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中的隐性成本及其控制(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1-08

    2. 导致目前我国部分企业中隐性成本增大的基本原因
    就我国经济转型时期的特殊情况而言,造成我国经济生活中隐性成本大量存在的基本原因是:
    第一,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的约束盲区给机会主义行为孳生蔓延提供了土壤。
    经济转轨过程中出现的许多约束盲区给一部分机会主义分子以暴富的机会,对整个社会经济生活造成了了负面示范效应。一些人靠勤劳致富,另一些人靠投机发财。只要现存体制不能使勤劳致富者得到褒奖而让投机者受到惩罚,人们便不会自觉地效仿前者而抵制后者。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权力配置资源和市场配置资源并存,给机会主义提供了广阔的活动空间,导致腐败现象丛生,寻租活动猖獗;官商结合,共同瓜分社会资源。部分国有企业“吃完财政吃银行,吃完银行吃股民”就是例证。
    第二,国有企业政府选择经营者机制和市场竞争要求之间的矛盾,是隐性成本问题存在的重要原因。
    “无照驾驶”的国有企业经营者。对企业经营者的培训管理落后,许多企业经营者缺乏最基本的经营管理知识。企业是少则数千万元、多则几十亿元资产的“车”,但这车的驾驶员往往是胆量型的而不是技术型的。况且,汽车司机有驾驶执照而企业“司机”却没有驾驶执照。私营企业主“无照驾驶”的是自己的钱购买的“车”,而国有企业经营者“无照驾驶”的是公家的“车”,责任心当然有区别。再加上有部分交通警察以罚代管或者只要有人递烟就会放行,这就使得翻车概率高成为必然。
    所有者缺位。国有企业现行体制中所有者缺位,企业法人财产权的实际支配者为了保住已经取得的位子及其权利,会千方百计地追求“经营业绩”,采取各种手段,降低经营成本,包括将现在的成本转移到将来,将企业的成本转移给国家、社会、员工、客户等等。
    多层代理,产权不清。国有资产由于产权边界不清,名义上属于“全民”所有,实际上通过层层代理被各种主体分别占有,其财产转移中的规则软化给“盗挖”者提供了方便条件,于是,用各种隐蔽的办法从国有资产那里捞好处、揩油水,就成了一种社会通病。国家投资和补贴的大量存在,使一部分掌握审批权的实权人物收受贿赂,通过争夺出卖审批权,瓜分国家经济资源,竞相攫取国家无偿投资,吞噬了不少国家财产。
    第三,企业盲目扩张过程中的效益虚假现象。
    企业规模快速扩大中的收益隐蔽:一方面,一个企业在资本市场上迅速扩张的过程中,由于其管理素质、技术成熟度、市场开发跟不上,造成利润目标难以实现。另一方面,资本市场大量资金的诱惑促其大规模扩张,在高速扩张过程中,表面上规模不断扩大、利润不断增加,实际资产不断缩水、隐性成本不断增大,直到这些隐蔽起来的成本突然显性化,给投资者造成巨大损失。
    第四,特殊历史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企业家的思维定势和决策习惯是企业隐性成本增大的直接原因。
    经济转轨过程中相当多的企业家的成长历史,是主要依靠胆量、靠闯禁区走向成功的历史。这种历史造就了一代聚财的本领远大于生财的本领的胆量级企业家。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深入,胆量型企业家必然为经营创新型企业家所取代。但不容忽视的事实是,胆量型企业家在目前阶段还大量存在。这些企业家擅长于如何将企业做大,但不善于如何将企业做强;擅长于索取,却不善于创造。这些企业家的成长历史决定了他们的思维模式、决策能力等不会考虑或者更多的是考虑不到今天的行为会对今后的成本产生怎样的影响。民主决策和决策效率的矛盾,个人决策和决策科学性的矛盾,一直困扰着我们的决策者和管理者。而胆量型企业家对民主决策、科学决策的必然趋势缺乏明确的认识,而习惯于家长式管理,个人拍板式决策。尤其具有辉煌发展历史的个人英雄主义型企业家,如果不经过严酷现实的教训,一般是很难自觉放弃独断决策方式的。而长期独断型决策必然会导致重大失误。 
