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管理新模式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1-08
提要:战略成本管理是适应企业管理外部环境变化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成本管理方法,它将成本管理与战略管理相结合,是当代成本管理的一种创新和发展。本文就战略成本管理的背景及特点出发,就邯钢集团成本管理的成功经验为例介绍我国战略成本管理的应用,希望能对我国企业的成本管理模式创新有所裨益。
关键词:战略成本管理 竞争优势 应用
引言
随着经济一体化和技术进步步伐的加快,全球性的市场竞争愈演愈烈。为有效地对内外部动态环境做出反应,培育长期竞争优势,企业必须站在战略的高度上对各个子系统加强管理。无论采取成本领先战略、产品差异化战略还是目标集聚化战略,成本的降低都是其本质所在。成本管理系统的基本定位就是为管理者提供成本信息,帮助管理者利用这些信息进行经营决策。但随着企业经营环境顾客期望和技术的快速变化,人们越来越发现,传统的以强调企业内部生产经营价值耗费为基础仅重视实时实地成本控制的管理系统已远不能满足战略管理环境对成本信息的要求,及时地对传统成本管理系统进行战略意义上的功能补充和完善发展已经成为理论界竞相研究的重点。[1]
1战略成本管理的特点
战略成本管理是战略管理和成本管理在新的竞争环境下有机结合的产物,其实质就是将成本管理置身于战略管理的广泛空间,从战略的高度对企业的成本行为及成本结构进行分析,并为企业管理决策服务,帮助企业形成竞争优势。与传统的成本管理系统相比,战略成本管理系统有其自身的一些特征: 1.1 战略成本管理的目标不再仅仅局限于企业成本的实时控制,而是从战略的高度出发,着眼于企业长期规划,着眼于企业竞争优势的构建,具有竞争性和前瞻性。所谓“站的高看的远”,战略成本管理不再是仅强调成本的降低和短期利润的最大化,而是从构造和提高竞争优势的角度出发,重点关注成本行为对企业竞争地位影响,帮助决策者预测、控制成本活动,制定最佳决策方案,促进战略管理目标的实现。 1.2、战略成本管理系统重视企业内外环境变化,具有柔性管理的特点。所谓柔性也即适应性、变通性。战略成本管理突破了以往成本管理仅重视内部经营活动的弊端,注重影响企业成本行为的五种竞争力因素,注重外部供应链环境的变化和企业生命周期的变化,并适时进行调整和变通。在企业成长的不同阶段,成本管理的重点和预期达到的目标也会有所差异,战略成本管理正是从这一层面出发,在产品的初创期、发展期、成熟期和衰退期,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采取不同的成本管理方法。 1.3 战略成本管理系统既重视成本信息的多样性全面性又注重成本管理文化的塑造。与以往的管理系统不同,战略成本管理既重视内部生产信息搜集,又了解分析政府、金融机构及供应商、竞争者等对未来成本行为的影响;既提供历史成本信息,又提供预测未来的即时信息。更重要的是战略成本管理系统重视塑造企业成本管理文化,提高全体员工的成本意识,形成节约成本的良好氛围,以利于低成本战略的实施和战略管理目标的实现。 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思想如下页图所示(注:按照波特的五种竞争力因素分析结合本文内容将潜在进入者和替代品威胁合并在竞争者因素内)
(图一:战略成本管理模式) 2 实施战略成本管理的现实意义
战略成本管理作为传统成本管理的补充和发展,作为一种新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推进企业改革的今天,其实施有重要的意义。具体表现在: 2.1 战略成本管理的形成和发展,是现代市场经济竞争的必然结果。成本是决定企业产品或劳务在竞争中能否取得份额以及占有多少份额的关键因素,而影响成本的核心是企业的战略成本,而非传统的经营成本。战略成本管理突破了传统成本管理把成本局限在生产经营层面上的研究领域,把重心转向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价值链这一更为广阔的研究领域,诸如生产关联、采购关联、技术关联、竞争对手关联中的成本分析等,有利于企业正确进行成本预测、决策,从而正确选择企业的经营战略,正确处理企业发展与加强成本管理的关系,提高企业整体经济效益。
2.2 战略成本管理是实现企业经营和发展战略的工具。战略成本管理从管理系统论的角度出发,注重企业内部和外部管理环境的变化,促使企业统筹兼顾,从企业长远利益和自身状况出发,减少环境对企业的不利影响,提升自身竞争力,实现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
