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中的环境标准研究(9)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6-03-20

      1.1亿吨有毒垃圾由欧盟转移到亚非拉68国出售。美国就有400条船专门运输有毒垃圾。波兰在1992年曾接受了1332船西欧的垃圾②。二是指环境污染产业的转移,环境污染产业指在生产过程中能够直接或间接产生大量污染废弃物,进而对环境造成重大损害的行业,如化工纤维、印染、橡胶塑料、造纸、电镀及金属冶炼的工业部门,发达国家以投资建厂名义把这些工业大量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进行生产,使得发展中国家环境遭受破坏。2008年,中国国家环境保护部(时称环境保护总局)对外公布了130家曾经存在环境违法行为的跨国企业名单,而进入污染“黑名单”的这些企业都是欧美日等国的著名企业甚至是世界500强企业,这些全是环保部门对跨国公司在2004年至2007年间存在环境违法行为进行专项督察后得出的结果,同时,这些污染企业主要集中在食品、发酵、化工、机械制造、电子、造纸等行业③。上文提到,在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学说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的影响下,比较利益论成为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的主要依据。发达国家在同发展中国家进行国家贸易的过程中,依据比较优势贸易理论,主要发展高端制造业等附价值高的产业,发展中国家主要是初级产品加工等低端制造业等附加值低的产业。发达国家经过工业革命后长期的发展,在牺牲环境为代价下取得高速发展。然而,随着人们环保意识提升,环境问题的突出,这些国家逐渐认识到在追求经济利益①严格来讲,污染转移不能称为环保标准,但是,发到国家凭借自身科技优势,把大量高污染、低附加值的企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而发展中国家为了经济增长只能被动接受这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因此,本文把污染转移作为一种新的环境保护趋势。②,同时必须注重生态效益。因此,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放弃那些高耗能、高污染的污染密集型产业,把那些污染密集型企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甚至把一些工业废品(如废弃电脑、废弃手机等)作为贸易产品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这些行为都给发展中国家的全面发展带来巨大的生态破坏,因此,发展中国家必须防范发达国家的这种污染转移行为,针对环境污染物的转移必须严厉制止,发现有类似行为要进行严厉打击,对向境内转移环境污染物企业进行重罚;针对环境污染企业,在进入本国境内之前,要进行全方位的审核,进入本国之后更要进行严格监管,坚决杜绝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
      四、我国外贸发展与环境标准的相关问题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加速与人类环保意识逐步增强的前提下,如何做到既保持国际贸易的持续增长,又保护好生态环境,进而妥善处理好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已经成为全球各国关注的重要话题,也是中国政府经历改革开发三十多年经济高速增长后需要积极应对的重大问题。
      (一)我国外贸发展和环保标准建设现状中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首先,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645亿人民币上升为2013年的56万8845亿人民币,增长156倍,其中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过日本,成为全球  第二大经济体。其次,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从1978年的206亿美元上升为2013年的4159 6.93亿美元,增长202倍;进出口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从1978年的0.8%上升为2013年的12%;我国货物贸易世界排名也从1978年的世界   第29位上升为2013年的世界 第一位。同时,我国进出口贸易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978年的9.7%上升为2013年的45.4%,提高了3 5.7个百分点①。大量的数据证明,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一个名副其实的贸易大国,进出口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越来越大。我国的环境保护标准体系建设经过改革开放后三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为核心的,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②等专门性法律为辅的较为完整的环境法律体系。这些环保法律法规的制定,一方面为我国的环保建设提供了法律依据,使环境保护有法可依,另一方面也规范了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即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同时,我国的环境标志制度早在1994年已经开始建立,从河南新飞冰箱   第一个打出环境标志至今,全国共有700多家8000余种型号的产品获得了环境标志,有数千万个环境保护标识贴在产品上进入千家万户①。与环境标志同步开展的I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工作也有所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愿意主动提出申请参与认证。