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三个环节 提高财务资金管理水平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0-15
国有企业三年改革脱困的两大工作目标基本完成后,如何进一步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步伐,推进企业条件下的生产经营活动日益复杂,市场遍布各地,产品千差万别,需求多样化,经营跨国化,由此形成的规模化大生产和高度集中的管理模式,需要大量准确的基础数据和相关信息作支撑,而要把这样复杂的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及时准确地集成起来,传统的管理手段是无法做到的。大多数企业资金占用不明,产品成本构成不清,材料消耗、工时定额不准,考核决策无依据,满足不了企业现代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单纯依靠传统的手工方式来统计、核算、传递有关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种信息,不仅速度慢、效率低,而且难以跨越管理幅度、地域分布、交通通讯方面的限制,监督管理必然滞后。另外,受各种人为因素的制约,规章制度只是挂在墙上,停留在本本中,缺乏强有力的手段来保障制度的有效执行,没有硬约束、硬程序,有章难循,有章不循,致使管理想硬也硬不起来。
(三)新技术、新经验的学习和推广不够。大多数企业对以财务管理软件为核心的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缺乏了解,对推行计算机财务信息化管理需要什么条件,本企业到底采用什么样的财务资金管理模式,什么样的财务管理软件能切实改善财务资金管理水平等问题心中无数。认真总结和大力推广企业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成功经验,全面比选和强制推行统一和适用的财务管理软件,已成为当前强化细化企业管理的当务之急。
三、如何指导企业加强和改善财务资金管理
(一)大力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为企业实施资金的集中管理和有效监控提供有力保障。
1.要以财务资金管理为中心推进企业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企业财务资金信息是各类信息的交汇点,也是支撑经营决策的基础。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财务管理以资金管理为中心的理念,已成为目前企业界的共识。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统一的财务管理软件是先进的管理思想、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的有效载体,也是实施资金集中管理和有效监督控制的必然选择。财务管理软件的推广使用,不单纯是推广软件本身,更重要的是推广一种科学、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和管理技术。要借鉴国内外一些企业的成功经验,遵循企业信息化发展的一般规律,从财务管理、物流管理、营销管理、生产管理等由易到难的环节逐步推进。要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先易后难”的原则,依次开发运用财务、销售、采购、仓储、生产等管理子系统,做到开发一块,运用一块,见效一块,逐步实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集成。
2.要从薄弱环节入手,首先建立起以财务资金管理为核心的内部信息管理系统。目前我国多数企业在采购、库存、分销、成本核算等环节的财务资金信息时效性差,会计信息质量特别是信息的真实性方面问题突出。通过采用计算机网络手段和统一的财务管理软件,可以将过去繁琐的会计数据加工、分析及人工无法做到的基础性管理工作和“人盯人”的监控方式,借助计算机管理软件应用予以取代,使管理工作的“手”伸长,透明度增加,特别是规章制度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固化,减少人为因素,变成硬约束,从技术上解决信息不及时、不对称和监督乏力、滞后问题。
3.要积极推进企业财务与业务一体化的工作。财务管理的最高层次是业务和财务的完美结合,即财务和业务的一体化。因此,应用统一的计算机财务管理软件、实现财务信息与业务流程一体化,进而逐步引进、消化、开发使用国际先进的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软件,是企业内部信息化发展的基本方向。企业应结合实际,积极引进开发运用统一的财务与业务一体化的管理软件,逐步实现生产经营全过程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集成和数据共享,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保障企业预算、结算、监控等财务管理工作规范化、高效化。
(二)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完善结算中心制度,实施资金的集中管理。
