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施工企业的项目成本控制(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1-08
时时发生。机械配件领用不审查,坏了就换,没有人去修复;在对砂卵石的专项材料管理上,没有安排专人管理,浪费现象非常严重。
3、机械设备完好率、利用率低,使用费高
施工机械费占施工企业项目总成本20%左右,因此,对施工机械设备的使用和管理是成本管理的重要环节。造成机械使用费成本偏高的原因很多,归结起来有:第一,盲目投资,不能根据市场行情和项目施工需要作可行性分析来购买或租赁设备,致使投资无法取得实效,无法收回投资设备成本,项目完工后造成设备闲置。第二,设备采购选型盲目,专用性太强,一旦设计变更,花巨资所采购的设备就无使用价值,造成设备投资浪费。据笔者调查的某一施工企业,花费200多万元购买的进口路缘石摊铺机,由于设计变更,致使该设备长期闲置。第三,购买大批设备不实行招投标,不计算资金成本。第四,企业缺乏计划管理和统筹调配机制,同一企业内部无法实现资源共享。有些项目由于需要不断新购设备,加大对设备的投入,而有的公司或项目设备闲置,设备利用率不高。第五,设备管理不到位,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均不能按操作规程办理,设备使用及操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操作人员不能执证上岗,甚至造成人为损坏等现象。机械设备有了故障不分析主观原因,不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坏了有料就换,无料就等的现象经常发生。
4、间接费用控制不力
间接费占施工企业项目总成本10%左右,间接费是指管理人员的工资、办公费、差旅费、劳动保护费、其他费等,其中最主要的是办公费、差旅费、及业务招待费开支严重失控。办公费开支无计划,办公人员想买什么就买什么,高档的办公用品如手机、笔记本电脑、照相机随意买;项目部差旅费开支无控制标准,不管事情的轻重缓急,一律坐飞机出差,什么样的高档宾馆都敢住;有的项目部领导不顾项目部的实际情况,员工工资可以欠发,外欠款可以拖延,但小汽车不能不坐,而且讲究档次。如笔者了解的情况看,大型国企只要新接项目一进场,就是项目经理购买小汽车。有的项目部擅自扩大业务招待费的范围及标准,即使是招待内部管理人员也动辄到高档饭店就餐,尤其承接的项目是沿海及经济特区,则业务招待费高得惊人。据笔者调查的某经济特区项目,合同金额4959万元,业务招待费开支的标准,按税法规定,“全年销货净额在1500万元以下的,不得超过销货净额的5‰,全年销货净额超过1500万元的部分,不得超过该部分销货净额的3‰[3]。”按规定该项目可开支招待费17.87万元,实际开支70.92万元,超支53.05万元,仅此一项就调增企业所得税17.51万元。
5、财务管理混乱
财务管理混乱现象具体体现在:一是没有完整的财务管理制度,财务开支无计划,想怎么开支就怎么开支;二是货币资金管理混乱,开设多个银行存款账号,但又不及时核对清理,导致银行存款和现金账款不符。巨额成本隐匿在银行存款和现金余额里;三是债权债务的确认不准确,结算不及时,导致多付货款,应收款无法收回;四是收入、成本的计算不准确,导致成本不实、盈亏不准;五是会计基础工作较差,账物不符。上述问题的存在,必然影响到成本信息的准确性,继而造成项目部成本控制不准。
6、安全事故较多
