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列宁关于由工农政治军事联盟向工农经济联盟转变的思想(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0-19
第五,俄国农民必须向苏维埃国家提供进行战争所需要的粮食。国内战争时期,由于富农拒绝将粮食出售给国家,苏维埃政权的征粮工作极为困难。列宁认为,农村应该向城市提供粮食,农民应该向工人阶级国家提供粮食。譬如,1919年他在《苏维埃政权的成就和困难》中写道:“当苏维埃政权认为战胜饥荒是最主要的困难的时候,把全部余粮交给挨饿者是每一个苏维埃公民的职责。这个真理是这样明显,这样清楚,是这样容易为每一个劳动者所理解,因此反对它是不可能的。”“城市工人靠的就是这个真理。他们就是靠这个非常明显的真理才能从事最困难的工作。” 在列宁看来,农民向国家提供必需的粮食,国家政权则可以战胜国内外敌人的进攻,保卫农民的家园和利益,这体现了工农之间的联盟。
总之,上述内容是当时工农政治军事联盟的主要内容,列宁在这个问题上的思想则是工农政治军事联盟的思想。由于当时工农联盟的直接目的是有利于革命战争胜利和巩固苏维埃政权,实现工农联盟的方式和过程也体现出政治的和军事的特点,所以列宁将其称为工农政治军事联盟。
二、关于必须向工农经济联盟转变的思想
苏俄国内战争时期,工人阶级由于实现了同农民的联盟,形成了强大的力量,粉碎了国内外敌人颠覆苏维埃政权的图谋。可是,这一时期苏维埃国家采取的政策和措施特别是余粮收集制、禁止贸易等,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国内战争结束时,农民苦于生活困难,对苏维埃政权怀有不满情绪。列宁看到这种情况,深刻总结了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经验教训,提出必须采取新的政策来改变现状。于是,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作出决定,实行从战时共产主义向新经济政策的战略转变。列宁指出:新经济政策的核心就是无产阶级同农民的联盟,是无产阶级先锋队同广大农民群众的结合。
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就是寻求社会主义经济与小农经济的结合点,为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工农联盟奠定新的经济基础。列宁在全俄苏维埃第九次代表大会上说:“在我们共和国最艰苦的年代,我们实行过工农的政治联盟和军事联盟。1921年我们第一次实行了工农的经济联盟。”意思是说,当前的工农联盟,是在恢复经济和发展经济的形势下产生的,它的意义直接表现为使苏维埃国家的经济建设顺利进展。
列宁关于改善工农关系并建设新的工农联盟的思想,有下述内容:
第一,必须重新考察工农关系。1921年3月,列宁在党的十大报告中提出,由于战争、经济破坏、战时政策和歉收,农民的处境特别困难,不可避免地使有的农民发生了政治上的动摇,所以必须认真地考察工农关系,修正和改善工农之间的关系。列宁认为,工农关系作为一种阶级关系,本质上是一种政治关系,而政治关系本质上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工人和农民这两个阶级的利益是各不相同的,存在着利益上的差别,那么农民对工人阶级的支持就是有条件的。这种条件就是:只有在农民的利益得到一定满足的前提下,农民才会支持工人阶级,才会成为工人阶级在政治上的支持力量。如果工农两个阶级不能在经济上做到结合,就不可能在政治上建立联盟。因为阶级之间的政治关系归根到底取决于它们之间的经济关系。在经济关系上存在着根本利害冲突的两个阶级,是很难长期建立政治联盟关系的。在苏俄当时的情况下,苏维埃政权如果不通过新的经济政策保证农民的经济利益,就很难设想农民会支持工人,与工人阶级结成政治上的联盟。无产阶级为了获得这种政治上的支持力量就必须在经济上使两个阶级结合起来,就必须以经济政策作为手段,调整两个阶级之间的经济关系。而要协调好工农两个阶级之间的关系,实现无产阶级同农民的联合,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不可能通过别的办法,“必须以同农民个人利益的结合为基础”。
第二,必须改善小农的经济条件。由于小农对战时措施的不满,由于战争带来的经济困难,国内产生了政治危机,其突出的表现就是发生了喀琅施塔得叛乱。在这样的形势下,列宁认为,无产阶级不能采用剥夺和驱逐的办法,而必须与之建立联盟,发展小农经济,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和生产条件。列宁在《论粮食税》一文中指出:“1921年春天形成了这样的政治形势:要求必须立刻采取迅速的、最坚决的、最紧急的办法来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和提高他们的生产力。”“要增加粮食的生产和收成,增加燃料的收购和运输,非得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提高他们的生产力不可。”
列宁认为,发展小农经济,有利于正确处理无产阶级国家政权同小农之间的关系。俄国小农占人口大多数,说明它的生产力水平比较落后或者相当落后,而提高生产力水平只能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只有发展小农经济,才能正确处理无产阶级国家同小农的关系。列宁说:“在农民占大多数的条件下,我们的政策,特别是我们的经济政策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在工人阶级和农民之间建立一定的关系,这是很自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