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翱,《李文公集》,四部叢刊本。
〔唐〕林寶撰,岑仲勉校記,郁賢皓、陶敏整理,孫望審訂,《元和姓纂(附四校記)》,北京:中華書局,1994。
周紹良主編,趙超副主編,《唐代墓誌彙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柳宗元,《柳宗元集》,台北:漢京文化事業公司景印,1982。
姚合,《極玄集》,在傅璇琮編,《唐人選唐詩新編》(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徐明霞點校,《楊炯集‧盧照鄰集》,北京:中華書局,1980。
唐耕耦、陸宏基編,《敦煌社會經濟文獻真蹟釋錄》,第一輯(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製中心,1990)。
馬其昶,《韓昌黎文集校注》,台北:世界書局景印,1988。
傅璇琮主編,《唐才子傳校箋》,第一冊,北京:中華書局,1987。
傅璇琮主編,《唐才子傳校箋》,第二冊,北京:中華書局,1989。
劉知幾撰,浦起龍釋,《史通通釋》,台北:里仁書局景印,1993。
劉禹錫,《劉禹錫集》,北京:中華書局,1990。
獨孤及,《毘陵集》,四部叢刊初編本。
蕭穎士,《蕭茂挺文集》,台北:商務印書館,四庫全書珍本十一集。
嚴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北京:中華書局景印本,1991。
二、近人論著
小野四平,《韓愈と柳宗元──唐代古文研究序說──》,東京:汲古書院,1995。
王運熙、楊明,《魏晉南北朝文學批評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王運熙、楊明,《隋唐五代文學批評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卞孝萱,《劉禹錫叢考》,成都:巴蜀書社,1988。
尹協理、魏明,《王通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4。
田廷柱,《隋唐士族》,西安:三秦出版社,1990。
牟潤孫,〈唐初南北學人論學之異趣及其影響〉,在氏著,《注史齋叢稿》(台北:商務印書館,1990)。
池田溫,〈唐代の郡望表──九‧十世紀の敦煌寫本を中心として(上)〉,《東洋學報》,第四十二卷第三號(1959年12月)。
余嘉錫,《四庫全書提要辨證》,台北:藝文印書館,1959。
岑仲勉,〈唐集質疑〉,《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九本(1947)。
汪籛,〈唐太宗之拔擢山東微族與各集團人士之并進〉,在唐長孺等編,《汪籛隋唐史論稿》(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1)。
何啟民,〈唐朝山東士族的社會地位之考察〉,在氏著,《中古門第論集》(台北:學生書局,1978)。
何寄澎,〈簡論唐代古文運動中的文學集團〉,中國古典文學研究會主編,《古典文學》,第六集(台北:學生書局,1984)。
周建江,《北朝文學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
林田慎之助,〈唐代古文運動の形成過程〉,《日本中國學會報》,第二十九期(1977年10月)。
姚薇元,《北朝胡姓考》,北京:中華書局,1958。
俞紀東,〈柳冕文論為韓愈所本說質疑〉,《文學評論叢刊》,第三十期(1988年4月)。
郁沅、張明高編,《魏晉南北朝文論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6。
神田喜一郎,〈梁肅年譜〉,《東方學會創立二十五周年記念東方學論集》(東京,1972)。
唐長孺,《魏晉南北朝隋唐史三論》,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3。
唐長孺,〈論南朝文學的北傳〉,《武漢大學學報》,1993:6。
曹道衡,《南朝文學與北朝文學研究》,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
陳寅恪,《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在《陳寅恪先生文集》(台北:里仁書局景印,1982)。
陳祖言,《張說年譜》,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84。
鐵民,〈李華事蹟考〉,《文獻》,第四十六期(1990年10月)。
陳冠明,〈李舟行年考〉,《杜甫研究集刊》,一九九五年第三期。
陳爽,《世家大族與北朝政治》,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
陳弱水,〈從〈唐晅〉看唐代士族生活與心態的幾個方面〉,《新史學》,第十卷第二期(1999年6月)。
許總,《唐詩史》,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4。
