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尊重知识和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精神文明建设本身能否搞好,从根本上讲也取决于在理论、新闻、出版、文艺、教育和科技等方面能否善于发现、充分尊重和大胆使用优秀人才。针对过去对知识和科学技术的错误认识,邓小平指出: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有尊重创造知识和掌握知识的人,知识才能高效率地为社会发展服务,才能显示出精神文明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才能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进程。
第五,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之一。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既是社会进步的结果,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条件。在一定的历史时期,精神文明的发展,可以成为社会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发展的最重要的条件。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使我国的生产力水平、经济基础和综合国力得到迅速提升,使我国的政治文明建设有飞跃式进步,这就要求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
邓小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对列宁社会教育思想的丰富和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突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列宁时期的苏维埃俄国,处在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这时,俄国人民掌握政权和建设新国家的实践刚刚开始,而且由于当时严峻的国际国内军事政治形势,使年轻的布尔什维克党人一直处于激烈的革命斗争之中。在这种条件下,列宁只能从当时的斗争需要出发一般性地提出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有关问题。我们国家已经走上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拥有了几十年社会主义建设的物质基础,拥有了相对稳定的国际政治局势和安定团结的国内政治局势,这就使得我们党有可能从战略的高度提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与文化建设问题。邓小平强调:我们要建设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之一”,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具有.‘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保证正确发展方向、创造安定团结社会环境等功能”,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等观点,为我们全面正确地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指明了方向。
第二,突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系统性和深刻性。精神文明建设作为人的建设与物的建设的有机统一,是一项长期艰巨的系统工程。精神文明建设在空间上是全方位的,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必须全社会共同参与;在时间上是持久的,必须扎扎实实,重在建设,常抓不懈。因此,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实际出发,进行全面规划、整体建设、综合治理、标本兼治,才能达到目的。邓小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不仅高屋建领地论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和指导方针,而且全面深刻地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任务和内容,并结合我国国情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自身规律,科学系统地规划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途径和方法。邓小平精神文明建设理论中,把培育.‘四有”公民确定为根本任务,不是一般性地提出思想道德建设目标的问题,而是从整体上对培育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其思想的深刻性是令人敬佩的。
第三,突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意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进行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国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的发展方向,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成败。从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实践看,什么时候我们注重了精神文明建设,物质文明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就会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什么时候忽略了精神文明建设,就会给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来损失。近些年来,随着改革的深人和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不同领域都或多或少地出现了一些问题。出现这样那样问题的原因,固然与政治体制改革滞后有关,但放松了对人们的思想道德教育,放松了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教育,放松了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教育,不能不说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思想文化的变革,科学教育的进步,往往成为实现社会发展的先导。深刻领会和把握邓小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