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余管理探析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0-05

摘要:二十一世纪初,随着一些上市公司舞弊案的不断暴光,人们对会计的诚信问题给予了极大的不信任。但同时,让人们更为震惊的不是造假,而是那些合法的利用盈余管理对利润的调节。也有人认为,盈余管理是必要的,对公司的发展有好处。那我们到底如何来理解盈余管理及其性质?本文试着作一简单探讨。
关键词:盈余管理 财务报告 职业判断

Abstract: At the beginning of 21st century, the people began to doubt the accountant’s good faith question along with some public companies’ corrupt case unceasing exposure. Let people more shock is not falsehood, but these legitimate using earnings management to the profit adjustment. Also some people believed that it’s necessary, has the advantage to company’s development. How then do we understand the earnings management and the nature? This article tries to make a simple discussion.
Key words: earnings management,financial report,occupation judgement

一、盈余管理的概念
近几年来关于盈余管理的话题越来越多,随着话题的增多同时也存在颇多争议。那么,什么是盈余管理呢?一个企业进行盈余管理是好(利大于弊)还是坏(弊大于利),亦或好坏参半?诸如此类问题,在会计界引起了广泛争论,目前仍未达成共识。俗话说理越辩越明,从长远来看争论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它会让我们的看法一点点更趋近真理更接近事物的本质。笔者也将就盈余管理谈一点自己的拙见,以作引玉之砖。
谈到盈余管理的概念,目前有三种比较权威还算比较广泛认可的定义。其一是美国的会计学家斯考特(William.k.scott),他在其《财务会计理论》中这样写道:“盈余管理是指在GAAP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使经营者自身利益或企业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的行为,盈余管理是会计政策的选择具有经济后果的一种表现。”其二是美国的会计学家凯瑟琳•雪珀(Kathehne.schipper)认为,盈余管理实际上是企业管理人员通过有目的地控制对外财务报告过程,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的“披露管理”。还有一种代表性的观点是Hedyt和Wahlen于1999年提出的,他们这样解释盈余管理:当管理层在编制财务报告和构建经济交易时,运用判断改变财务报告,从而误导一些利益相关者对公司根本利益的理解,或者影响根据报告中会计数据形成的契约结果,盈余管理就此产生了。
虽然不同学者对盈余管理的认识有所不同,但还是存在一些共性。如,第一,盈余管理的主体是管理层(经理、董事会或控股股东);第二,盈余管理是一种蓄意的、有目的的行为;第三,这种行为会误导投资者、债权人或一些相关利益者;第四,他们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获取私人利益(也许在获取自己利益的同时还会给其他人带来利益,但这不是他们的初衷只是副带结果而已)。
我们对盈余管理的含义有了一定认识之后,下面再来探讨一下盈余管理是好是坏的问题,也就是我们应否在企业提倡盈余管理的问题。要弄清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明确自己的立场,你是站在哪个角度来对其评价。如果不先解决这个问题也许会得出一个矛盾的结论。我们把立场分为这么几个方面:1、站在国家立场(确保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2、站在管理者角度(得到最大的报酬);3、站在投资者角度(能得到对决策有用的信息);4、站在政府加强税收的角度;5、站在债权人及其他相关利益人的角度。我们本文对盈余管理的探讨是站在投资者的角度。通过对盈余管理概念的理解,我们知道,进行盈余管理最终的结果是影响了财务报告(主要是财务报表),而这些财务报告是提供给投资者或潜在投资者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那盈余管理的好坏问题就变成了,进行盈余管理和不进行盈余管理提供的财务报告哪种更有利于投资者决策的问题。美国FASB在SAFC中写道:财务会计的目标是为决策者提供有用的信息。这与我们研究盈余管理所站在立场是吻合的。
现在我们可以探讨盈余管理好坏的问题了。财务会计有四个基本程序: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我们以确认为例来作一下描述。第一步确认为最终提供出有用的财务报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确认保证了有用的信息能够进入会计核算系统,最后反映到财务报告中去。如果对重大的、有用的财务信息没有确认,那这些信息就进入不了会计系统,最后也就反映不到财务报告中去,这样就会使财务报告的有用性大打折扣。同样,一些无用的财务信息甚至虚假的财务信息我们就不要确认,否则在财务报告中反映一些无用的信息会分散投资者的注意力,也会使财务报告的有用性大打折扣。由此看来,确认如此重要我们就不能任意进行确认,那我们的依据是什么呢?确认有四项基本标准,即可定义性、可计量性、相关性和可靠性。虽然确认不能随意,但我们从这些确认的基本标准中也可以看出,这些标准是一些定性的标准,仍旧具有很强的主观性。确认不确认,什么时候确认,确认多少?这都需要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也正是这一点给了管理当局进行盈余管理的空间,尤其是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经济业务越来越复杂,这更增大了确认的难度,同时也增大了盈余管理的空间。会计活动离开不开职业判断,它贯穿于会计活动的全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带有主观性的职业判断就是为了给投资者提供更有用的决策信息。也就是说会计职业判断的目的是为投资者提供更有用的信息,要达到这一目的就要求会计人员以具体发生的经济业务的实质、特点为依据,站在一个中立的立场来判断,不能考虑任何私人利益。很明显盈余管理是有悖于这一点的,他在判断方面站在了管理者一方,考虑的是管理者的利益,而不是提供有用的决策信息。因此,从本质上讲,盈余管理是有害的,也就是我们不应在企业提倡盈余管理,我们应尽可能减少盈余管理行为(因为盈余管理是杜绝不了的)。
二、盈余管理产生的原因
盈余管理产生的原因很多,对这些原因的分类方式也很多,从不同的角度入手都可以进行一种分类。在这里,笔者从盈余管理为什么会产生及盈余管理为什么能产生两方面入手来简单分析一下。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