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与后进国之经济发展(4)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4
相反,贸易的依存度与本地资本的成长,其实未必相冲突,重要的是谁能掌握成长与学习的契机,学习与成长的主体必须是在地的。

  当然这经验的意涵必须谨慎解释,东亚只是后进国中的少数,并且多是小国,原本就不可能依赖国内市场为基础来发展,这经验对中国大陆、印度、印尼及巴西等大型国家的意涵为何,则须再做讨论。同时,东亚虽成功的发展资本主义,或藉由资本主义发展了生产力,但至今仍只是成功的跟随者,离追赶上先进国有相当大、且看来不易再缩短的距离。

  不过这并不表示这些经验对其他后进国没有意义,相反,对东亚经验做出适当的解释,应能对其他后进国有相当助益。东亚经验主要教训是,东亚之所以能成功发展,是因为其国家成功扮演了主导产业发展策略的角色,并运用出口与国际竞争力作为规范受扶植产业的奖惩标准,它们同时采取保护国内市场与出口导向的政策,由两方面来培植本地资本。

  同时,东亚发展取向国家能够成功的执行这些发展政策,是因为其社会中财富分配在启始阶段就相当平均,在发展过程中成长的果实也能相对的普遍共享。Campos and Root(1995)认为东亚成长成功之关键在于「making shared growth credible」;产业政策必然意味着国家要选择性的给予补贴与奖惩,作者们认为东亚国家用实际的作为,让人民相信可以分享到未来成长的果实,因此能够顺利推行增进全体成长的产业政策。除此之外如Amsden与Wade等修正学派学者,也都强调所得分配平均对此种经济发展模式的助益。关于发展取向国家的构成条件,以及其与政治民主的关系,有相当多的文献,因本文着重于全球化经济面向,无法在此对这些文献多作讨论37。
而东亚能够采取这种策略,当然部分是因为在1980年代之前,东亚发展出口替代时,欧美尤其是东亚的主要市场─美国是比较开放的,那时美国尚不觉得受到后进国的威胁,因此东亚既能保护国内市场,又可以进入美国市场。但现在欧美已经不再如此开放,美国在觉得受到日本以及其它东亚小国威胁之后,随时举着301的大棒,胁迫各后进国开放市场38。

  因此比起从前,如今其它后进国所面对的国际市场的处境,是不同于当年东亚所面对的,相对而言困难更增加了。自由贸易下被迫过早开放国内市场,当然会不利于后进国工业化的企图,不易进入先进国市场,则不利于后进国藉由出口导向来进行生产学习与工业化。如果世贸组织真的在欧美国家的推动下,通过了加入劳动与环保标准,则显然会对后进国的工业化更是一大打击。

  不过世界贸易组织已经成形,成员数目不断增加,弱小国家也没有不加入的余地39。东亚各国比较有余裕,也大致做了加入的准备40,一方面了解如何应付美国的要求以及世贸的各种规范(how to get around the rules),同时也希望可用世贸的架构,来抵挡美国的301之类的单方面独断的威胁。同理,其它更缺乏实力的后进国,只能希望世贸能替他们打开先进国的市场,同时摆脱美国专断的统治。世贸虽是先进国打开市场的制度设计,但弱小的后进国还是发现它优于美国的独裁,或许甚至如中印等大国也是有此考量。

  全球化或国际市场的竞争,使得后进国之间的差异扩大了,并且可能会进一步扩大。如东亚这样各种条件比较好的后进国,就有能力以民族国家为主体,以产业政策来主导经济成长,利用参与国际市场的机会,来学习并追赶先进国。而像非洲有些国家,则尚没有这些条件,无法承受国际市场的压力,长期以来经济难以进步,甚至饥荒内战等天灾人祸不断。

  在更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国家角色在全球化下并未消失,只是环境不同,作法必须改变,而且对于国家角色的挑战与要求,可说是更高了。因此后进国若要改善生存条件,至今为止,除了以民族国家为基本单位发展经济外,在现实上并无其它选择。