项目的安全、健康管理,就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组织安全生产的全部管理活动,通过对项目实施安全状态的控制,使不安全的行为和状态减少或消除,以使项目工期、质量和费用等目标的实现得以充分的保证[4]。但大多数项目部均发生过不同程度的安全事故,轻伤影响员工上班,重伤既影响员工上班,又需要开支医疗费,同时还使员工的体质和技能下降,降低劳动能力和劳动效率;特别是死亡事故的发生,既造成巨额抚恤费用开支,又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根据目前对施工企业安全事故的调查,其个人抚恤金的费用已达到十多万元以上。究其原因主要有:一,纪律松弛,管理混乱,有章不循或无章可循;二,现场缺乏必要的安全检查;三,从领导到群众思想麻痹;四,机械设备年久失修,开关失灵,仪表不准,超负荷运转或带病作业;五,缺乏安全技术措施;六,忽视劳动保护;七,工人操作技术不熟练,安全意识差,违章作业;八,领导违章指挥。
7、承包措施不配套
工程项目实行内部队伍承包,其目的是使职工树立主人翁意识,有效降低各项成本费用。但大多数项目部对内部队伍的承包没有相应配套的管理措施,实行承包后漏洞百出,致使成本超支。比如,有的承包方案规定完成多少任务发多少工资,但对材料的消耗和设备的使用、维修没有明确要求,形成包工不包料、包盈不包亏。例如笔者所经历的某大桥由一内部施工队承包,由于没有配套的管理措施,对施工钢材、小型机具、乙炔氧气以及工具等缺乏强有力的管理控制,造成巨大材料成本支出。如钢材领料700多吨,只回收了400吨,氧气瓶丢失42个,小型机具、工具接二连三领用或维修,各种油料、乙炔氧气、钢丝绳等远远超标,所有这些成本都进入了项目成本,而承包工程队照拿工资。有的承包方案虽然合理,但计价不及时,或者不能按照承包方案进行兑现,致使承包无法进行下去。如某大桥顶推梁片区实行承包后,工人干劲十足,工程进度非常快,工人的工资也相应较高,这就造成了另外一些人的心理不平衡。相关部门的人员也提出要加工资,否则就有意怠慢工作,不积极配合施工,等到月末发放工资时,项目经理部为了或是借口平衡相关部门的心理,不足额发放承包工资,这就大大打击了承包工人的积极性,久而久之也就无法承包下去。
8、分包工程存在漏洞
分包就是承包人把从业主那里承接到的工程中的某些分项工程或工作分包给另一个承包人来完成,与其签订分包合同[5]。近几年来的工程实践中,大多数项目部对劳务分包队伍包工不包料,导致材料费用失控;有的项目部对分包队伍施工的部分工序的工程数量存在重复计价现象,导致多拨工程款,最后形成亏损;有的项目部对分包工程的价格非常随意,没有重新按照定额和预算标准进行计算,仅随便定一个提取管理费的比例就万事大吉,最终提取的管理费还不够补偿投标所开支的费用;有的项目部甚至不考虑中标价格,把工程以高于中标价的价格分包出去(并不是中标价偏低的原因),形成巨额亏损;有的项目部大量使用分包队伍,最多的达10多个,导致超拨款,分包队伍欠款等现象不断发生,最后造成巨大损失;有的项目部让多个外部单位挂靠,仅象征性地向挂靠单位收取一点管理费,最后挂靠单位一走了之,而所有的善后费用(如工期、质量、挂靠单位以项目部的名义购买材料所欠的货款等)全部由被挂靠的项目部承担,形成巨额损失。例如在特大桥施工项目里,笔者调查的某项目,将桩基础施工分包给某一基础公司,项目部对其监管不力,支付工程款及代垫备料款900多万元,实际结算才800万元,多付的工程款很难追回,最后只能终止分包合同。
9、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
施工企业必须坚持贯彻“质量第一”的方针,工程质量是核心,是生命线。但大多数项目部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从而导致返工、修复、推倒重来等重复施工的现象发生,加大了工程成本。比如,在隧道施工中大的方面存在开挖偏离主线、不按规范施工造成塌方、掉拱、边墙倒塌等现象,小的方面存在超挖、欠挖、边墙衬砌错台、砼强度不够、蜂窝麻面等现象;在桥梁施工中,大的方面存在基础下沉、桥墩歪斜等现象,小的方面存在墩台衬砌错台、砼强度不够、蜂窝麻面等现象。路基施工中压实度不过而导致检测不能过关而重新挖开重来。这些现象的存在,导致了无效的工程量增加,加大了人力、材料、设备的投入,最终 增加了成本支出。
