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关键词:量子算法 量子计算 量子比特 纠缠
论文摘要:本文介绍了量子计算纠缠和量子比特的基本概念,系统阐述了几种主要的量子算法:Shor算法———大数质因子分解的量子算法;Grover搜索———无序数据库的搜索;Hogg搜索———高度结构化搜索。在对量子计算基本理论和量子算法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了在量子计算实验方面起重要作用的二种体系:核磁共振、腔与原子体系。
Abstract:In this thesis,several basic conceptions of quantum computation are introduced,such as entanglement,quantum bit.Several kinds
of main quantum algorit hms are illustrated,such as Shor algorit hm-t he quantum algorit hm for factoring,Grover search-t he search for t he disordering
database,Hogg search-high structurization search.On t he basis of knowledge of basic t heories of quantum computation computing and quantum algo
2
rit hm,two kinds of systems which play important role in t he experiment of quantum computation was introduced,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and cavi
2
ty atom system.
Key words:Quantum algorithm Quantum computation Quantum bit Entanglement
量子计算是量子物理与计算机科学交汇而生的一门新兴学科。它的出现实质上是量子物理学向物质、能量和信息这三大领地的最后一块信息领域的进军。
一、量子计算的基本理论
1、纠缠
1935年,Schr dinger首先给出了纠缠态的定义:由空间分离的两个子系统构成的纯态,如果系统波函数不能分解为两个子系统波函数的乘积,那么这样的波函数表示的态称作两个粒子的纠缠量子态。1935年,Einstein,Podolsky和Rosen首先讨论了一个具体的两粒子纠缠量子态。在这个著名的实验中,两粒子的纠缠量子态为:|Ψ〉=∑a,bδ(a+b-c0)|a|b〉
其中a,b分别为粒子1和粒子2的位置或动量,C0为常数。这个纠缠态的一个最明显的特征是:其中任何一个子系统的物理量的观测值(位置或动量)都是不确定的。但是,如果其中的一个子系统的物理量的观测值处于一个确定的值,那么我们就可以确定另外一个子系统的相应物理量观测值。
2、量子比特
量子比特有微观体系表征,如原子、核自旋或光子等。|1>和|0>可以由原子的两个能级来表示,也可以由核自旋或光子的不同极化方向来表征。与经典比特显著不同的是,量子比特|1>和|0>之间存在着许多中间态,即|1>和|0>的不同迭加态,例如12(|0>+|1>)表示一个两子比特同时存储着0和1。因此,对于位数相同的n个比特,量子比特可以存储2n倍的经典比特所能存储的信息。对于两个量子比特的体系,其完备基由四个布尔态|00>、|01>、|10>和|11>组成。考虑它们之间的迭加,我们可以发现,|10>+|11>=|1>(|0>+|1>),这是由两个量子比特构成的直积空间。而|11>+|00>或|01>+|10>则不能再写成直积形式。后面这种情况就是前面提到的纠缠。对于一个处于纠缠状态的体系,我们不能确切地指出其中某一个量子比特是处于|1>还是|0>。更一般的纠缠态是处于2n个布尔态的n个经典比特组成的迭加态。|Ψ〉=∑11…1x=00…0Cx|x〉其中Cx可以是复数并且满足∑x|Cx|2=1。当Cx=12n时,称为等幅迭加态。这种等幅迭加态在以下要介绍的各量子算法中经常被用作初态。从上式也能看出,|Ψ>是一个2n维的Hilbert空间中的一个单位矢量。它所在空间的维数是随n呈指数型增长,这明显区别于经典体系中随n呈线性增长的态空间。在一个孤立的量子体系中,对态的操作应是幺正的、可逆的。因此,我们构造的量子逻辑门也应满足这个特征。
二、量子算法
1、Shor算法———大数质因子分解的量子算法
用经典计算机来进行大数质因子分解,随着N的增大,所需比特数(即内存)是呈指数倍的增长。按照组合数学理论,当计算规模随着问题的难度呈多项式型增长时,该问题为P(Polynomial)问题。对于P问题,我们在有限的时间内总能找到办法求得它的解。对于我们在有限的时间内不可能找到办法求得解的问题称之为NP(Non-Polynomial)问题。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也是最成功的加密方法-公开密钥RSA系统的核心思想就是利用大数在有限时间内不可有效质因子化这一结论。1995年,P.W.Shor提出一种量子算法,能将这一著名的NP问题化为P问题,矛头直指RSA方法,从而在全球掀起了量子计算的研究热浪。在Shor算法中,寻找一个大数的质因子问题被转化为寻找其余因子函数的周期。只要该周期被找到,并且为一个偶数,那么利用剩余定理,就能得到该大数的质因子。给定整数N,选取一个与N互质的数a(a<N),我们能得到余因子函数f aa,n(x)=axmod(N),其中x=0,1,2,fa,N(x)是ax/N的余数。我们首先需要知道fa,N(x)的变化周期。例如N=15,a=7如,表1,有:表1 余因子函数的变化周期x 0 1 2 3 4 5 6...7x1 7 49 343 2401 16807 117649...fa,n(x)1 7 4 13 1 7 4...
不难看出,fa,N(x)的变化是有规律的,其变化周期为r=4。知道了这个周期,就可以利用孙子定理:设A=ar/2+1,B=a
r/2-1,其中r必须为偶数,且ar/2mod(N)≠1。求出A、B之后,再分别求A、N和B、N的最大公约数(gcd)。设C=gcd
(A,N),D=gcd(B,N)那么一定有C×D=N,即N被成功地质因子化。Shor算法的关键在于求出大数N的余因子函数的周期r。不过,由于余因子函数的周期r不能在量子计算中被有效测出,因此在Shor算法中需借助量子离散傅立叶变换,将余因子函数的周期换成另一个可测的周期。
2、Grover搜索:无序数据库的搜索
Grover提出了一种算法:利用量子态的纠缠特性和量子并行计算原理,可以用最多n步的搜索寻找到所需项。Grover算法的思想极为简单,可用一句话“振幅平均后翻转”来概括。具体说来是以下几个基本步骤:
①初态的制备。运用Hadamard门将处于态|0>和|1>的各量子比特转化为等幅迭加态。
②设数据库为T[1,2,,N]共,n项。设其中满足我们要求的那一项标记为A。于是在T中搜索A类似于求解一个单调函数的根。运用量子并行计算可以将A所在态的相位旋转180°,其余各态保持不变。即当T[i]=A时,增加一个相位eiπ。
③相对各态的振幅的平均值作翻转。这一操作由幺正矩阵k1,k2…knD完成,其表达式为Dij=2/N,Dij=-1+2/N。
④以上②③两步可以反复进行,每进行一次,称为一次搜索。可以证明,最多只需搜索N次,便能以大于0.5的几率找到我们要找的数据项。Grover算法提出之后,引起了众人极大的兴趣。Grover算法中的翻转方法不仅被证明是最优化的搜索方式,而且也是抗干扰能力极强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