郭中翰,《中唐梁肅(753-793):大曆、貞元間的文章中興和性命之學》,台灣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
喬象鍾、陳鐵民主編,《唐代文學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5。
楊永安,〈烏丸王氏世系探疑〉,在氏著,《隋唐五代史管窺雜稿第一輯》(香港先鋒出版社,1987)。
劉德重,〈呂溫生平事跡考辨〉,《文史》,第二十七輯(1986年12月)。
潘呂棋昌,《蕭穎士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3。
蔣寅,《大曆詩人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95。
錢穆,〈雜論唐代古文運動〉,在氏著,《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四)》(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78)。
謝保成,《隋唐五代史學》,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1995。
蕭淑貞,《李遐叔及其作品研究》,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
羅根澤,《隋唐文學批評史》,重慶:商務印書館,1943。
羅根澤,《中國文學批評史》,上海:古典文學出版社,1957。
羅聯添,〈獨孤及考證〉,《大陸雜誌》,四十八卷三期(1974年4月)。
羅聯添,《韓愈研究》,台北:學生書局,1981增訂再版。
羅聯添,〈論唐代古文運動〉,在羅聯添,《唐代文學論集》,上冊(台北:學生書局,1989)。
儲仲君,〈大曆十才子的創作活動探索〉,《文學遺產》,1983:4。
蘇慶彬,《兩漢迄五代入居中國之蕃人氏族研究──兩漢至五代蕃姓錄》,香港:新亞研究所,1967。
Bol, Peter. “This Culture of Ours”: Intellectual Transitions in T’ang and Sung China . Stanford,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Chen, Jo-shui. Liu Tsung-yüan and Intellectual Change in T'ang China, 773-819.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2.
Chen, Jo-shui. “Culture as Identity during the T’ang-Sung Transition: The Ch'ing-ho Ts'uis and the Po-ling Ts'uis.” Asia Major (third series), 9:1-2 (1996; actual publication date: June 1998).
McMullen, David. “Li Chou, A Forgotten Agnostic of the Late-Eighth Century,” Asia Major, 8:2 (1995).
[1]Peter Bol, “This Culture of Ours”: Intellectual Transitions in T’ang and Sung China, pp. 23-4.
[2]羅聯添,〈論唐代古文運動〉,收在氏著《唐代文學論集》,上冊,頁8-16。
[3]同上,頁16。
[4]就個人所見,在學者對「唐代古文運動」概念的批評中,以小野的論述最為詳細。見小野四平,《韓愈と柳宗元──唐代古文研究序說──》,〈序章‧唐代古文研究への視角〉,頁15-19;〈第一章‧唐代古文の源流〉,頁23-65。
[5]大略的討論,可見林田慎之助,〈唐代古文運動の形成過程〉,《日本中國學會報》,第二十九期,頁106-23;何寄澎,〈簡論唐代古文運動中的文學集團〉,中國古典文學研究會主編,《古典文學》,第六集,頁301-15。
[6]關於蕭穎士的先祖世系與里居,見潘呂棋昌,《蕭穎士研究》,頁1-10。此書考證穎士家系甚詳,但未舉出家系重建的資料依據,令讀者覆查不易。關於穎士家系的主要原始資料,可見蕭穎士,《蕭茂挺文集》,〈贈韋司業書〉,頁40a-b;符載,〈尚書比部郎中蕭府君墓誌銘〉,《全唐文》,卷691。
[7]李華家世系見《新唐書》,卷72上,頁2481-2583;李華名見頁2559。關於李華卒年的考證,見陳鐵民,〈李華事跡考〉,頁21-22;蕭淑貞,《李遐叔及其作品研究》,頁12。
[8]《新唐書》,卷119,頁4299。
[9]賈至家族歷史不甚清晰的一個原因是,傳世文獻中沒有賈至或其近屬的墓誌。本段的敘述,主要參考〔唐〕林寶撰,岑仲勉校記,郁賢皓、陶敏整理,孫望審訂,《元和姓纂(附四校記)》,卷7,頁1044-51;《新唐書》,卷75下,頁3387-90;卷119,頁4297;《舊唐書》,卷19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