预算作为一种控制机制和制度化的程序,是实施资金集中管理的有效模式,一个健全的企业预算制度实际上是企业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的体现,预算制度完备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序进行的重要保证,也是企业进行监督、控制、审计、考核的基本依据。企业要切实改变目前财务预算形同虚设的状况,建立健全全面预算管理机制,对生产经营各个环节实施预算的编制、分析、考核制度,把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资金收支纳入严格的预算管理程序之中。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广泛运用,为资金的全面预算和及时结算提供了可能,从而使资金的集中管理成为可行。企业要以资产为纽带,实行分级预算,母公司应侧重搞好投融资预算,以资本经营预算为主,实行资金的统一筹划,集中管理;子公司要以生产经营预算为主,加强成本费用和资金流量预算。预算一经确定,即成为企业内部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法定依据,不得随意更改。
(三)推行企业会计委派制和内部审计制度,强化财务的监督与控制。
1.推行会计委派制。目前,国有企业还存在所有权结构单一,所有者缺位,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监事会的监督乏力,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等问题。如何强化企业集团对其参股或控股子公司的财务监督与控制,客观上需要寻找一种所有者对经营者的监督机制,以保证资金的集中管理和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要结合本企业集团实际情况和特点,实行财务总监、财务部长下管一级等形式多样的会计委派制,强化事前、事中的及时监督,同时,确保集团内统一的财务管理软件的有效运行,切实维护出资者利益。国家授权经营的国有大型企业和资产经营公司,可对全资和控股子公司委派财务总监,并进入企业董事会,对委派机构和企业董事会负责,有条件的企业也可采用财务部长下管一级和直接委派财务会计人员等方式,有效地防止信息不对称和内部人控制问题的发生。
2.强化企业内部审计制度。企业的内部审计是严格监督、考核企业财务资金管理的重要环节,是强化监督约束机制、使预算取得实效的保障。与国外大集团相比,目前国有企业一个很大的差距就在于内部审计力度不够。因此,大型企业都应建立高层的内部预算审计监督机构,配备专门人员,确立其地位,明确其职能,并健全内部审计监督考核制度,保证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可靠。要加强对企业内部规章制度和重大经营决策执行情况的过程性审计和监督,前移监督关口,变过去的“事后监督”为事前、事中监督和适时监督,围绕企业的发展目标和年度预算,对其全资或控股子公司的投融资、资金流向、财务状况变动等情况实施全过程的跟踪和监控,定期检查,及时反馈预算执行中的突出问题,并给予纠正和处理,确保预算的严肃性和企业发展目标的如期实现。要将企业内部的预算审计和外部的财务审计结合起来,内部审计主要是对预算执行情况和实际运行效果的审计,外部审计主要是借助社会会计师事务所,对其财务报表、账目、凭证等合法性进行审计。
总之,加强和改善企业财务资金管理是实现管理创新,推动企业管理工作上水平、上台阶的重要环节,也是落实现代企业制度管理基本规范的迫切需要,抓好这项工作,就抓住了现阶段企业管理工作的牛鼻子。因此,当前选择一批重点国有企业强行推行计算机财务管理软件的应用,并积极总结经验,加快推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新技术、新经验的学习和推广不够。大多数企业对以财务管理软件为核心的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缺乏了解,对推行计算机财务信息化管理需要什么条件,本企业到底采用什么样的财务资金管理模式,什么样的财务管理软件能切实改善财务资金管理水平等问题心中无数。认真总结和大力推广企业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成功经验,全面比选和强制推行统一和适用的财务管理软件,已成为当前强化细化企业管理的当务之急。
三、如何指导企业加强和改善财务资金管理
(一)大力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为企业实施资金的集中管理和有效监控提供有力保障。
1.要以财务资金管理为中心推进企业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企业财务资金信息是各类信息的交汇点,也是支撑经营决策的基础。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财务管理以资金管理为中心的理念,已成为目前企业界的共识。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统一的财务管理软件是先进的管理思想、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的有效载体,也是实施资金集中管理和有效监督控制的必然选择。财务管理软件的推广使用,不单纯是推广软件本身,更重要的是推广一种科学、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和管理技术。要借鉴国内外一些企业的成功经验,遵循企业信息化发展的一般规律,从财务管理、物流管理、营销管理、生产管理等由易到难的环节逐步推进。要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先易后难”的原则,依次开发运用财务、销售、采购、仓储、生产等管理子系统,做到开发一块,运用一块,见效一块,逐步实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集成。
