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马克思财富观的历史唯物主义意蕴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0-19

  论文摘要 现代性财富问题在当代逐渐凸显出来,成为我们所面临的重大时代课题。我们亟需一种科学的财富观作为先导。基于其唯物主义的学批判>序言》中,对社会结构及其历史运动规律作了经典表述,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在他看来,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会同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发生矛盾,由此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便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社会革命随之到来。继而,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会得到调整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在这样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统一中,人类社会历史被不断向前推进。在此基础上,我们便能够理解马克思关于社会有机体的能动的自洽调节机制了。与此同时,财富生产作为社会生产的条件或结果,是社会生产实践的主要内容,其发展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发展也就统一在整个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动态统一之中了。
  因此,人类社会历史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前进性,必然要求作为人类社会历史前进与发展动力或条件的财富力量的持续性发展。所以我们说,财富发展的持续性,也是不断前进发展的人类社会历史的必然要求。无论有意无意,我们不可否认的是,马克思在其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表述中实际上夹带了人类社会历史前进性及其要求财富持续发展的协同。
  (三)财富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与“物”双重尺规的统一
  马克思认为,人是一种二重性的存在,“人双重地存在着:主观上作为他自身而存在着,客观上又存在于自己生存的这些自然无机条件之中”。也就是说,人是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统一于人自身的实践活动之中。一方面,人是一种生物性的存在,是自然的一部分,是一种给定的存在,具有受动性;另一方面,人具有创造性,要打破那种给定性和自在性,因此又具有能动性的一面。正是由于人自身存在的这种双重性,才使现实的历史发展的过程表现为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而财富的可持续发展作为人与社会历史发展的协同过程,必然必然要求“人”与“物”双重尺规的统一。
  人类创造历史的活动不可能是绝对自由的,必然受特定的历史因素的制约。但是,这种确定的历史条件以及人自身活动的受动性质只是构成了人类活动的前提和基本方式,而在这一系列的条件下人类如何进行生产活动,则取决于人类活动的最终目的。因此,一般规律作为一种占统治地位的趋势,始终只是以一种极其错综复杂的和近似的方式,在人的不断运动中得出的,但永远不能以确定的平均情况来发挥作用,它的作用的发挥最终还是取决于人的活动方式。
  因此,要实现财富持续发展的人类活动目的必须要“合规律性”,即懂得按照“物”的尺规来进行财富发展的实践活动。合“物”的尺规,并不简单地等同于自然的必然性,而是要合乎包括自然的必然性规律在内的人类自身活动的规律。只有这样,在历史发展的必然之中,才会蕴含财富的持续发展以及人类全面而自由发展可能的现实。
  其次,财富可持续发展要求合目的性,这种合目的性的根源就在人实践创造的本性之中。人与动物的根本不同之处在于,人是未特定化的,即自然界并没有规定人应如何生活,也没有像对待动物那样确定人的本性。因此,人是一个有缺陷的存在,必须通过自身的活动来确证自己的本质。也正因如此,人超越了自然必然性的限制,能够“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也就是说,人是从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出发的,在人的财富实践活动中内在地包含着人类财富活动的能动性和目的性。财富持续发展既然作为人的社会实践的要求提出,财富持续发展本身肯定是目的,但也需要说明的是,这绝非目的本身。因为按照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人才是“全部人类活动和全部人类关系的本质、基础”。因而,财富的持续发展不仅要求实现财富本身持续发展的目的,而且从根本上要求合乎人与社会历史发展的生成规律,最终还是为了人对人本质的全面占有,为了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与高度文明发展。
  实现财富的持续发展,必然要求财富实践活动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这植根于人的实践本质以及人与社会历史的生成本质。所以,财富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就要坚持作为财富主体的“人”的尺规与人的感性对象性活动对象,即财富生产的对象——“物”的尺规的和谐统一。否则,无“物”之源,无“人”之本,财富的持续发展会是奢谈,人与社会的持续发展更是无从谈起。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