因此,从整体上来讲,我国的环境保护标准体系经历改革开放后三十多年的发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1.外贸环保标准在我国的运用从上世纪60年代罗马俱乐部首次提出可持续发展概念,到70年代的斯德哥尔摩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再到21世纪人们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平衡发展的逐渐重视,人类对环境保护的认知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逐步深化过程。环境保护在中国也走过了一个类似的历程,实现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变化。与此同时,外贸环保标准在中国的发展随环境保护的发展历程基本相一致。首先,积极参加国际环境保护事务,加快推进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各国合作,全面承担自己的国际环境保护责任并履行自己的国际环境保护义务。我国已先后与全球数个国家之间签订环境保护双边协议,加入多个环境保护组织,加入许多重要的多边环境协议。如早在1980年2月,同美国政府就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办公室和美利坚合众国环境保护局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合作议定书》,在1989年正式加入《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②等。在1991年,由中国政府发起召开的“发展中国家环境与发展部长级会议”上首次通过《北京宣言》,该文件对1992年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具有重大意义。其次,实施环境标志制度,开展环境管理认证体系IO14000建设。
      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开始探索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新途径,并逐步认识到走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是不行的,必须从源头治理,进而和国际接轨,开始了我国的环境标志制度建设。1993年3月,“关于在我国开展环境标志工作的通知”的文件由国家环保局发布,自此,我国环境标志工作计划正式开始;1994年5月,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委员会成立;1994年7月至11月,首批2家企业荣获国家环保局颁发的环境标志,环境标志正式实施;2001年8月,G/T24024正式颁布,中国环境标志实现与IO14024的对接,正式成为国际认证③。从此,我国的环境标志制度与环境管理认证体系逐步走向制度化.最后,国家层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制定环保法律法规,转变经济增长模式。199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在   第八届全国人大    第四次会议上审议通过①,把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列为国家两大发展战略首次明确提出。全国人大将可持续发展制定为国家重大的长远战略规划,表明我国将放弃传统的发展道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同时,我国从20世纪90年以来,逐步完善涉及环境保护领域的法律法规,努力加快环境保护法制化建设。新世纪以来,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经济增长由“又快又好”转变为“又好又快”,突出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注重质的提高。在对外贸易中加大对“高污染、高耗能、资源型”产品的出口调控,鼓励发展一般贸易,积极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逐步改变传统上加工贸易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产业结构模式,实现劳动密集和技术、资金密集型三者并重的模式,并要逐步加深加工制造的程度②。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首次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机制。
      
      2.我国环保标准实施的效果随着我国环境保护标准制定工作逐步走向法制化、制度化,和外贸相关的环境保护工作的效果也越来越突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中国环境标志工作取得显著成就。从新飞冰箱在1994年5月25日首次认证环境标志至今,我国的环境标志产品涉及纺织品、电子产品、汽车、日化产品、家具、建材、包装等多个行业,总共有1600多家企业生产的3万多种规格型号的产品,且认证企业目前仍以平均300家的数量递增。为了满足政府绿色采购的需求,环保部先后颁布了71项环境标志标准,且在2006年颁布《环境标志政府采购实施意见》,明确把通过中国环境标志认证的产品作为优秀采购的对象。同时,我国的环境标志产品价值也实现从无到目前的年产值1000多亿元的突破③。
      第二,越来越多的产品获得国际认可,并形成一些世界性品牌。随着环境标志制度在我国的建立,我国生产的产品,从普通服装纺织品到先进的高新技术产品以及高铁技术等,越来越多的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在世界市场上占据的份额也逐步增加。调查显示,具有环境标志的产品,其所占的市场份额都会有所增加,增长幅度为5%~70%。例如,天津富亚集团生产的实木复合地板在获得环境标志后,国外订单大增,产品全部售出;获得德国“蓝色天使”和中国环境标志后,西安汉港的白乳胶转口贸易增加93%,得到消费者的广泛认可和欢迎,销售额月月上升①。伴随国内产品逐步受到国际认可,部分企业已经在国际上树立了自己品牌,例如华为通讯,联想电脑,海尔电器等。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