    第五,制度二重性下的选择成本增大。
    显性制度体系与隐性制度体系的同时并存,使得企业在二者之间的选择和平衡过程显得更加复杂,同时由于显性制度的执行力度不够和隐性制度的不确定性使人们在遵循相互矛盾的各种制度的过程中常常显得束手无策,选择制度和适应制度的成本明显增大。遇到与企业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时,往往一方面按照显性制度要求走程序;另一方面按照隐性制度要求走门子。同时面临两难选择和双重压力:走程序面临的是执法不严、个别工作人员卡脖子的压力;而走门子则面临着违反显性制度和选择的不确定性的风险。
    第六,道德方面的原因。
    社会经济结构的巨大变革,使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共产”型道德土崩瓦解,失去了其原有的规范作用。取而代之的是“功利”型道德,贪图享乐、追名逐利成为社会时尚。人们道德素质的下降,出现了信仰危机、信用危机、信任危机。人们千方百计追逐个人收益的最大化,将仁义道德、天地良心置之脑后,各种违规行为成为“敢想、敢干、敢冒”的改革典范,人们将自己行为规范下降到了“可以违法、不要犯罪” 的底线,只要不追究刑事责任,什么事情都能够做出来。许多政策、法令、制度失去了规范作用。这是经济活动中隐性成本增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逐步树立以“利人利己”为基本标准的道德规范体系,防止“损人利己”、甚至“损人不利己”的不道德思想和行为的发生和蔓延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三、隐性成本的危害及其对成本管理的挑战

    1. 隐性成本的严重危害
    第一,掩盖了经济数据的真实性。隐性成本掩盖了经济活动参数的真实性,扭曲了一些经济参数,使人们对经济活动的观察有可能偏离实事求是的轨道,因此会带来一系列危害和不良后果。 
    第二,掩盖了国有资产的流失。国有资产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物质基础,是国家的经济命脉。在隐性成本的掩盖下,一些单位和个人通过各种渠道、各种形式,将国有资产划进自己的“帐户”,将个人成本转嫁给国家,成为国有资产流失的黑洞。有人估算,国有资金流失速度每天至少一个亿,一年流失的国有资产足可建一个三峡工程。仅每年公款吃喝要挥霍将近2000亿元,洗桑拿浴要花掉100亿元,吸毒要消耗上百亿。
    第三,降低了人们对管理层的信任程度。对隐性成本所造成的成本管理的混乱和无序状态的治理,是管理当局不可推卸的责任。如果对“吃喝嫖赌全报销”的现象就会出现信仰危机、信任危机,使个人主义和机会主义盛行。
    第四,导致企业“猝死”现象的增多。企业的生死兴衰,从理论上讲应该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可是实践中许多企业都是迅速壮大、效益连年翻番,不久后又何以在一夜之间变成负债累累、大量亏损的空壳呢?这种特有的经济现象背后的真正原因就是隐性成本的存在。隐性成本——这个隐藏于财务成本之中、游离于财务监督之外的怪物,其产生、隐匿和爆发的过程,就是一些企业“疯长—猝死”的历史。
    第五,引发了机会主义行为的孳生蔓延,社会规则遭到践踏。大量隐性成本的存在,某些机会主义分子投机钻营的得逞,对大量有机会主义倾向的人具有强大的诱惑和示范效应,为机会主义者群体的存在和发展创造了条件。一部分人不是把精力放在如何创造社会财富上,而是如何去占有社会财富上。一部分企业仍然不是把精力放在如何发展生产、开拓市场上,而是放在如何争取国家的无偿投资上。“犯大错赚大钱,犯小错赚小钱,不犯错不赚钱”违规赚钱思想,牺牲的是规则的严肃性和规范作用,张扬的是机会主义的投机行为。社会规范失去了权威,投机钻营行为成为人们竞相效仿的榜样,造成了整个社会隐性成本的大量积累,严重妨碍了社会秩序的维护,妨碍着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助长了“不劳而获”的剥削思想的蔓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