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高中政治 生活化教学 教学语言 教学情境 作业布置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提出,思想政治课“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生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所谓教学生活化,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立足于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将教材知识与重大时事政治、学生生活、风土人情、民族习俗等紧密联系起来,通过课堂教学,最终实现教材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融合。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为支撑的课程模块,是思想政治课程的鲜明特色和一大亮点,这必然要求我们将思想政治教学生活化。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实践谈谈政治教学生活化的一些尝试和体会。
一、教学语言生活化
语言是进行思维和传递信息的工具,是人类保存认识成果的载体。人类社会生活在沧桑巨变中留下了许多闪烁理性智慧的美言佳句、成语故事,诸如名人名言、诗词歌赋、农谚俗话和洋溢着时代气息启人心智的当今社会流行语等,就是我们政治课用之不竭、愈用弥新的信息宝藏。教师如果把它们适时、巧妙地运用于教学中,让生活中的美言佳句走进课堂,能使抽象的问题形象化、枯燥的理论生动化,进而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
如在讲授“普遍联系的观点”之前,事先我让学生收集生活谚语、诗词歌赋等。上课时,教师稍加点拨,像“水是庄稼宝,离它活不了”、“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有收没收在于水,多收少收在于肥”等,学生们娓娓道来,就把庄稼生长与水、肥之间的客观联系直截了当地展现了出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描绘出植物是运动变化的;“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又凝聚着对人生岁月变化的感慨;“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则抒发了作者致力于推陈出新的宽广胸怀,含蕴丰富,饶有启发意义。
这些名篇佳作无疑引领着学生真诚地去感悟,也给“坚持发展的观点”的课堂教学增光添色不少。
为此,教师就应该深入挖掘教材,理论联系实际,注意精选生活语言素材。只有那些有着浓厚的生活底蕴和鲜明时代特征、给人以启迪的美文佳作,才能入心入肺、打动学生。
二、教学情境生活化
政治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它所传授道理的抽象性。教师要充分利用设备、环境、活动、音乐、绘画等各种手段,营造出一种符合教学需要的情境,诱发学生思维,让学生主动参与,使学生处于积极学习状态。 如在讲授“事物的矛盾具有特殊性”时,可采用多媒体课件导入。上课时,向同学们展示一组精美的四季图片,学生们兴趣高涨,无不为画面展现的美妙场景所折服。这时教师因势利导:同学们,请大家边看边思,你们能结合本课的内容谈谈体会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发言踊跃。有的说,春天是明媚的,夏天是热闹的……有的说,秋天是喜悦的,冬天是肃静的……很有诗意,还有补充的吗?讨论非常热烈,最后由一位学生代表发言:春天是绚丽的,夏天是热情的,秋天是浪漫的,冬天是纯洁的。一年四季各有各的迷人之处,我们的世界才会如此美丽。这说明了不同的事物都有着鲜明的个性差异,生动体现了矛盾不仅具有普遍性,而且具有特殊性,即事物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点。话音刚落,全班学生发自内心地鼓起掌来。实践证明,这样的情境导入能拨动学生的心弦,使其产生共鸣,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会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小课堂,大社会”,教学融入生活,润物无声,学生就能自觉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思想政治课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增强关注和参与生活的能力。教师只有创设好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才能使课堂的生命活力得以充分彰显。
三、作业布置生活化
作业的功能不仅局限于巩固和检查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还应遵循学生生活的逻辑,以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的主题活动为载体,重在体验和实践。
以《经济生活》为片段,可以布置这样的综合探究作业:小斌是某校一名高一住读学生。自高一开学交了住宿费后,他还剩下300元的生活费。他准备一个月后回家看望父母。假如该地的基本生活费是每月220元,回家路费10元,小斌正在计划如何消费。请你为小斌设计一份合理的消费计划,并简要说明经济学依据。
如此富有生活味道的作业,把知识与生活紧紧相联,相信学生一定会感到亲切而不生疏、自然而不生硬,学生会在兴趣盎然的相互合作中愉悦地完成作业,并逐步成为所学知识的践行者。
教学走生活化之路,与生活联姻,明明亮亮,能视通万里看得远;与生活携手,穿云破雾,能思接千载想得深。热爱生活,善待生命,冬去春至,雪融水流,你会发现天那么蓝,白云那么高远,你自己也很优秀,我们的课堂原本就是一道美丽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