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的构成理论的另一贡献是突出了生产力构成系统中人的主体性。马克思认为,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唯一具有能动性的因素。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的掌握、利用都取决于人的主体性的发挥。邓小平针对过去轻视教育和知识分子的错误思想及错误做法,非常重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人才的重要作用和人的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他说,光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我们的国家现在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不是四个现代化的路线、方针对不对,而是缺少一大批实现这个路线、方针的人才。“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一个10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上的。有了人才优势,再加上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目标就有把握达到。”⑧邓小平还指出:“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⑨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领导制订的各项方针政策都是把提高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聪明才智作为出发点的。就这样,邓小平把人的发展与生产力的进步统一起来,突出了生产力中人主体性的发挥。
3、指出改革是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必由之路,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发展理论。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论述了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过程,他指出:“机器生产是与它不相适应的物质基础上自然兴起的。机器生产发展到一定程度推翻这个最初现成地遇到的,后来又在其旧形式中进一步发展了的基础,建立起与它本身的生产方式相适应的新基础。”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技术发展阶段的论述,是建立在对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物质基础的深刻分析上的,为生产力发展理论莫定了基础。生产力发展的动力是一个有机的动力一系统。它是一个由生产力自身各要素的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并最后产生了与生产关系之间矛盾的动力机制,从而导致社会的运动、变化和发展。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条件下生产力发展的途径加以研究,指出改革是发展我国生产力的必由之路。长期以来,我国生产力发展很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经济体制上形成了一种同生产力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僵化模式,这种僵化的模式严重地压抑了企业和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热情,使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因此,邓小平指出:“多年的经验表明,要发展生产力,靠过去的经济体制不能解决问题。丁。“我们要发展生产力,对经济体制进行改革是必由之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人,原来的政治体制也很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因此“现在经济体制改革每前进一步都深深感到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不改革政治体制,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阻碍四化成功,’,。
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就是要进行制度创新,即实现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邓小平反复强调,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区分不在于计划还是市场这样的问题。“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只要对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邓小平的这些重要论述,为我们把市场经济这一最富有效率的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结合起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扫清了思想障碍,奠定了理论基础,指明了当代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20多年来以市场为导向的改革实践证明:改革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改革的过程是社会主义制度获得新的生机和活力的过程。“搞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进行一系列的体制改革,这个路子是对的。”“只有这条路才是通往富裕和繁荣之路。”。这就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发展理论。
4、提出“三个有利于”标准理论,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作为判断改革和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最根本的标准,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
邓小平依据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在社会存在和发展中决定地位的原理,指出:“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讲,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归根到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生活的改善上。’他强调:“对实现四个现代化是有利还是有害,应成为衡量一切工作的最根本的是非标准。”“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对不对,归根到底要看生产力是否发展,人民收人是否增加。这是压倒一切的标准。”邓小平在1992年初南方重要讲话中,针对人们在改革开放问题上姓“资”姓“社”的困惑,进一步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标准。他说:“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1)“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判断我们改革和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按此标准,我们既不要把那些合乎“三个有利于”、本来姓“社”的东西错误地判定为姓“资”而加以排斥;也不要把那些合乎“三个有利于”、既可为“资”所用又可为“社”所用的东西错误地加以排斥。简言之,凡是符合“三个有利于”的东西,都可以而且应当可以在实践中大胆试验、大胆探索,大胆利用,使之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2)“三个有利于”标准是根本标准而不是具体标准,如道德标准、艺术标准等。这些具体标准在其评判领域无疑具有权威性,但根本上要受生产力标准的制约和取舍。我们既不能用根本标准去取代具体标准,也不能用具体标准去否定根本标准,必须准确把握“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科学内涵,防止简单化和机械化。(3)在“三个有利于”标准中,核心是生产力标准。因为社会主义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最终都有赖于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是衡量我们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特别重要的标准。正是从这个意义上,邓小平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称之为“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的社会主义”。“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提出,冲破了长期以来人们在看待改革开放间题上姓“资”姓“社”的困惑,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作为判断改革开放和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特别重要的标准,大大深化了对生产力有社会存在和发展中的决定作用的认识,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