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社团人员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0-05
3.1 改善社团外部环境
人的行为是个性和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即B=f(P·E)(B表示行为;P表示个性;E表示环境)。换言之,社团及其会员的行为是会员的个性和学校创设的环境的函数f。可见,学校环境直接影响着社团人员的行为和管理效率,所以我们将改善学校环境作为改善社团人员管理的重要要素。
3.1.1 学校应在硬件方面对学生社团给予大力支持
学校应该从经费、场地、设备等方面给予对社团活动给予大力支持,为社团发展提供良好环境。同时,学校应切实提高社团地位,将学生社团组织与社团活动纳入学校教育与教学的整体规划中,对社团安排相应的指导教师,并对指导教师进行培训以及考核,使其充分发挥好对社团的指导作用。
3.1.2 校团委要加强指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团活动
校团委是指导社团工作的主要力量,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社团评估体系和社团管理人员考核系统,对主要社团干部实行定期考核,务必要杜绝考核不严、评估不公正现象。建立完善的利益导向体系,要定期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社团、工作出色的社团管理人员、积极参与社团活动的学生和优秀的指导教师给予适当的表彰和奖励,鼓励学生积极投入社团工作,鼓励社员个性专长发展。要彻底改变学生“社团无用论”、“社团低人一等”和“只有学生会才能锻炼人”等错误思想和片面观念,营造“人人用社团锻炼自己、发展自己”的校园氛围。
3.2 提高社团管理者的素质
没有不好的组织,只有不好的管理者。社团管理者的素质和能力是社团管理成败的关键因素。一是选拔优秀的管理者。建立科学的选拔制度,以德才兼备、群众公认、注重实绩为标准,坚持民主集中制,选拔优秀的管理者。二是建立有效的培训制度。通过岗前培训和定期培训,从专项技能、实践能力、管理技能等方面对管理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强化管理者技能。三是强化自我管理意识。树立“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思想,以情感人,以心聚人,通过自我管理来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四是管理者要不断学习。管理者要自觉参加教育培训,努力学习,将所学的管理知识运用于社团管理实践,利用自身魅力带动和影响社团整体积极健康发展。
3.3 规范社团人员管理工作
学生社团要做好人员规划、选择性纳新、社员培训、社员发展规划以及考核奖励等工作。在纳新时要制定人员招聘计划和条件,根据自身实际,确定纳新人数,改变“人多就是大”的错误认识。要创造机会培训有潜力的社员,进行接班人开发与培养,防止管理人员的断层。在考核方面,要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对社员实行定期考核制,并及时反馈,奖励优秀,一般不惩罚,以促进竞争。
3.4 不断丰富社团活动的内容及形式
地方高校的社团普遍存在着活动较少、多数质量不高、参与不广、影响不大等问题。为了树立社团良好的形象,吸引更多的同学参与到活动中来,学生社团就要避免“为活动而办活动”的短期行为,要在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上下功夫,提高活动的质量和效果。在内容上要注重创新,以校园先进文化指导,更多地体现时代生活需要。在形式上要多样化,尽量贴近校园、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此外,学生社团还要不断拓展活动范围,走出校园,迈向社会。
3.5 培育优秀社团文化
高校学生社团文化是构建高校和谐文化的重要部分,是大学文化品位的体现。学生社团文化是社团在长期的实践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并且为社团成员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具有本社团特色的价值观念、团体意识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我们认为,优秀的社团文化应该特别注重创新。创新是生命的源泉,是发展的不竭动力。学生社团只有不断进行活动内容、形式的创新才能增强对广大学生的吸引力,增强自身的凝聚力,使社团不断走向成熟和壮大。
学生社团也只有不断进行管理创新,才能加强内部管理,营造和谐氛围,使社团管理更加规范。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地方高校学生社团必将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高校学生乃至全社会的目光,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参考文献
[1]谢晓乐.对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的几点思考[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2007,8(4):117-120.
[2]周菲.管理心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3]苏东水.管理心理学(第四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4]红剑.高校学生社团发展刍议——以武汉某高校为例[J].今日南国,2009,1(112):31-35.
