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5年来我国中小学教学改革模式评析(7)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6-03-05
参考文献:[1]邵光华,顾泠沅.中国双基教学的理论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2):48-52.
[2]史宁中,柳海民.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与实施路径[J].教育研究,2007(8):10-14,57.
[3]余文森,康长运.论课程改革的意义[J].中国教育学刊,2003(11):16-21.
[4]周洪林,吴国平.对我国传统教育所谓基础扎实误区的批判[J].教师博览,2002(4):6-8.
[5]周洪林,吴国平.“基础扎实”误区批判[J].重庆教育,2002(6):4-5.
[6]余文森,王永.目标、评价、情感———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三个基本因素———福建省高中数学《目标—掌握》跟踪教改试验理论总结[J].课程·教材·教法,1992(3):8-13.
[7]孙婷.谈目标教学法的优势与创新[J].中国校外教育,2012(7):79.
[8]谭诚伟.对教学模式的认识和我们的实践[J].课堂·教材·教法,1994(2):20-25.
[9]余文.“掌握学习”理论的要旨及其实践中的问题[J].江西教育科研,1994(4):49-51.
[10]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2.
[11]斯卡特金.现代教学论问题[M].张天恩,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56.
[12]倪谷音,史慧芳.愉快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13.
[13]冯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新挑战[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2(2):17-20.
[14]余文森.试论情感性教学[J].江西教育科研,1993(5):35-38.
[15]郭文安.让学生真正成为教育的主体[J].教育研究,1989(9):14-17.
[16]徐征.谈高职教育课堂教学改革[J].辽宁高职学报,2007(4):35-36.
[17]王升.全国主体教育实验第四届年会综述[J].教育研究,2000(2):79-80.
[18]唐顺凤.创设学习情境引导学生探究[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2):53-54.
[19]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J].教育研究,1997(9):3-8.
[20]卢红,王爱玲,王爱芬.关于课堂教学价值地位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1):42-45.
[21]虎技能.生命化课堂教学的构建策略初探[J].甘肃科技,2007(2):242-244.
[22]田应海.让学生生命得到发展的教学艺术[J].人民教育,2004(20):31-32.
[23]陈丽萍.浅谈课堂教学生活化[J].广西社会科学,2003(2):184-186.07
[24]邱学华.谈尝试教学的操作模式体系[J].福建教育,2006(11):34-35.
[25]卢仲衡.三十三年自学辅导教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教育研究,1998(10):14-20.
[26]黎世法.六步学习法三一三思维法与八个基本之间的关系[J].异步教学研究,2000(6):2,5.
[27]谢淑华.关于魏书生教育改革思想的哲学思考[J].广西教育,2004(2):39-41.
[28]徐红芬.洋思模式的审视与超越[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13-16.
[29]茅卫东,李炳亭.“杜郎口模式”———一所乡镇中学的颠覆性教学改革[J].基础教育,2006(6):6-9.
[30]翟晋玉,高翔.探问东庐中学“讲学稿”[N].中国教师报,2007-10-17(A01).[31]李树臣.正确处理五个关系全面落实课改精神[J].当代教育科学,2003(2):28-29.
[32]余文森.新课程的教学改革:成绩、问题与反思[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9):46-52.
[33]曹辉.从默会知识论看“两课”教学[J].当代教育论坛,2005(6):58-60.
[34]牛峰.树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观念[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8):50-51.
[35]饶莲秀.对新课程中学习方式的思考[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2):5.
[36]余文森.试论教学的开放性[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9):42-44.
[37]余文森.国家级课程改革实验区教学改革调研报告[J].教育研究,2003(11):39-
上一篇:加强雷达装备实战化教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