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中的环境标准研究(10)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6-03-20

      第三,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开展循环经济,淘汰部分高污染、高耗能企业;同时,改革出口商品结构,以出口高尖端产品为主,减少“两高一资”产品出口。在实施严格的环境保护标准后,我国积极开展循环经济,淘汰和关闭技术落后、污染严重、浪费资源的企业。截止2005年,全国已有全国已有12000多家企业获得了I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并对化工、煤炭、建材、轻工、机械、电力等行业5千多家生产性企业进行了清洁生产审核;2005年,关停不符合产业政策、污染严重的钢铁、水泥、炼焦、纺织印染等加工制造企业2600多家,并对重污染行业积极开展综合治理和技术改造,主要污染物排放数量持续下降②。在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总的要求下,近几年,我国逐步调整外贸发展方针,努力推动具有战略性意义的新兴产业国际化,继续加强对“两高一资”产品的出口调控力度,促使出口商品结构产生积极变化。2012年,高新技术产品占我国出口产品比重为29.3%,较之十年前提升  8.5个百分点;同期,非金属矿、矿物燃料、化工、钢铁及有色金属等5大类的“两高一资”产品占全部出口产品比重仅为5.2%③。
      (二)外贸发展中存在的环境保护问题虽然我国的对外贸易与环境保护标准体系建设都取得巨大成就,但是我国当前在外贸发展中仍然存在着一些突出的环境问题,亟需解决。首先,我国对外出口产品以工业制成品为主,高科技产品出口欠缺。例如,2011年,我国对外出口排名前五的产品分别是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机械自动化设备、服装和纺织品、电话机④,这五类产品中除高新技术产品外,其余产品都属于高耗能、高污染的制造业,在国内生产过程中对国内环境有所损害。同时,部分出口产品在环保达标、配方设计上存在缺陷。例如,我国部分大功率吸尘器、大屏幕电视由于不符合欧美国家的防止电磁污染条例规定,出口受阻;中国出口的服装与纺织品,根据商检部门的检验情况来看,所检样品中含有禁用染料的比例高达10%~15%,同时,几乎90%左右的企业仍然使用禁用染料.其次,上世界80、90年代发达国家把大量污染密集型企业转移到中国,虽然近几年国家对这些污染密集型企业进行大规模的整改、升级、淘汰改造,但是污染密集型企业已然对我国环境造成恶劣影响。2011年,美国康菲石油渤海湾蓬莱19-3号油田漏油事件使得渤海湾的生态系统受到严重损害就是一个鲜明的案例。另外,仍有国外有毒废弃物转移至中国的现象发生。我国政府在1990年就加入了《巴塞尔公约》,对有毒废弃物的进口做出明令限制或禁止,但是,国内仍有部分不法商人进口“洋垃圾”,例如,在广东省东莞市一些商人专门从事销售国外“电子洋垃圾”的生意①。再次,转基因产品对我国国民健康、自然环境等造成的影响。上个世界90年代中后期,转基因技术已经大量运用到农业、食品、制药和环保等领域,特别是在农产品的生产上运用更为广泛。但是,这种新型的转基因食品对人类健康与人类环境造成的影响仍然不明确,存在广泛争议。我国早在2002年3月20日起就规定必需在转基因食品上贴上明确标记,但至今仍有许多人不明白哪些是转基因食品,这对人们健康造成极大威胁。2008年,我国湖南省衡南县出现以小学生为标本测试转基因大米是否有害的严重恶性案例②,这不仅反应出部分监管部门对转基因食品管理上的不足,更突显出转基因食品运用上仍有很大争议。最后,我国部分地区仍存在着对外资企业环保监督不力的行为。近几年,虽然各地政府开始注重环境保护,注重生态效益,但是,经济增长仍被各地方政府放在    第一要位,特别是中西部的不发达地区。因此,在这些地区,对外资企业存在着重数量轻质量的现象,一旦遭遇经济危机,地方政府为保护经济的高速增长,就有可能盲目引进外资企业,甚至是高污染企业,但对其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不去考虑,进而损害中国整体的生态环境。据统计,受2008年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的造纸及纸制品业的外资增长率达到11.6%,而这些行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工业废水,对环境也有较大的负面影响;同时,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等工业废气排放和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巨大的行业也出现了高达58.1%的外资增长率,远远高出2009年的24.5%③。
      (三)进一步提高我国绿色外贸水平的对策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外贸发展取得显著成就,对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同时,社会各界的环境保护意识越来越高,环境保护相关工作逐步走①资料来源:东莞电子洋垃圾违反国家禁令,公开热卖htt://ew.qq.com/a/20060906/001657.htm②资料来源:“黄金大米”种出三声叹息:骗了孩子毁了道德伤了科研htt://ew.xihuaet.com/olitic/2012-12/06/c_113936654.htm③资料来源:外商直接投资是否加剧了环境污染htt://theory.eole.com.c/G/49154/49155/15846182.html37向成熟。但是,我们也应看到,中国对外贸易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程度同发达经济体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例如一些稀有资源如稀土的盲目出口使得生态环境受到严重损害;一些行业如玩具制造业在国内生产中产生环境污染、国外面临环保不达标的困境;一些地方政府为发展地方经济依然盲目吸引污染密集型外资入驻等严峻问题。为摆脱我国当前面临的外贸发展与环境保护不协调发展的困境,提高我国的绿色外贸水平,我们可以考虑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加强政府引导,加大科研投入,增强自主创新。环境保护事业是一项耗资耗力的大工程需要政府进行政策扶持。政府需要在政策、资金、人员调配等多方面提前做好引导工作,即政府引导要先行。在政府引导的前提下,企业自身也要敢于投入,勤练“内功”。绿色外贸水平的提高,需要国内出口企业的产品质量过关,生产的产品符合环境友好型产品的要求。要想达到上述目标,就需要加大企业的科技研发投入,从新的生产流程,到新的制造工艺,再到新的运输、销售模式等,都需要企业敢于尝试,勇于投入。以发达国家严格的环境保护标准为基准,在科技研发上投入人力、物力、资金等,企业的产品才有可能实现更新换代。增强自主创新,提升产品的品质,超越国际环保标准,才能有效应对外贸标准中环境保护标准提高对我国外贸发展带来的挑战。
      