  欧美先进国藉由资本主义发展了高度的生产力,但其过去二百多年的发展过程,绝不是个美丽的历史。东亚近年来浅盘式的经济发展,也呈现了其相当丑陋的一面,发展过程中对劳工的压制与剥削,社会的不公,环境的破坏等,都是有目共睹的。

  不过近日来有些先进国的进步人士,藉由经济发展对环境的破坏来反对发展主义,提倡反发展主义(anti-developmentalism),这实在是个错置的说法。在后进国发展之时,要求他们参考先进国当初在环保上失败或错误的经验,以更先进的环保知识来进行开发,这应是非常合理而有帮助的说法。「不计一切为成长」的作法当然不符合后进国人民的长期利益,但若认为不发展是环保的最佳方式,而要求后进国为了环保不发展,则是无视于后进国人民受困于失业与贫穷的困境,无视于后进国人民改善生活的要求,实在是欧美中心的看法。现有各种国际公约或谈判,来处理如生态保育及全球气候变迁等问题,在运作上尚称顺利,因此美国为何主张要在世贸条款中加入环保标准,当然令人怀疑其保护主义的意图41。


4. 结语


  由上述对现今全球化趋势变化的检视,我们发现在贸易、投资等各个方面,全球整合的程度在战后确实在增长,增加的速度却有相当差异。不过民族国家的国界仍非常显著,真正整合性的全球统一性市场尚未出现,即使近年跨国流动量增加最快的金融资本方面,也尚未整合到有全球性市场的程度。

  同时,这全球化趋势也不是一个新的现象,第一次大战前的整合趋势,被战争以及两次大战之间的保护主义阶段所打断,二次大战之后这趋势又在欧美先进国领导下,在国际资本主义体系中再次开始滚动。

  全球化趋势的动力确实来自资本扩张的需求,企业在市场竞争压力下,必须不断扩张争取更多的市场,在此需求下各种降低运输与沟通成本的新技术也不断被发展出来,使得国际市场能更进一步发展,市场上的竞争也日益激烈。不过这全球资本主义体系的制度与规则,仍是由民族国家间经由谈判与角力来决定,国家在国界内的各种政策也具关键性作用,有很多因素会影响甚或打断这所谓全球化的趋势。

  在贸易方面,战后世界贸易量不但持续的增长,并且成长速度一直超过GNP的成长率,因此贸易依存度普遍增加。后进国的贸易依存度,在近十多年来更是大幅增长并超过先进国的比例,而后进国的出口中工业产品的比例也持续增长。

  不过贸易依存度与经济成长之间的关系如何,则各国的情况相当分歧复杂。后进国在战后经济发展的成果整体而言并不好,人均所得平均年成长率,非洲为零、拉丁美洲低于2%,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东欧在开放之后不断倒退,至今尚为回复到原先水准,只有东亚接近6%,是唯一成长率超过先进国的地区,也就是唯一缩短了与先进国距离的地方,亦即除了东亚之外,富者益富贫者益贫,而同时东亚却是贸易依存度特别高的地区。

  战后初期欧美在国际市场秩序稳定之后,开始经由谈判互相开放市场的过程,并为此建立GATT。不过此时他们的市场对后进国比较开放,并且也不多要求后进国开放市场,因此给予东亚等国采取出口导向发展策略的空间。

  在资本流动方面,外人直接投资的数目其实一直有相当波动,并且至今也是大多数流向先进国,即使近年来流向后进国的数目有增加,其分配型态也是分布很不均匀的。而东亚在发展过程中,对外来投资的依赖极为有限。

  金融资本的流动在近十多年来,显现了最清楚快速的增长,远超过贸易与直接投资的增长速度。在1970年代初,原先Bretton Woods体系解体之后,金融资本的跨国大幅流动在先进国间就已经开始。不过对后进国而言,是在1980年代后,美国协同世银与货币基金,持续胁迫后进国开放资本管制之后,后进国才开始受到这现象的波及,而后进国金融制度必然不够健全,因此也导致近年来国际金融危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