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庆临汀志》研究(7)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7
临汀志》失载具有重要意义的“鄞江”条,不是无意的疏忽。也许是不满意或不能苟同隆兴、庆元志及地方总集均名之曰鄞江之故,故灭其名。但不废江河万古流,作为汀州标志性的鄞江,自然应在方志中有一席之地。故《大典》编者煞费苦心,为其补益。不见于开庆志山水门的远不止《大典》所引二老峰、飞来石、白石溪等数条,仅《纪胜》景物、古迹二门为开庆志失收的就有近20条之多。按情理,州郡志所收条目应远胜于总志,而不是相反。
开庆志中存在的失考现象比较严重,集中体现在郡县官题名等门。先看二个前后自相抵牾的例子:其一,《大典》卷7892(《辑佚》页1287)引开庆志曰:“嘉祐间,使(方按:原误史)君林公东乔有诗”;同书卷7893(《辑佚》页1347)则云林东乔治平三年(1066)知州。嘉祐为仁宗年号,治平乃英宗年号,必有一误。《长编》卷196载:嘉祐七年(1062),林已在知州任所,则题名录所谓治平三年知州误矣。同样,《大典》卷7892(《辑佚》页1288)称知州石英民,实乃石民英之讹倒,而卷7893(《辑佚》页1347)亦正作石民英。惟《长编》卷178亦载:至和二年(1055)二月,石民英已在知汀州任上,但题名录却称石熙宁五年(1072)始知,前后三朝,相隔17年。开庆志题名录显误无疑。其二,《临汀志·道释》(《大典》卷7895,《辑佚》页1451)云:“靖康己酉五月不雨”;其下又有“郡倅许公端夫争曰”云云。己酉,乃建炎三年(1129),此乃误书年号为靖康(1126~1127),核开庆志通判题名录正有许端夫建炎三年四月到任之记载(《大典》卷7893,《辑佚》页1356)。但其名却又形近而讹为“许瑞夫”,疑为《大典》抄手之误。这就启示笔者对知、通题名进行了复核,发现了更多的问题,今择要综述如下。仍按知州通判题名之顺序,仅括注《辑佚》页码,如《临汀志·题名》阙载,则括注“补”。相比较而言,其北宋部分错误更多,这也许是南宋尚有隆兴、庆元二志作依据而然。本文或纠谬,或考异,或补证,考证重点在北宋。
(1)黄吉甫(页1346) 注:天圣二年(1024)以朝请郎、殿中丞知汀州。似误。《长编》卷91载,天禧二年(1018)四月,黄已在京殿中丞任所,似无六年后始知汀之理,疑天圣乃天禧之讹。
(2)萧律(补) 约天禧间知。见《江西通志》(四库本,下同)卷73:萧律,字调元。新喻人。景德二年(1005)赐明法及第。守汀州,徙润州。历大理少卿、夔峡路转运使。终官金部员外郎(隆庆《临江府志》卷10同)。考《长编》卷112,明道二年正月前,已除夔路转运使。方按:据《宋会要辑稿》职官64之32,萧代张正中,到任劾张不称职,二年正月二十八日,张降知太平州。则萧使夔路应在明道元年(1032)。其知汀州,远在此前,似应在天禧(1017~1021)中。
(3)王彬(页1347) 注:治平元年(1064)知(又,序官“监丞”二字误衍),误。《长编》卷97天禧五年二月戊辰条载:知抚州王彬有政迹(绩?);同书卷109天圣八年四月甲午条载其为河北转运使。《淳熙三山志》卷26称其乃福州长乐人,淳化三年(992)进士,授校书郎、知汀州、抚州,终太常少卿。则其知汀州在知抚州前,即天禧五年(1021)以前。如非仁宗、英宗时另有一同名之王彬,《临汀志》必误无疑,因为断无进士及第72年后仍在仕宦之理。此王彬乃高丽宾贡,在一千余年前就留下了中韩交流的佳话,也是中国科举史上值得研究的现象。