10、合同管理混乱
同管理是
3、机械设备完好率、利用率低,使用费高
施工机械费占施工企业项目总成本20%左右,因此,对施工机械设备的使用和管理是成本管理的重要环节。造成机械使用费成本偏高的原因很多,归结起来有:第一,盲目投资,不能根据市场行情和项目施工需要作可行性分析来购买或租赁设备,致使投资无法取得实效,无法收回投资设备成本,项目完工后造成设备闲置。第二,设备采购选型盲目,专用性太强,一旦设计变更,花巨资所采购的设备就无使用价值,造成设备投资浪费。据笔者调查的某一施工企业,花费200多万元购买的进口路缘石摊铺机,由于设计变更,致使该设备长期闲置。第三,购买大批设备不实行招投标,不计算资金成本。第四,企业缺乏计划管理和统筹调配机制,同一企业内部无法实现资源共享。有些项目由于需要不断新购设备,加大对设备的投入,而有的公司或项目设备闲置,设备利用率不高。第五,设备管理不到位,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均不能按操作规程办理,设备使用及操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操作人员不能执证上岗,甚至造成人为损坏等现象。机械设备有了故障不分析主观原因,不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坏了有料就换,无料就等的现象经常发生。
4、间接费用控制不力
间接费占施工企业项目总成本10%左右,间接费是指管理人员的工资、办公费、差旅费、劳动保护费、其他费等,其中最主要的是办公费、差旅费、及业务招待费开支严重失控。办公费开支无计划,办公人员想买什么就买什么,高档的办公用品如手机、笔记本电脑、照相机随意买;项目部差旅费开支无控制标准,不管事情的轻重缓急,一律坐飞机出差,什么样的高档宾馆都敢住;有的项目部领导不顾项目部的实际情况,员工工资可以欠发,外欠款可以拖延,但小汽车不能不坐,而且讲究档次。如笔者了解的情况看,大型国企只要新接项目一进场,就是项目经理购买小汽车。有的项目部擅自扩大业务招待费的范围及标准,即使是招待内部管理人员也动辄到高档饭店就餐,尤其承接的项目是沿海及经济特区,则业务招待费高得惊人。据笔者调查的某经济特区项目,合同金额4959万元,业务招待费开支的标准,按税法规定,“全年销货净额在1500万元以下的,不得超过销货净额的5‰,全年销货净额超过1500万元的部分,不得超过该部分销货净额的3‰[3]。”按规定该项目可开支招待费17.87万元,实际开支70.92万元,超支53.05万元,仅此一项就调增企业所得税17.51万元。
5、财务管理混乱
财务管理混乱现象具体体现在:一是没有完整的财务管理制度,财务开支无计划,想怎么开支就怎么开支;二是货币资金管理混乱,开设多个银行存款账号,但又不及时核对清理,导致银行存款和现金账款不符。巨额成本隐匿在银行存款和现金余额里;三是债权债务的确认不准确,结算不及时,导致多付货款,应收款无法收回;四是收入、成本的计算不准确,导致成本不实、盈亏不准;五是会计基础工作较差,账物不符。上述问题的存在,必然影响到成本信息的准确性,继而造成项目部成本控制不准。
6、安全事故较多
项目的安全、健康管理,就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组织安全生产的全部管理活动,通过对项目实施安全状态的控制,使不安全的行为和状态减少或消除,以使项目工期、质量和费用等目标的实现得以充分的保证[4]。但大多数项目部均发生过不同程度的安全事故,轻伤影响员工上班,重伤既影响员工上班,又需要开支医疗费,同时还使员工的体质和技能下降,降低劳动能力和劳动效率;特别是死亡事故的发生,既造成巨额抚恤费用开支,又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根据目前对施工企业安全事故的调查,其个人抚恤金的费用已达到十多万元以上。究其原因主要有:一,纪律松弛,管理混乱,有章不循或无章可循;二,现场缺乏必要的安全检查;三,从领导到群众思想麻痹;四,机械设备年久失修,开关失灵,仪表不准,超负荷运转或带病作业;五,缺乏安全技术措施;六,忽视劳动保护;七,工人操作技术不熟练,安全意识差,违章作业;八,领导违章指挥。
