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今天闽赣粤等地流传的武夷君(王)信仰,堪称是汉代以来汉、越二族之鬼神观念、祭祀文化有机交融的产物,是土著的机鬼信仰与中原汉族的巫道观念的结合。它既是闽越人的原生文化因素在闽中汉文化系统中的积漃与遗存,也是中原强势的汉文化因素在闽越土著文化层上垒积、覆盖的后果。两汉以来,这种神灵信仰还被广泛地纳入中原“买地券”丧葬习俗当中。而在闽南及客家地区,这类融入武夷王信仰的“买地券”习俗,至今也应用于阴阳宅的象征营造。武夷神灵崇拜尽管可以被判定是闽越人祖先崇拜的原初象征,也应视为在地化的闽中汉人有效地设定阴阳边界界线的关键象征。探讨该地域神灵神格的变异经历以及被纳入“买地券”习俗的过程,有助于我们从中把握其原初的文化功能和象征意味,并审视土著声音的音频是如何在神灵形象上被入闽汉人重新编码、组合的。
武夷(君)的原型,很可能跟战国之前闽越先民的祖先或鬼神崇拜有关。《史记·封禅书》记汉武帝时有人上书称:“古者天子常以春解祠。祠黄帝用一枭破镜,冥羊用羊祠,马行用一青牡马,太一、泽山君地长用牛,武夷君用干鱼,阴阳使者以一牛。”《汉书·郊祀志》记此事,“武夷君”作“武夷”,无“君”字。南宋朱熹猜测曰:“武夷君之名,著自汉世,祀以干鱼,不知果何神也。今建宁府崇安县南二十余里有山名武夷,相传即神所宅,峰峦岩壑,人迹所不到处,往往有枯查插石罅间,以度舟船、棺柩之属。柩中遗骸,外列陶器,尚皆未坏。颇疑前世道阻未通、川壅未决时,夷落所居,而汉祀者,即其君长。盖亦避世之士,生为众所臣服,没而传以为仙也。今山之群峰最高且正者,犹以大王为号,半顶有小丘焉,岂其君长所居耶?”[19]
到了战国时期,武夷(君)又衍化为南方地区(如楚地)掌管兵死者的神灵。[20]据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太一避兵图》,内有“武弟子,百刃毋敢起,独行莫□”等字,而湖北江陵九店56号楚墓(下葬年代约为战国晚期早段)出土的竹简《日书》,内有“告武夷”篇目,简文称帝命“武
” “司兵使者”。[21]而古代“夷”、“弟”形音皆近,“子”是尊称,疑简文的武 即图文的武弟子,都跟兵有关,是讲巫祝因为兵死鬼作祟而生病的病人,向管理兵死鬼之神武夷祝告,希望武夷能让病人之魂归来,饮食如故。从汉代武夷君与太一同祭来看,它跟图文的武弟子、简文的武,应该都指同一个神。[22]到了汉魏时期,武夷君逐渐被符箓派天师道纳入三官解注之法,成为“地狱所典主者”之类的神祇,以使坟墓安稳,注讼消沈。如约成于南北朝《赤松子章历》卷六《又大冢讼章》提到:“公解冢讼墓注……臣谨为伏地拜章一通,……辄按《千二百官章仪》并正一真人所授南岳魏夫人治病制鬼之法,为某家……加符告下某家及丘丞、墓伯、地下二千石、苍林君、武夷君、左右冢侯、地中司徼、墓卿右秩、蒿里父老,诸是地狱所典主者,并严加断绝某家冢讼之气、覆注之鬼。”[23]在当时“买地券”即冥契中,武夷君也被称作武夷王,成为太上老君符勅的丘墓之神之一,列属“言功举迁”之列。武夷君(王)尽管神格不高,却也不断随着巫道信仰的传布而飞越南北,不再是纯粹的乡土神灵。[24]如广东始兴县都圹村出土的南朝刘宋元嘉十九年(442)“买地券”,[25]陕西出土的元嘉十年(433)“徐副地券”,以及湖北武昌出土的齐永明三年(485)“刘顗买地券”、江苏省镇江市出土的“武周延载伍松超地券”, [26]都提到担负丘丞责任的“武夷王”。从券文的记录看,太上老君符勅武夷君等地祇的目的是:“板到之日,丘墓之神,地下禁忌,不得禁呵志讶,坟墓宅兆,营域冢郭,閇(闭)系亡者魂魄,使道理开通,丘墓诸神,咸当奉板,开示亡人地道,安其尸形,沐浴冠带,亡者开通道理,使无忧患,利护生人。至三会吉日,当为丘丞诸神,言功举迁,各加其秩禄,如天曹科比,若有禁呵,不承天法,志讶冢宅,不安亡人,依玄都鬼律治罪。各慎天宪,明永奉行。”[27]南北地区的汉人崇拜武夷王的行为,显然是为了保护祖先的幽居并让祖先荫庇生人。通过闽越人的神灵崇拜与中原丧葬习俗的有机结合,中原汉人的传统孝道观念与灵魂观念,业已“因地成俗”,内化于其中。