(4)刘有方(页1346) 注:嘉祐六年(1061)知,误。今考《福建通志》卷24,称其大中祥符(1008~1015)间知漳州;《浙江通志》卷115则云其真宗末再知台州,仁宗初知衢州。庆历初知建州(《福建通志》卷25)。则其知汀州应在真、仁之际无疑,决不可能在其知漳州后近50年之久的嘉祐六年。疑编者误将神宗时内侍刘有方与此同名者混为一谈。神宗时内侍刘有方屡见于《长编》,司马光、苏轼文集等。
(5)王稷(页1347) 注:熙宁七年(1074)知,误。《通建通志》卷26今存王稷“汀州苍玉洞题名”,署“皇宋庆历八年岁次戊子季春望日”。则其庆历八年(1048)三月十五日已在知汀任所。《临汀志》将其任职时间推迟了26年之久。又,《浙江通志》卷123称其天圣二年(1024)进士;《福建通志》卷24云其皇祐末知南剑州,均其证。
(6)石民英(页1347) 注:熙宁五年(1072)知,误。《长编》卷178载,至和二年(1055)二月前,已在知汀州任所。
(7)蓝丞(页1347) 注:熙宁元年(1068)知,误。胡宿《文恭集》卷26有《赠知汀州蓝丞平江西贼敕书》,同卷有赠福建漕使秦玠、提刑施元长两道制词。另,施元长《喝水岩题名》:“嘉祐辛丑岁(六年,1061),施元长题”;又施氏《鼓山题名》云:“宛陵施元长,阳夏李宗孟,嘉祐五年十月三日同游”。则其时施元长在福建提刑任所无疑。胡宿制词所谓“江西贼”,指虔、汀州所谓“盐寇”,即贩盐失职的盐贩,与官兵武装对抗。其事在嘉祐年间连续未断,于七年二月最后平定,乃继任知州林东乔建议放私盐而然。则胡宿制词应草于嘉祐五、六年间,其时,蓝丞为知州无疑。开庆志题名推迟了8年。
(8)王田(页1348) 注:政和五年(1115)知,似误。《长编》卷175,皇祐五年七月戊午,兵部员外郎王田为京东转运使,御史俞希孟言其昏耆不胜任,寻罢之。既言“昏耆”,则年事已高,除京东漕使之资序远比知汀州为高。王田知汀当在皇祐五年(1053)前,当然也有可能为北宋末之另一人。
(9)林东乔(页1347) 注:治平三年(1066)知,误。据《长编》卷196,林嘉祐七年(1062)二月前已在知汀州任上。
(10)周约(页1347) 注:熙宁元年(1068)知,误。据《玉海》卷197及《宋史全文》卷10,治平四年(1067)六月前已在知汀任所。《宋会要》刑法1之6治平四年十月九日,审刑院、大理寺言:知汀州周约起请事,是其证。
(11)陈轩(页1347) 注:元丰六年(1083)知,疑有误。这可从郭祥正(1035~1113?)的宦历及诗中得到考证的线索。《青山续集》卷二《浪士歌·序》云:“郭子弃官合肥,归隐姑孰。……居五年……上即召之……监闽汀郡。寻摄守漳南,上复召之。行至半道,闽使者状其罪以闻,遂下吏,留于漳几三年。” 又,《长编》卷344:“元丰七年三月壬子,前汀州通判、奉议郎郭祥正勒停。坐权漳州日补僧道亨住持,不当受金悔过还主;及违法差送接人。”则可知至迟元丰四年(1081)秋冬间,祥正便以汀州通判摄守漳州。今考《青山集》卷23《渊卿席上和李天贶四韵》云:“四十三时便弃官”,此指熙宁十年(1077),祥正时为殿中丞、庐州节度推官而致仕。即上引诗序所谓“弃官合肥,归隐姑孰”(宋太平州,治今安徽当涂)。至迟元丰四年初夏,他已到汀州通判任,这从《青山集》卷17《挥扇》:“四月长汀郭”句可知。致仕至复出,首尾为五年,故上引诗序称“居五年”,实仅三年有余。其时,陈轩已在汀守任。据郭诗“明年茶熟君应去”,(《青山集》卷13《卧龙山泉上茗酌呈太守》)则似陈轩元丰三年(1080)已到汀守任。“应去”,指任满交政。总之,开庆志题名系陈轩知汀于六年,非是。但其六年或仍在汀守任。
(12)余中(页1346) 注:嘉祐八年(1063)知,似误。《长编》卷243熙宁六年(1073)三月,余中状元及第,释褐大理评事(同上卷244)。或“嘉祐”乃“元祐”之讹,另一种无法排除的可能是有二同名余中者。