2.3 战略成本管理有利于更新成本管理观念和成本管理文化的塑造。在传统成本管理中,成本管理的目的被归结为降低成本,将成本管理的重心过分聚集在成本本身,在实施的过程中,有可能引发成本管理措施的实施和企业战略选择之间的冲突,因而必须从战略高度来认识成本问题。战略成本管理认为,成本管理,不应该只是一味的强调成本的降低和短期利润的实现,而必须为企业整体经营管理服务;不应该仅仅依靠某一部门的协调控制,而应依靠全体员工的共同参与,树立全体职工的成本意识,在工作中时刻注意节约成本。
3 战略成本管理在实际中的应用
90年代初,邯郸钢铁集团率先在我国推行战略成本管理方法并取得巨大成功,由此掀起全国学习邯钢经验的浪潮。邯钢集团以“模拟市场,成本否决”的经营管理方式,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取得了净利润10亿元的经济效益。其基本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3.1 模拟市场核算。这是运用战略成本管理思想的最突出的地方。其基本思路是:以市场变化为依据,进行动态调整。首先进行市场调查预测,充分考虑能源、运费及供应商侃价能力等各方面的信息,从原料开始按成本逐步结转分步计算方法逐步推算,对其与市场价格差额较大的部分进行调整;然后,确定目标成本和分解目标成本。具体做法是:在确保企业获得一定的目标利润的前提下,通过市场预测和企业内部挖潜来确定目标成本,然后通过目标成本分解使之细化,实现自我控制。在目标成本分解中,从总厂到二级分厂、车间、工段、岗位、个人,将各个部门联系起来,在全厂形成由上而下层层分解,由下而上逐级保证的纵横交叉的金字塔式的成本管理网络。也就是说,成本管理工作不再是仅仅着眼于短期目标和企业内部经营,而是从战略角度出发,将成本管理与供应商等外部环境变化挂钩,在各个部门间进行协调和合作,依靠全体员工进行成本控制。
3.2 实行成本否决。所谓否决即“完不成成本指标, 即使其他指标完成得再好, 当月奖金全部否决,连续完不成成本指标,还要否决内部升级。”也就是将成本管理与业绩评价和激励机制严格挂钩,促进目标成本达标活动的进行。关于业绩评价,邯钢为防止二级厂成本费用在各品种间乱分摊,人为调节,总厂采取按不同品种分别制定、下达单位成本指标,按总成本进行考核的方法,避免严格考核制度给成本的真实性带来影响。邯钢的业绩评价有一定标准,不仅以目标成本实现与否为标准,还用相关修订或补充的指标作为评价标准,体现了动态变化的战略管理思想。关于激励机制也是如此,除了重奖重罚外,邯钢还采用了灵活的操作方式来激励员工。如“采用按月考核,累计计算,当月奖金否决了,只有不灰心,下月继续努力, 完成目标,否决的奖金还可以补发80%”。从实际的效果来看,邯钢的激励机制起到了显著作用。这说明在市场经济下,企业设置有效的激励机制是彻底打破“平均主义”使企业重新焕发生机的重要举措。也正是这种机制的切实执行,才唤醒企业员工的潜在创造力及成本管理意识。
3.3 技术改造上利用限额设计思想
“限额设计”是“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的低成本战略思想在管理技术上的应用创新。从战略角度考虑,一个企业产品成本的高低关键因素不在生产阶段,而在科研设计阶段。邯钢在技术改造上提出限额设计的改造模式,即:在计划部门下设投资管理科有专门的技术人员负责定额,改造项目需要什么型号的设备,什么价格的设备都先有技术人员经过市场调研计算确定投资限额,然后交至设计部门,涉及部门在保证设计质量深度的前提下,按定额进行设计。事实上,邯钢每年在6-7亿的技术改造投资会比同行节约几千万,其中最大的节约项目是薄砖坯连铸连扎工程,比同行业节约8-9亿元。
3.4 塑造成本管理文化
邯钢在成本管理过程中,十分重视管理文化的塑造,注重全员参与。也就是说将成本管理指标落实到人,其实质也就是将企业作业管理、行为管理和全员参与管理等理念在实际中真正贯彻实施,使每个员工都有家可当,有财可理,有责可负的感觉,自觉地提高自身的成本意识,形成节约成本的良好习惯。 综上述,邯钢集团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归因于战略成本管理的应用,它将成本研究的重心从对企业内部经营的微观层面转移到了影响全局发展的市场,按市场需求进行成本改进,并对成本责任细分,使职工的责、权、利有效结合,为实现目标利润及战略成本管理的有效实行,提供了可靠保障。当然,邯钢集团只是众多企业中的一个缩影,从战略成本管理的初步试行到全面推广,还有一大段漫长的路要走,在这期间,难免会出现一些阻力和困难,如企业高层官僚思想的束缚,不愿放权或者不恰当授权,使责任不能落实到人,出现缺位,另外组织结构的臃肿和职能交叉也会使成本分解时出现权责不分,相互推卸现象,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注意和防范,以利于我国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4 结论