      2.实施“环境损害权”制度,建立环境可持续补偿基金,实行绿色税收制度。从1994年公布《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中首次提出“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中国未来和下一个世纪发展的自身需要和必然选择”,到1996年全国人大把可持续发展定为国家战略,可持续发展在中国已经实施了近30年。
      30年间,中国政府越来越重视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工业污染防治、大气污染治理、城市农村环境保护等领域取得众多成就。因此,实施外贸领域的可持续性发展具有相当大的空间。贸易的可持续性包括三方面:贸易经济效益的可持续性,贸易社会效益的可持续性,贸易生态效益的可持续性,努力做到经济、社会、生态三者的统一结合,把这三者是否做到协调一致作为检验衡量贸易实践活动的标准,使贸易发展带来的经济效益建立在贸易活动与生态环境和谐相处的基础之上。贸易的可持续性要坚决摒弃能带来巨大经济效益却造成生态严重损害的贸易活动,在保持生态平衡的基础上,注重贸易活动中资源出口在时间、空间上的优化配置,对国内出口资源进行可持续性的开发。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避免环境破坏行为,就必须使各类要素(包括损害环境的行为)具有清晰的产权。根据美国经济学家科斯的“产权理论”,清晰的产权可以有效地解决外部不经济行为,因此,可以针对企业建立类似“环境损害权”38的权利制度,有效落实环境保护的责任。“环境损害权”可以在企业之间进行交易买卖,根据企业的需求进行权利的挑战,但需要相应的支付一定的代价或获得一定报酬。在“环境损害权”的基础上,建立环境可持续补偿基金,对环境友好型企业要进行财政等方面的补偿,对环境不友好企业进行经济领域的罚款惩处。由对外贸易管理部门和环境保护管理部门牵头,设置一定的标准,对“两高一资”型企业征收环境损害或资源浪费补偿款,或允许这些企业向“环境友好型”企业购买“环境损害权”,总之,要让对环境造成损害或自然资源浪费的企业付出沉重的代价。同时,对于那些为了实现环境保护目的,而对产品生产进行升级改造的企业,政府要从环境可持续补偿基金中按照一定比例给予鼓励补偿。此外,我国目前实施的是环境污染收费政策,一是向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经营者征收排污费;二是实施城市污水、垃圾、危险废弃物处理收费政策①。污染收费虽然能防治企业肆意排污,并能产生环保资金,但是带有惩罚性质的收费行为容易带来执法者的寻租行为,同时收费也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因此,我国应该进行污染收费改革,实行绿色税收制度。建立绿色税收制度,向污染者征收污染税,并逐步开征环境服务税、污染废弃物处理税等,并对坚持环保生产的企业进行税收免征,少征等优惠政策。费改税,一避免了收费带来的随意性,二强化了执法者的地位,所以,实施绿色税收制度可以有效缓解环境污染。
      
      3.继续开展环境标志认证制度,实施I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加强国际合作,构建双边或多边的环境标志认证。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一些国家开始在消费领域引进环境保护的新概念,开始实施环境标志制度。1978年,德国推出“蓝色天使”计划,环境标志产品在国际上逐渐变为热点,受到各国的广泛认可。作为引领社会可持续消费,促进绿色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环境标志认证得到大众的广泛认可。数据调查显示,在德国,环境标志产品已占其全国商品的30%;在日本,73%的制造商和批发商愿意开发、生产和销售环境标准产品;在欧洲,40%的人不喜欢传统产品,倾向购买环境标志产品。这说明,在发达国家,环境标志产品已经逐渐成为人们消费的主流②。虽然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已开始实施环境标志认证制度,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却晚了20多年。同时,我国的环境标志制度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环境标志涵盖内容不够广泛;产品的评价方法及标准尚未同国际接轨;产品的认同程度仍待提高;取得认证行业较为集中,地域分布不均。例如,分析环保部公布的2014年1月通过中国环境标志认证的企业名单,我国取得环境标志认证的行业多集中在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