另外,《临汀志·知州题名》中的曾孝总,乃曾孝宗之误。见《长编》卷284,周必大《文忠集》卷80《汀州定光菴记》,高似孙《剡录》卷6下《送越帅程公闢》诗作主。谢洞,乃谢泂之讹;陈定,系陈定国之夺误;董革系董苹之形近而讹(见《系年
开庆志中存在的失考现象比较严重,集中体现在郡县官题名等门。先看二个前后自相抵牾的例子:其一,《大典》卷7892(《辑佚》页1287)引开庆志曰:“嘉祐间,使(方按:原误史)君林公东乔有诗”;同书卷7893(《辑佚》页1347)则云林东乔治平三年(1066)知州。嘉祐为仁宗年号,治平乃英宗年号,必有一误。《长编》卷196载:嘉祐七年(1062),林已在知州任所,则题名录所谓治平三年知州误矣。同样,《大典》卷7892(《辑佚》页1288)称知州石英民,实乃石民英之讹倒,而卷7893(《辑佚》页1347)亦正作石民英。惟《长编》卷178亦载:至和二年(1055)二月,石民英已在知汀州任上,但题名录却称石熙宁五年(1072)始知,前后三朝,相隔17年。开庆志题名录显误无疑。其二,《临汀志·道释》(《大典》卷7895,《辑佚》页1451)云:“靖康己酉五月不雨”;其下又有“郡倅许公端夫争曰”云云。己酉,乃建炎三年(1129),此乃误书年号为靖康(1126~1127),核开庆志通判题名录正有许端夫建炎三年四月到任之记载(《大典》卷7893,《辑佚》页1356)。但其名却又形近而讹为“许瑞夫”,疑为《大典》抄手之误。这就启示笔者对知、通题名进行了复核,发现了更多的问题,今择要综述如下。仍按知州通判题名之顺序,仅括注《辑佚》页码,如《临汀志·题名》阙载,则括注“补”。相比较而言,其北宋部分错误更多,这也许是南宋尚有隆兴、庆元二志作依据而然。本文或纠谬,或考异,或补证,考证重点在北宋。
(1)黄吉甫(页1346) 注:天圣二年(1024)以朝请郎、殿中丞知汀州。似误。《长编》卷91载,天禧二年(1018)四月,黄已在京殿中丞任所,似无六年后始知汀之理,疑天圣乃天禧之讹。
(2)萧律(补) 约天禧间知。见《江西通志》(四库本,下同)卷73:萧律,字调元。新喻人。景德二年(1005)赐明法及第。守汀州,徙润州。历大理少卿、夔峡路转运使。终官金部员外郎(隆庆《临江府志》卷10同)。考《长编》卷112,明道二年正月前,已除夔路转运使。方按:据《宋会要辑稿》职官64之32,萧代张正中,到任劾张不称职,二年正月二十八日,张降知太平州。则萧使夔路应在明道元年(1032)。其知汀州,远在此前,似应在天禧(1017~1021)中。
(3)王彬(页1347) 注:治平元年(1064)知(又,序官“监丞”二字误衍),误。《长编》卷97天禧五年二月戊辰条载:知抚州王彬有政迹(绩?);同书卷109天圣八年四月甲午条载其为河北转运使。《淳熙三山志》卷26称其乃福州长乐人,淳化三年(992)进士,授校书郎、知汀州、抚州,终太常少卿。则其知汀州在知抚州前,即天禧五年(1021)以前。如非仁宗、英宗时另有一同名之王彬,《临汀志》必误无疑,因为断无进士及第72年后仍在仕宦之理。此王彬乃高丽宾贡,在一千余年前就留下了中韩交流的佳话,也是中国科举史上值得研究的现象。
(4)刘有方(页1346) 注:嘉祐六年(1061)知,误。今考《福建通志》卷24,称其大中祥符(1008~1015)间知漳州;《浙江通志》卷115则云其真宗末再知台州,仁宗初知衢州。庆历初知建州(《福建通志》卷25)。则其知汀州应在真、仁之际无疑,决不可能在其知漳州后近50年之久的嘉祐六年。疑编者误将神宗时内侍刘有方与此同名者混为一谈。神宗时内侍刘有方屡见于《长编》,司马光、苏轼文集等。