良好的成本管理,有利于企业市场份额和企业利润的增长。战略成本管理正是在分析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基础上,基于企业经营战略制定成本管理模式,并及时对成本信息进行全面真实的反映,它着眼于未来目标的实现和长期竞争优势的构建,在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市场竞争愈演愈烈的大环境下,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我国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法律法规体系的日臻完善,战略成本管理运作必将日趋规范,也必将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陈轲: 《战略成本管理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M]2004(12)
[2].陈轲: 《战略成本管理初探》,《安徽财经》,[J]2001(1)
[3].万寿义:《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M]2004(1)
[4].栾庆伟:《成本管理新模式》,大连理工出版社,[M]2001(6)
[5].彭丽红:《企业竞争力》,经济科学出版社,[M]2000(2)
[6].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陈小悦译,华厦出版社,[M]1997(9)
[7].王化成、杨景岩:《试论战略管理会计》,《会计研究》,[J]1997(10)
[8].冯巧根:《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的改革与发展》,《价值工程》,[J]1998(5)
[9].夏宽云:《战略成本管理在邯钢中的应用》, 《财务与会计》,[J]1999(12)
[10].王学军:《论战略成本管理》, 《财会通讯》,[J]1992(2)
关键词:战略成本管理 竞争优势 应用
引言
随着经济一体化和技术进步步伐的加快,全球性的市场竞争愈演愈烈。为有效地对内外部动态环境做出反应,培育长期竞争优势,企业必须站在战略的高度上对各个子系统加强管理。无论采取成本领先战略、产品差异化战略还是目标集聚化战略,成本的降低都是其本质所在。成本管理系统的基本定位就是为管理者提供成本信息,帮助管理者利用这些信息进行经营决策。但随着企业经营环境顾客期望和技术的快速变化,人们越来越发现,传统的以强调企业内部生产经营价值耗费为基础仅重视实时实地成本控制的管理系统已远不能满足战略管理环境对成本信息的要求,及时地对传统成本管理系统进行战略意义上的功能补充和完善发展已经成为理论界竞相研究的重点。[1]
1战略成本管理的特点
战略成本管理是战略管理和成本管理在新的竞争环境下有机结合的产物,其实质就是将成本管理置身于战略管理的广泛空间,从战略的高度对企业的成本行为及成本结构进行分析,并为企业管理决策服务,帮助企业形成竞争优势。与传统的成本管理系统相比,战略成本管理系统有其自身的一些特征: 1.1 战略成本管理的目标不再仅仅局限于企业成本的实时控制,而是从战略的高度出发,着眼于企业长期规划,着眼于企业竞争优势的构建,具有竞争性和前瞻性。所谓“站的高看的远”,战略成本管理不再是仅强调成本的降低和短期利润的最大化,而是从构造和提高竞争优势的角度出发,重点关注成本行为对企业竞争地位影响,帮助决策者预测、控制成本活动,制定最佳决策方案,促进战略管理目标的实现。 1.2、战略成本管理系统重视企业内外环境变化,具有柔性管理的特点。所谓柔性也即适应性、变通性。战略成本管理突破了以往成本管理仅重视内部经营活动的弊端,注重影响企业成本行为的五种竞争力因素,注重外部供应链环境的变化和企业生命周期的变化,并适时进行调整和变通。在企业成长的不同阶段,成本管理的重点和预期达到的目标也会有所差异,战略成本管理正是从这一层面出发,在产品的初创期、发展期、成熟期和衰退期,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采取不同的成本管理方法。 1.3 战略成本管理系统既重视成本信息的多样性全面性又注重成本管理文化的塑造。与以往的管理系统不同,战略成本管理既重视内部生产信息搜集,又了解分析政府、金融机构及供应商、竞争者等对未来成本行为的影响;既提供历史成本信息,又提供预测未来的即时信息。更重要的是战略成本管理系统重视塑造企业成本管理文化,提高全体员工的成本意识,形成节约成本的良好氛围,以利于低成本战略的实施和战略管理目标的实现。 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思想如下页图所示(注:按照波特的五种竞争力因素分析结合本文内容将潜在进入者和替代品威胁合并在竞争者因素内)