[5]周三多.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人的行为是个性和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即B=f(P·E)(B表示行为;P表示个性;E表示环境)。换言之,社团及其会员的行为是会员的个性和学校创设的环境的函数f。可见,学校环境直接影响着社团人员的行为和管理效率,所以我们将改善学校环境作为改善社团人员管理的重要要素。
3.1.1 学校应在硬件方面对学生社团给予大力支持
学校应该从经费、场地、设备等方面给予对社团活动给予大力支持,为社团发展提供良好环境。同时,学校应切实提高社团地位,将学生社团组织与社团活动纳入学校教育与教学的整体规划中,对社团安排相应的指导教师,并对指导教师进行培训以及考核,使其充分发挥好对社团的指导作用。
3.1.2 校团委要加强指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团活动
校团委是指导社团工作的主要力量,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社团评估体系和社团管理人员考核系统,对主要社团干部实行定期考核,务必要杜绝考核不严、评估不公正现象。建立完善的利益导向体系,要定期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社团、工作出色的社团管理人员、积极参与社团活动的学生和优秀的指导教师给予适当的表彰和奖励,鼓励学生积极投入社团工作,鼓励社员个性专长发展。要彻底改变学生“社团无用论”、“社团低人一等”和“只有学生会才能锻炼人”等错误思想和片面观念,营造“人人用社团锻炼自己、发展自己”的校园氛围。
3.2 提高社团管理者的素质
没有不好的组织,只有不好的管理者。社团管理者的素质和能力是社团管理成败的关键因素。一是选拔优秀的管理者。建立科学的选拔制度,以德才兼备、群众公认、注重实绩为标准,坚持民主集中制,选拔优秀的管理者。二是建立有效的培训制度。通过岗前培训和定期培训,从专项技能、实践能力、管理技能等方面对管理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强化管理者技能。三是强化自我管理意识。树立“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思想,以情感人,以心聚人,通过自我管理来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四是管理者要不断学习。管理者要自觉参加教育培训,努力学习,将所学的管理知识运用于社团管理实践,利用自身魅力带动和影响社团整体积极健康发展。
3.3 规范社团人员管理工作
学生社团要做好人员规划、选择性纳新、社员培训、社员发展规划以及考核奖励等工作。在纳新时要制定人员招聘计划和条件,根据自身实际,确定纳新人数,改变“人多就是大”的错误认识。要创造机会培训有潜力的社员,进行接班人开发与培养,防止管理人员的断层。在考核方面,要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对社员实行定期考核制,并及时反馈,奖励优秀,一般不惩罚,以促进竞争。
3.4 不断丰富社团活动的内容及形式
地方高校的社团普遍存在着活动较少、多数质量不高、参与不广、影响不大等问题。为了树立社团良好的形象,吸引更多的同学参与到活动中来,学生社团就要避免“为活动而办活动”的短期行为,要在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上下功夫,提高活动的质量和效果。在内容上要注重创新,以校园先进文化指导,更多地体现时代生活需要。在形式上要多样化,尽量贴近校园、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此外,学生社团还要不断拓展活动范围,走出校园,迈向社会。
3.5 培育优秀社团文化
高校学生社团文化是构建高校和谐文化的重要部分,是大学文化品位的体现。学生社团文化是社团在长期的实践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并且为社团成员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具有本社团特色的价值观念、团体意识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我们认为,优秀的社团文化应该特别注重创新。创新是生命的源泉,是发展的不竭动力。学生社团只有不断进行活动内容、形式的创新才能增强对广大学生的吸引力,增强自身的凝聚力,使社团不断走向成熟和壮大。
学生社团也只有不断进行管理创新,才能加强内部管理,营造和谐氛围,使社团管理更加规范。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地方高校学生社团必将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高校学生乃至全社会的目光,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参考文献
[1]谢晓乐.对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的几点思考[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2007,8(4):117-120.
[2]周菲.管理心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3]苏东水.管理心理学(第四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4]红剑.高校学生社团发展刍议——以武汉某高校为例[J].今日南国,2009,1(112):31-35.
[5]周三多.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上一篇: 资产减值的研究
下一篇: 结合军队院校发展特点 规范聘用人员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