唐宋以来,随着道教三官信仰在南方地区的扩张与升格,[28]福建的武夷君信仰日益演变为官方祀典的一部分,其神格力量得到有效的扩充,武夷信仰原初的功能形态和象征意义也更加隐而不显。按唐陆鸿渐《武夷山记》记载:“武夷君,地官也。”元赵道一编修《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四称“武夷山有神人自称武夷君,曰吾居此山,因而为名焉”,并谓秦始皇二年(前212)八月十五日,武夷君与皇太姥、魏王子骞辈置酒会乡人于峰顶,令歌师唱《人间可哀》之曲。[29]延至宋代,武夷君更是受到敕封四次的礼遇,有显道真人(1095年)、显道真君(1098年)、显道普利真君(1234年)和显道普利冲元真君(1238年)等名号,武夷山亦被道教奉为三十六洞天的“真升化玄天”。[30]神话传说与国家正祀的交互作用,使得升格为“道教仙人”身份的武夷君的信仰空间得以继续扩大。
然而,在国家正祀走向衰弱之后,恰是民间祭祀维持了代表“丘墓地主”的武夷君(王)原生的信仰活力,继续保存着其早期的象征内涵和功能形态。越汉共通的鬼神观念及祭祀传统的历史记忆,也在民间的风水信仰习俗中得以反复再现。随着人们对风水吉凶观念的迷信,安放有“武夷王”字样的“买地券”明器一直是闽人丧葬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31]武夷王除是一位保护墓主的丘丞小神之外,有时还是负责阴宅(地下)土地归属的地主。如宋元以来福建出土的“买地券(阴券)”,大都有武夷王之功能形态的记录。[32]试择录数张地券略作说明:
例1 宋绍兴十九年(1149)“买地券” :“维绍兴十九年岁次己□十月二十三日戊寅,大宋国管内泉州府晋江县晋江乡临江里,故助教郭三郞、太孺聂十五娘,于本县本乡鸾歌里上得辛兖山,来龙乾亥入路,兖仙□穴□,甲卯向,发□水,折艮癸,归艮甲,长流甲,分九万九千九百九十贯,就地主封侯明王边买地一穴,当得张坚固、李庭度、地下武夷王同共给,与故亡人郭助教及本孺女葬永古为祖。东至青龙,西至白虎,南至朱雀,北至玄武,上至青天,下至黄泉。应地下诸神恶鬼,不得妄乱侵占。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阴阳事□□□(符箓,抄略)。” [33]
例2 宋淳佑三年(1243)“买地券” :“维淳佑三年岁次癸卯朔二十二日甲子辰时末,以符告:天一地二,孟仲四季,黄泉后土,工文武,土历土伯,土星土宿,土下二千石,神蒿里父老,武夷山王,玄武,鬼律,地女星,照今有大宋国福州怀安县人坐乡观凤里殁故黄氏五二孺人,元命丁亥四月二十五日午时受生,不幸于今年七月初十日酉时身亡,享年一十七岁。生居城郭,死居窀穸,音利吉方,于本县忠信里地名浮仓山,坤山坐丁向癸,利居安塉,用伸安厝此岗,更不迁移,不改村名,谨赍银钱壹万玖仟玖百玖拾玖贯文,分付地主张坚固、保人李定度卖得此山乙所,东至甲乙,南至丙丁,西望庚辛,北至壬癸,上至青天,下至黄泉,内至陈分壁。今以牲羊酒食其为信契,或有无道思神,不得干犯亡灵,先有居者,永避万里。若违此约,直符使者自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