(图一:战略成本管理模式) 2 实施战略成本管理的现实意义
战略成本管理作为传统成本管理的补充和发展,作为一种新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推进企业改革的今天,其实施有重要的意义。具体表现在: 2.1 战略成本管理的形成和发展,是现代市场经济竞争的必然结果。成本是决定企业产品或劳务在竞争中能否取得份额以及占有多少份额的关键因素,而影响成本的核心是企业的战略成本,而非传统的经营成本。战略成本管理突破了传统成本管理把成本局限在生产经营层面上的研究领域,把重心转向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价值链这一更为广阔的研究领域,诸如生产关联、采购关联、技术关联、竞争对手关联中的成本分析等,有利于企业正确进行成本预测、决策,从而正确选择企业的经营战略,正确处理企业发展与加强成本管理的关系,提高企业整体经济效益。
2.2 战略成本管理是实现企业经营和发展战略的工具。战略成本管理从管理系统论的角度出发,注重企业内部和外部管理环境的变化,促使企业统筹兼顾,从企业长远利益和自身状况出发,减少环境对企业的不利影响,提升自身竞争力,实现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
2.3 战略成本管理有利于更新成本管理观念和成本管理文化的塑造。在传统成本管理中,成本管理的目的被归结为降低成本,将成本管理的重心过分聚集在成本本身,在实施的过程中,有可能引发成本管理措施的实施和企业战略选择之间的冲突,因而必须从战略高度来认识成本问题。战略成本管理认为,成本管理,不应该只是一味的强调成本的降低和短期利润的实现,而必须为企业整体经营管理服务;不应该仅仅依靠某一部门的协调控制,而应依靠全体员工的共同参与,树立全体职工的成本意识,在工作中时刻注意节约成本。
3 战略成本管理在实际中的应用
90年代初,邯郸钢铁集团率先在我国推行战略成本管理方法并取得巨大成功,由此掀起全国学习邯钢经验的浪潮。邯钢集团以“模拟市场,成本否决”的经营管理方式,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取得了净利润10亿元的经济效益。其基本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3.1 模拟市场核算。这是运用战略成本管理思想的最突出的地方。其基本思路是:以市场变化为依据,进行动态调整。首先进行市场调查预测,充分考虑能源、运费及供应商侃价能力等各方面的信息,从原料开始按成本逐步结转分步计算方法逐步推算,对其与市场价格差额较大的部分进行调整;然后,确定目标成本和分解目标成本。具体做法是:在确保企业获得一定的目标利润的前提下,通过市场预测和企业内部挖潜来确定目标成本,然后通过目标成本分解使之细化,实现自我控制。在目标成本分解中,从总厂到二级分厂、车间、工段、岗位、个人,将各个部门联系起来,在全厂形成由上而下层层分解,由下而上逐级保证的纵横交叉的金字塔式的成本管理网络。也就是说,成本管理工作不再是仅仅着眼于短期目标和企业内部经营,而是从战略角度出发,将成本管理与供应商等外部环境变化挂钩,在各个部门间进行协调和合作,依靠全体员工进行成本控制。
3.2 实行成本否决。所谓否决即“完不成成本指标, 即使其他指标完成得再好, 当月奖金全部否决,连续完不成成本指标,还要否决内部升级。”也就是将成本管理与业绩评价和激励机制严格挂钩,促进目标成本达标活动的进行。关于业绩评价,邯钢为防止二级厂成本费用在各品种间乱分摊,人为调节,总厂采取按不同品种分别制定、下达单位成本指标,按总成本进行考核的方法,避免严格考核制度给成本的真实性带来影响。邯钢的业绩评价有一定标准,不仅以目标成本实现与否为标准,还用相关修订或补充的指标作为评价标准,体现了动态变化的战略管理思想。关于激励机制也是如此,除了重奖重罚外,邯钢还采用了灵活的操作方式来激励员工。如“采用按月考核,累计计算,当月奖金否决了,只有不灰心,下月继续努力, 完成目标,否决的奖金还可以补发80%”。从实际的效果来看,邯钢的激励机制起到了显著作用。这说明在市场经济下,企业设置有效的激励机制是彻底打破“平均主义”使企业重新焕发生机的重要举措。也正是这种机制的切实执行,才唤醒企业员工的潜在创造力及成本管理意识。
