44《桂阳军告论百姓榜文》;卷41《跋胡文定公帖》。《四部丛刊》本。
[59] 参看朱瑞熙:《宋代商人的社会地位及其历史作用》,载《历史研究》1986年第2期。
[62] 陆九渊:《象山先生全集》卷28《宋故陆公墓志》。《四部丛刊》本。
[63][87][200][203]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113《训门人一》;卷91《礼八·杂仪》;卷139《论文上》、卷140《论文下》;卷124《陆氏》。中华书局1986年点校本。
[64]沈垚:《落帆楼文集》卷24《费席山先生七十双岁寿序》。转引自傅衣凌:《明清时代的商人及商业资本》第41页,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1版。
[65]王应麟:《困学纪闻》卷15《考史》。《国学基本丛书》本。
[66]薛季宣:《浪语集》卷31《袁先生传》。《永嘉丛书》本。
[67]曾丰:《缘督集》卷17《送缪帐干解任诣诠改秩序》。
[68][94][98][118][154][166]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50庆历四年六月戊午;卷60景德二年五月戊辰;卷24太平兴国八年六月戊申;卷43咸平元年正月丙寅;卷150庆历四年六月戊午;卷163庆历八年三月甲寅。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影印本。
[70]欧阳修:《文忠集》卷35《居士集三十五·端明殿学士蔡公(襄)墓志铭》。
[71]方勺:《泊宅编》卷1。中华书局1983年点校本。
[72]苏辙:《栾城后集》卷24《巢谷传》。《四部备要》本。
[73]《夷坚志》甲志卷1《三河村人》,支丁卷9《戚彦广女》,甲志卷10《谭氏节操》,三志己卷3《睢佑卿妻》。
[74]江少虞:《宋朝事实类苑》卷10《名臣事迹·杜祁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点校本。
[79]陈师道:《后山谈丛》卷6。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点校本。
[80]李幼武:《宋名臣言行录》外集卷9《张绎》。《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81]陈世崇:《随隐漫录》卷5。《稗海》本。
[83][142]洪迈:《容斋随笔》四笔卷5《饶州风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点校本。
[85]不著撰人:《宋大诏令集》卷148《政事一·诫僭奢诏》。中华书局1962年点校本。
[86]不著撰人:《中兴两朝圣政》卷51乾道八年九月壬申。《宛委别藏》本。
[88][135]不著撰人:《湖海新闻夷坚续志》前集卷1《人事门·俗谑试题》;后集卷2《文华门·十七字诗》。中华书局1986年点校本。
[89]朱长文:《吴郡图经续纪》卷上。《学津讨原》本。
[92]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甲部卷4《经籍会通四》。中华书局1964年点校本。
[93]参看翁同文:《印刷术对于书籍成本的影响》,载宋史座谈会编:《宋史研究集》第8辑,台北中华丛书编审委员会1976年印行。
[95]《东坡七集·东坡集》卷32《李氏山房藏书记》。
[96]张伯行辑:《朱子语类辑略》卷2。《正谊堂全书》本。
[97][115]罗从彦:《罗豫章集》卷2《遵尧录·太宗》。《国学基本丛书》本。
[100]《晋书》卷92《文苑王沉传》。中华书局1974年点校本。
[101]张载:《张载集·经学理窟·宗法》。中华书局1978年点校本。
[102]潜说友:《咸淳临安志》卷11《学校》。《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04]施宿等:《(嘉泰)会稽志》卷1《学》。《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05][141]《吴郡志》卷4《学校》。
[106][107]黄宗羲、全祖望:《宋元学案》卷84《存斋晦静息庵学案》;卷30《刘李诸儒学案》。中华书局1986年点校本。
[108][202]陆九渊:《象山先生全集》卷36《年谱》淳熙十三年;淳熙八年。《四部丛刊》本。
[109]南宋人费衮《梁谿漫志》卷9《官户杂户》称:“律文有官户、杂户、良人之名,今固无此色人,献议者已不用此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点校本。
[112]陈耆卿:《(嘉定)赤城志》卷37《风土门》。《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13]《唐六典》卷3《户部郎中员外郎》。清嘉庆庚申扫叶山房刊本。
[116]周密:《癸辛杂识》续集下《大辟登科》。中华书局1988年点校本。
[117]参看张邦炜:《略论唐代科举制度的不成熟性》,载《中国唐史学会论文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119]参看徐规、何忠礼:《北宋的科举改革和弥封制》,载《杭州大学学报》1981年第1期。
[120]杜荀鹤:《唐风集》卷中《投从叔补阙》。《唐四名家集》本。
[121]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44绍兴十二年三月乙卯注。《国学基本丛书》本。
[122][171]李之彦:《东谷所见·劝学文》、《东谷所见·择师》,见陶宗仪:《说郛》卷77。北京市中国书店1986年影印本。
[123][183]范仲淹:《范文正公集》附录《范文正公年谱》大中祥符八年;附录《范文正公尺牍》卷上《家书·与中舍》。《四部丛刊》本。
[124]张端义:《贵耳集》卷下。《学津讨原》本。
[125]刘一清:《钱塘遗事》卷10《赴省登科五荣须知》。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影印本。
[126]参看李弘祺:《宋代的举人》,载《国际宋史研讨会论文集》,台北中国文化大学1988年印行;张希清:《论宋代科举中的特奏名》,载邓广铭、漆侠等主编《宋史研究论文集》,河北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127][138]黄淮、杨士奇编:《历代名臣奏议》卷117《风俗》“乾道五年汪应辰上札子”;卷267《理财》"熙宁二年苏辙上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影印本。
[128][137]《朱子语类》卷109《朱子六·论取士》。
[131]李覯:《直讲集》卷37《谢宋屯田》。《四部丛刊》本。
[133]杨时:《龟山先生语录》卷4。《四部丛刊》本。
[14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册第233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145][153]刘清之:《戒子通录》卷6《教子语(家頥)》;卷6《家戒(黄太史)》。《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48]范仲淹:《范文正公别集》卷4《窦谏议录》。《四部丛刊》本。
[149][170][191]《宋史》卷277《许骧传》。
[152]《夷坚志》丁志卷16《黄安道》,支丁卷4《林子元》,甲志卷2《玉津三道士》。
[155][160]叶梦得:《石林家训》,见《说郛》卷75。
[157]宋祁:《景文集》巻48《治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