2.要从薄弱环节入手,首先建立起以财务资金管理为核心的内部信息管理系统。目前我国多数企业在采购、库存、分销、成本核算等环节的财务资金信息时效性差,会计信息质量特别是信息的真实性方面问题突出。通过采用计算机网络手段和统一的财务管理软件,可以将过去繁琐的会计数据加工、分析及人工无法做到的基础性管理工作和“人盯人”的监控方式,借助计算机管理软件应用予以取代,使管理工作的“手”伸长,透明度增加,特别是规章制度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固化,减少人为因素,变成硬约束,从技术上解决信息不及时、不对称和监督乏力、滞后问题。
3.要积极推进企业财务与业务一体化的工作。财务管理的最高层次是业务和财务的完美结合,即财务和业务的一体化。因此,应用统一的计算机财务管理软件、实现财务信息与业务流程一体化,进而逐步引进、消化、开发使用国际先进的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软件,是企业内部信息化发展的基本方向。企业应结合实际,积极引进开发运用统一的财务与业务一体化的管理软件,逐步实现生产经营全过程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集成和数据共享,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保障企业预算、结算、监控等财务管理工作规范化、高效化。
(二)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完善结算中心制度,实施资金的集中管理。
预算作为一种控制机制和制度化的程序,是实施资金集中管理的有效模式,一个健全的企业预算制度实际上是企业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的体现,预算制度完备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序进行的重要保证,也是企业进行监督、控制、审计、考核的基本依据。企业要切实改变目前财务预算形同虚设的状况,建立健全全面预算管理机制,对生产经营各个环节实施预算的编制、分析、考核制度,把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资金收支纳入严格的预算管理程序之中。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广泛运用,为资金的全面预算和及时结算提供了可能,从而使资金的集中管理成为可行。企业要以资产为纽带,实行分级预算,母公司应侧重搞好投融资预算,以资本经营预算为主,实行资金的统一筹划,集中管理;子公司要以生产经营预算为主,加强成本费用和资金流量预算。预算一经确定,即成为企业内部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法定依据,不得随意更改。
(三)推行企业会计委派制和内部审计制度,强化财务的监督与控制。
1.推行会计委派制。目前,国有企业还存在所有权结构单一,所有者缺位,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监事会的监督乏力,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等问题。如何强化企业集团对其参股或控股子公司的财务监督与控制,客观上需要寻找一种所有者对经营者的监督机制,以保证资金的集中管理和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要结合本企业集团实际情况和特点,实行财务总监、财务部长下管一级等形式多样的会计委派制,强化事前、事中的及时监督,同时,确保集团内统一的财务管理软件的有效运行,切实维护出资者利益。国家授权经营的国有大型企业和资产经营公司,可对全资和控股子公司委派财务总监,并进入企业董事会,对委派机构和企业董事会负责,有条件的企业也可采用财务部长下管一级和直接委派财务会计人员等方式,有效地防止信息不对称和内部人控制问题的发生。
2.强化企业内部审计制度。企业的内部审计是严格监督、考核企业财务资金管理的重要环节,是强化监督约束机制、使预算取得实效的保障。与国外大集团相比,目前国有企业一个很大的差距就在于内部审计力度不够。因此,大型企业都应建立高层的内部预算审计监督机构,配备专门人员,确立其地位,明确其职能,并健全内部审计监督考核制度,保证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可靠。要加强对企业内部规章制度和重大经营决策执行情况的过程性审计和监督,前移监督关口,变过去的“事后监督”为事前、事中监督和适时监督,围绕企业的发展目标和年度预算,对其全资或控股子公司的投融资、资金流向、财务状况变动等情况实施全过程的跟踪和监控,定期检查,及时反馈预算执行中的突出问题,并给予纠正和处理,确保预算的严肃性和企业发展目标的如期实现。要将企业内部的预算审计和外部的财务审计结合起来,内部审计主要是对预算执行情况和实际运行效果的审计,外部审计主要是借助社会会计师事务所,对其财务报表、账目、凭证等合法性进行审计。
总之,加强和改善企业财务资金管理是实现管理创新,推动企业管理工作上水平、上台阶的重要环节,也是落实现代企业制度管理基本规范的迫切需要,抓好这项工作,就抓住了现阶段企业管理工作的牛鼻子。因此,当前选择一批重点国有企业强行推行计算机财务管理软件的应用,并积极总结经验,加快推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