3.3 技术改造上利用限额设计思想
“限额设计”是“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的低成本战略思想在管理技术上的应用创新。从战略角度考虑,一个企业产品成本的高低关键因素不在生产阶段,而在科研设计阶段。邯钢在技术改造上提出限额设计的改造模式,即:在计划部门下设投资管理科有专门的技术人员负责定额,改造项目需要什么型号的设备,什么价格的设备都先有技术人员经过市场调研计算确定投资限额,然后交至设计部门,涉及部门在保证设计质量深度的前提下,按定额进行设计。事实上,邯钢每年在6-7亿的技术改造投资会比同行节约几千万,其中最大的节约项目是薄砖坯连铸连扎工程,比同行业节约8-9亿元。
3.4 塑造成本管理文化
邯钢在成本管理过程中,十分重视管理文化的塑造,注重全员参与。也就是说将成本管理指标落实到人,其实质也就是将企业作业管理、行为管理和全员参与管理等理念在实际中真正贯彻实施,使每个员工都有家可当,有财可理,有责可负的感觉,自觉地提高自身的成本意识,形成节约成本的良好习惯。 综上述,邯钢集团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归因于战略成本管理的应用,它将成本研究的重心从对企业内部经营的微观层面转移到了影响全局发展的市场,按市场需求进行成本改进,并对成本责任细分,使职工的责、权、利有效结合,为实现目标利润及战略成本管理的有效实行,提供了可靠保障。当然,邯钢集团只是众多企业中的一个缩影,从战略成本管理的初步试行到全面推广,还有一大段漫长的路要走,在这期间,难免会出现一些阻力和困难,如企业高层官僚思想的束缚,不愿放权或者不恰当授权,使责任不能落实到人,出现缺位,另外组织结构的臃肿和职能交叉也会使成本分解时出现权责不分,相互推卸现象,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注意和防范,以利于我国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4 结论
良好的成本管理,有利于企业市场份额和企业利润的增长。战略成本管理正是在分析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基础上,基于企业经营战略制定成本管理模式,并及时对成本信息进行全面真实的反映,它着眼于未来目标的实现和长期竞争优势的构建,在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市场竞争愈演愈烈的大环境下,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我国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法律法规体系的日臻完善,战略成本管理运作必将日趋规范,也必将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陈轲: 《战略成本管理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M]2004(12)
[2].陈轲: 《战略成本管理初探》,《安徽财经》,[J]2001(1)
[3].万寿义:《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M]2004(1)
[4].栾庆伟:《成本管理新模式》,大连理工出版社,[M]2001(6)
[5].彭丽红:《企业竞争力》,经济科学出版社,[M]2000(2)
[6].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陈小悦译,华厦出版社,[M]1997(9)
[7].王化成、杨景岩:《试论战略管理会计》,《会计研究》,[J]1997(10)
[8].冯巧根:《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的改革与发展》,《价值工程》,[J]1998(5)
[9].夏宽云:《战略成本管理在邯钢中的应用》, 《财务与会计》,[J]1999(12)
[10].王学军:《论战略成本管理》, 《财会通讯》,[J]1992(2)
上一篇:关于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思考
下一篇:浅议商业银行的成本认定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