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加强我国造林质量管理(3)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1-08

    以人为本加强造林质t管理的初步构想

    第一更新管理观念,在造林质f管理中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林业行政管理部门中的造林管理者首先要认识到造林质量问题产生的主要根源是在自身,要从改变自身管理方式、强化对系统内部自我约束和规范的角度来做文章。其次要转变管理观念,要看到造林管理者在很大程度上是在协助社区造林者完成造林工作.而不要以救世主的姿态出现,强迫造林者按照管理者意愿行事,应该给予造林者更多的自主权,不要认为基层群众是无知的、素质低下的。应该知道,基层造林者往往最清楚他们最需要什么、最需要解决什么和解决问题的最有效方法是什么。在制定造林质量管理规定时,不仅应考虑从技术角度提高造林质量,更应该考虑从改善影响提高造林质量的社会经济因素的角度,来形成提高造林质量的有效激励机制,逐步构建有利于提高造林质量的组织形式与管理体系,突出人的因素和社会因素在提高造林质量中的主体地位和协调作用。

    第二.以人为本。建立健全调动造林管理者和造林者积极性的制度体系。一是从调动造林管理者积极性来讲,要建立有利于明确造林管理者责任的制度体系,使造林管理者自身管理行为得到有效约束、管理责任更加明确。具体讲,就是要针对造林过程中的规划设计、种苗使用、整地栽植、抚育管护、验收核实、档案管理、面积上报等管理环节制定相应的决策规范和责任追究制度。二是要通过改革林业产权制度,大力发展非公有制造林,借助市场机制,引人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和监理制,逐步改变过去造林管理者作为造林投资者、实施者和监督者的三位一体角色。三是要建立有利于保证造林者积极参与造林过程中决策和管理的新机制。四是要把充分调动造林者积极性作为提高造林质量的根本。对现行林业政策的调整,应本着多予少取、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让造林者能通过造林获取一定的利益,或者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

    第三。在造林质f管理过程中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形成参与式决策机制。在确定造林目的时,首先要对社区中与造林关系密切的利益相关群体进行分析,重视对当地弱势群体需求的关注,最终都必须和群众生计、利益和增强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紧密结合起来;在开展造林规划设计时,在规划理念上要体现以人为本,促进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在规划体系上要探索形成功能清晰、相互协调的规划体系,打破部门的界限;在规划内容上要增强针对性,突出有限目标和重点任务;在编制程序上要建立规范化的民主制度、衔接制度、论证制度、公布制度以及备案和评估制度;要花大力气做好规划编制前的基础调查、信息搜集、课题研究、项目论证等前期工作,同时,要重视乡土造林知识和乡规民约对提高造林质量的作用。

    第四,改革现行造林组织方式,逐步建立以杜区为单元的造林管理和质皿评价体系。要借鉴社会林业中所提到的以社区为单元的组织发展方式,改革现行造林自上而下逐级分配的组织管理方式,尝试以社区为单元提出造林计划,以社区为单元落实造林任务的组织管理方式。在此基础上,建立以社区为单元的造林管理和质量评价体系,除了从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上检查社区造林质量和成效外,还应该把造林看成是促进社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措施,通过分析造林对社区发展的贡献度、造林的持续性和稳定性、社区群众对森林资源的依赖性、森林资源的管理水平、对社区社会经济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和满足造林者利益需求等,建立相应的指标来综合评价造林质量。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