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思想政治的论文(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7-10-15

  就应然的角度而言,人文关怀应当内含于就业指导当中。然而,受传统思维的影响,过去人们通常会简单地认为就业指导是技术性工作,它的主要工作就是帮学生找工作,从而割裂就业指导与人文关怀的关系,要么忽视人文关怀,要么轻视人文关怀。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贫困学生、单亲家庭学生、少数民族学生等特殊群体的择业问题备受关注,人们越来越重视就业指导中的人文关怀问题。尽管如此,由于体制、机制、方法等原因,当前就业指导与人文关怀还存在水乳难融的问题。对此,我们必须摆脱传统思维,正确处理就业指导与人文关怀的关系,将二者炼成“一块整钢”。正确处理二者关系需要我们摒弃以就业为导向的工作机制,并在做好就业信息收集、发布,求职技能培训,学生择业观树立等等就业工作的同时,在择业学生中建立特殊困难学生排查、帮扶,心理问题学生预警、干预,家校联动,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培养等等人文关怀机制。

  (二)积极引导与学生主体角色定位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围绕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和客体性问题时,学生往往片面地被理解为教育的客体,成为了被灌输、被教育的对象。思想政治教育者忘记其实学生本人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者,他们也是主体,而且内因是根本,只有让学生成为主体,才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效果。即将毕业的学生多数都在校外实习、求职,实习的忙碌、求职的压力使得他们很少和教师保持有效的沟通。空间的距离,时间的难以把握,教师也难以对这部分学生实施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解决择业过程中的思想问题自己就是最好、或许是唯一的“老师”。因此,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尤其需要学生实现由客体到主体的转化。这样的转化需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应该在就业指导中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培养学生独立精神,提高战胜挫折的勇气,掌握克服困难的方法,帮助他们认识自我,定位自我,最终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

  (三)学生个人价值实现与社会价值实现

  毫无疑问,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帮助大学生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这就像马克思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中指出:“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无数的事实已经证明,青年只有在满足国家建设需要中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因此,我们要通过长期、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克服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市场经济不良思想的影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择业观,把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国家需要统一起来,刻苦学习,努力奋斗,修身成才,将青春奉献给国家建设。这样,学生的人生价值、人生理想才能真正得以实现。

  (四)把握多样性与创新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矛盾,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说一“脚”站在校园,另一只“脚”则踏入社会,它所面对的问题更为多样,既要引导和教育学生,又要直面不断变化的社会就业形势,还要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既依赖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又需及时处理学生就业工程中暴露的思想和心理问题等等。面对这些包罗万象、日新月异的问题,我们需要在把握它们的同时,不断创新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我们根据每年的社会形势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调整思路,深化认识,不断发现和解决新问题。总体上讲,需要我们坚持以信息化、网络化为契机,推动就业服务体系、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和队伍的建设,推进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形势与政策教育、职业生涯教育、诚信教育、心理教育。

  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论文

  一、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建设目

  1.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面临的现实困境。

  从另一个角度讲,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时间特质还是有待强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实践的特质是由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铸就的,实践活动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彰显其科学性的内在动力。调查显示,将近8%的研究生觉得思想政治教育并没有充分发挥出应用性,12.6%的研究生认为应用性不够凸显。这种现象会直接导致理论成果的质量下降,使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社会实践之间缺乏良性互动,导致其科学性受到质疑。思想政治教育的学术精神也有待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学术精神指的就是学科的研究内容、研究思维和研究方法要遵循的科学研究规律,具备显著的学理性特征。但是,研究体现出有将近六成本科生并不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学科,究其根源,思想政治教育在理论研究的程度上仍然在徘徊,在意识形态性和科学性之间游走,没有彻底有效地协调和整合,导致其学术性同样遭受质疑。

  2.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目标的科学发展。

  一方面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教育。首先,大部分高校大学生还是认同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教育的必要性,认为其提升了自身的理论修养和思想政治素质,所以,为了完全消除科学性和意识形态性之间的纠结和羁绊,我们要不断地强化学科意识形态的教育,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教育力度,注重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的表达和提炼,将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可以通过师生座谈会或者是针对个别学生的访谈来了解学生的意识形态,进而加以调整,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又要立足于中国的实情,关注现代青年的发展需求。另一方面要弘扬实践精神。推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将理论指导实践。学科教育可以以大学校园为主要阵地,组织学生开展思想政治建设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采取辩论会、分享会、座谈会或者是团日活动的形式,推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

  二、推进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建设内容

  自2世纪8年代以来,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在国际范围内开启了现代化的发展浪潮,从经济、文化、政治和社会生活多个方面不断涌现。思想政治的教育也必须要顺应时代的发展,不能再停留于单一性的思维和工具性的理念。在思想政治学科的开展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们多关注时事政治,教师可以通过播放最新的时政咨询,或者是和同学们聊一些身边的时政要闻,甚至可以专门开设这种交流型的课程,由学生们发言,最后教师来总结和发掘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时代化理论在其中的体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内容的改革创新和时代化的科学教育。在教育的技术手段方面一定要以学生的思维创新为重点,努力呈现出政治的民主化、生产的社会化、经济的全球化、文化的多元化以及思想观念的多样化,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发展步伐。另一方面,我们要坚持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视野。钱学森在上世纪8年代就曾经提出过跨学科、多领域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广泛应用。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中,学生们不应该仅仅将注意力集中在政治的角度,还可以从文化的发展内涵,社会的意识形态和经济的发展态势等多个领域的不同角度来观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其中的渗透,同学们可以参与到一些历史展览馆、大型生产厂家和图书交流会等其中,从不同的社会层面来分析马克思主义。

  三、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转变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建设方式

  理论体系应该从经验的形态向规范化的发展来转变。经过了多年的发展,思想政治建设理论体系还是显现出一些问题,将近一半的研究生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已经步入正轨,但是还有一多半的研究生保持怀疑和否定态度,理论研究还是会出现“借船出海”、“种别人田,荒自己地”的现象。部分高校将公民教育、社会发展、现代公共关系和治国理论等研究方向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建设中,干扰了体系的规范化。各个高校还是应该结合自身的特色,从不同的切入点改革思想政治学科的建设方式。比如说,有的高校可以从道德教育的方向入手、从心理辅导的角度入手或者是从辅导员的工作形式入手,建立起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特色和优势,用规范化的发展方式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深入推进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广泛推行提供保障,注入活力。学科队伍也应该从彼此分散的状态向集体整合的方向转变。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队伍建设可以说是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人力资源,是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重要力量。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队伍是十分壮大的,涉及了教育、行政、农业、商业等系统,各个领域当中都有众多的理论或者是实践队伍,但是他们之间的沟通联系是十分闭塞的,导致了整个系统的新成果和新进展不能同享,降低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进程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速度。所以,相关部门可以组织建立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交流会,使各个行业、各个领域的人才集中在一起,共同探讨改革的方案和创新的方法,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大众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实现现代化、时代化和大众化,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追求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和建设方式的构建与改革,这是我国当前主流意识形态建设过程中的关键之处,对于我国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及思想教育都是十分重要的环节,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积极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是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动力。

[关于思想政治的论文]相关文章:

1.关于政治的论文

2.关于政治的小论文

3.关于初中政治的小论文

4.关于加强企业思想政治的论文

5.政治的论文题目介绍

6.中学生谈政治的论文

7.叙述归宿于政治的议论文

8.道德与政治的关联分析论文范文

9.关于马克思主义关于法与政治的关系研究

10.伦理与政治的内在关涉—孔子思想的再诠释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