(5)王稷(页1347) 注:熙宁七年(1074)知,误。《通建通志》卷26今存王稷“汀州苍玉洞题名”,署“皇宋庆历八年岁次戊子季春望日”。则其庆历八年(1048)三月十五日已在知汀任所。《临汀志》将其任职时间推迟了26年之久。又,《浙江通志》卷123称其天圣二年(1024)进士;《福建通志》卷24云其皇祐末知南剑州,均其证。
(6)石民英(页1347) 注:熙宁五年(1072)知,误。《长编》卷178载,至和二年(1055)二月前,已在知汀州任所。
(7)蓝丞(页1347) 注:熙宁元年(1068)知,误。胡宿《文恭集》卷26有《赠知汀州蓝丞平江西贼敕书》,同卷有赠福建漕使秦玠、提刑施元长两道制词。另,施元长《喝水岩题名》:“嘉祐辛丑岁(六年,1061),施元长题”;又施氏《鼓山题名》云:“宛陵施元长,阳夏李宗孟,嘉祐五年十月三日同游”。则其时施元长在福建提刑任所无疑。胡宿制词所谓“江西贼”,指虔、汀州所谓“盐寇”,即贩盐失职的盐贩,与官兵武装对抗。其事在嘉祐年间连续未断,于七年二月最后平定,乃继任知州林东乔建议放私盐而然。则胡宿制词应草于嘉祐五、六年间,其时,蓝丞为知州无疑。开庆志题名推迟了8年。
(8)王田(页1348) 注:政和五年(1115)知,似误。《长编》卷175,皇祐五年七月戊午,兵部员外郎王田为京东转运使,御史俞希孟言其昏耆不胜任,寻罢之。既言“昏耆”,则年事已高,除京东漕使之资序远比知汀州为高。王田知汀当在皇祐五年(1053)前,当然也有可能为北宋末之另一人。
(9)林东乔(页1347) 注:治平三年(1066)知,误。据《长编》卷196,林嘉祐七年(1062)二月前已在知汀州任上。
(10)周约(页1347) 注:熙宁元年(1068)知,误。据《玉海》卷197及《宋史全文》卷10,治平四年(1067)六月前已在知汀任所。《宋会要》刑法1之6治平四年十月九日,审刑院、大理寺言:知汀州周约起请事,是其证。
(11)陈轩(页1347) 注:元丰六年(1083)知,疑有误。这可从郭祥正(1035~1113?)的宦历及诗中得到考证的线索。《青山续集》卷二《浪士歌·序》云:“郭子弃官合肥,归隐姑孰。……居五年……上即召之……监闽汀郡。寻摄守漳南,上复召之。行至半道,闽使者状其罪以闻,遂下吏,留于漳几三年。” 又,《长编》卷344:“元丰七年三月壬子,前汀州通判、奉议郎郭祥正勒停。坐权漳州日补僧道亨住持,不当受金悔过还主;及违法差送接人。”则可知至迟元丰四年(1081)秋冬间,祥正便以汀州通判摄守漳州。今考《青山集》卷23《渊卿席上和李天贶四韵》云:“四十三时便弃官”,此指熙宁十年(1077),祥正时为殿中丞、庐州节度推官而致仕。即上引诗序所谓“弃官合肥,归隐姑孰”(宋太平州,治今安徽当涂)。至迟元丰四年初夏,他已到汀州通判任,这从《青山集》卷17《挥扇》:“四月长汀郭”句可知。致仕至复出,首尾为五年,故上引诗序称“居五年”,实仅三年有余。其时,陈轩已在汀守任。据郭诗“明年茶熟君应去”,(《青山集》卷13《卧龙山泉上茗酌呈太守》)则似陈轩元丰三年(1080)已到汀守任。“应去”,指任满交政。总之,开庆志题名系陈轩知汀于六年,非是。但其六年或仍在汀守任。
(12)余中(页1346) 注:嘉祐八年(1063)知,似误。《长编》卷243熙宁六年(1073)三月,余中状元及第,释褐大理评事(同上卷244)。或“嘉祐”乃“元祐”之讹,另一种无法排除的可能是有二同名余中者。
另外,《临汀志·知州题名》中的曾孝总,乃曾孝宗之误。见《长编》卷284,周必大《文忠集》卷80《汀州定光菴记》,高似孙《剡录》卷6下《送越帅程公闢》诗作主。谢洞,乃谢泂之讹;陈定,系陈定国之夺误;董革系董苹之形近而讹(见《系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