7、承包措施不配套
工程项目实行内部队伍承包,其目的是使职工树立主人翁意识,有效降低各项成本费用。但大多数项目部对内部队伍的承包没有相应配套的管理措施,实行承包后漏洞百出,致使成本超支。比如,有的承包方案规定完成多少任务发多少工资,但对材料的消耗和设备的使用、维修没有明确要求,形成包工不包料、包盈不包亏。例如笔者所经历的某大桥由一内部施工队承包,由于没有配套的管理措施,对施工钢材、小型机具、乙炔氧气以及工具等缺乏强有力的管理控制,造成巨大材料成本支出。如钢材领料700多吨,只回收了400吨,氧气瓶丢失42个,小型机具、工具接二连三领用或维修,各种油料、乙炔氧气、钢丝绳等远远超标,所有这些成本都进入了项目成本,而承包工程队照拿工资。有的承包方案虽然合理,但计价不及时,或者不能按照承包方案进行兑现,致使承包无法进行下去。如某大桥顶推梁片区实行承包后,工人干劲十足,工程进度非常快,工人的工资也相应较高,这就造成了另外一些人的心理不平衡。相关部门的人员也提出要加工资,否则就有意怠慢工作,不积极配合施工,等到月末发放工资时,项目经理部为了或是借口平衡相关部门的心理,不足额发放承包工资,这就大大打击了承包工人的积极性,久而久之也就无法承包下去。
8、分包工程存在漏洞
分包就是承包人把从业主那里承接到的工程中的某些分项工程或工作分包给另一个承包人来完成,与其签订分包合同[5]。近几年来的工程实践中,大多数项目部对劳务分包队伍包工不包料,导致材料费用失控;有的项目部对分包队伍施工的部分工序的工程数量存在重复计价现象,导致多拨工程款,最后形成亏损;有的项目部对分包工程的价格非常随意,没有重新按照定额和预算标准进行计算,仅随便定一个提取管理费的比例就万事大吉,最终提取的管理费还不够补偿投标所开支的费用;有的项目部甚至不考虑中标价格,把工程以高于中标价的价格分包出去(并不是中标价偏低的原因),形成巨额亏损;有的项目部大量使用分包队伍,最多的达10多个,导致超拨款,分包队伍欠款等现象不断发生,最后造成巨大损失;有的项目部让多个外部单位挂靠,仅象征性地向挂靠单位收取一点管理费,最后挂靠单位一走了之,而所有的善后费用(如工期、质量、挂靠单位以项目部的名义购买材料所欠的货款等)全部由被挂靠的项目部承担,形成巨额损失。例如在特大桥施工项目里,笔者调查的某项目,将桩基础施工分包给某一基础公司,项目部对其监管不力,支付工程款及代垫备料款900多万元,实际结算才800万元,多付的工程款很难追回,最后只能终止分包合同。
9、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
施工企业必须坚持贯彻“质量第一”的方针,工程质量是核心,是生命线。但大多数项目部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从而导致返工、修复、推倒重来等重复施工的现象发生,加大了工程成本。比如,在隧道施工中大的方面存在开挖偏离主线、不按规范施工造成塌方、掉拱、边墙倒塌等现象,小的方面存在超挖、欠挖、边墙衬砌错台、砼强度不够、蜂窝麻面等现象;在桥梁施工中,大的方面存在基础下沉、桥墩歪斜等现象,小的方面存在墩台衬砌错台、砼强度不够、蜂窝麻面等现象。路基施工中压实度不过而导致检测不能过关而重新挖开重来。这些现象的存在,导致了无效的工程量增加,加大了人力、材料、设备的投入,最终 增加了成本支出。
10、合同管理混乱
同管理是
上一篇:企业实施电子商务的成本分析
下一篇:经济适用房建设的成本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