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理念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运用论文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8-10-11

  一、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1.社会转型期大学生呈现新的特点

  当前大学生多以“90”后独生子女为主,成长环境发生的巨大变化使他们在思想上更具开放性,并随着文化知识的逐渐提高,独立意识的不断增强,表达自我意愿的诉求开始越来越强烈。值得注意的是,“90”后大学生大部分是在优越的家庭条件下成长起来的独生子女,良好的物质基础和父母的悉心呵护使他们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但实际心理素质并不成熟。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一方面他们不再甘心接受被动的教育而越来越多地有自己的想法;另一方面,在不够成熟的心理素质下,他们对事物的判断容易走向偏激,表达对事物的看法呈现出以批评为主的倾向。

  2.互联网对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产生巨大影响

  不可否认,网络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学习方式,大大增强了社会整体互动性,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机遇。但任何事物总有其两面性,网络同样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造成了冲击,主要表现在对大学生意识形态认同的影响。在网络虚拟社会中,由于目前网络监管方面缺乏有效的控制,每个人都成为自由的个体,在多元化文化格局的影响下,大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自我得以强调,心理获得安慰,逐渐滋生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倾向,集体观念和责任意识逐渐淡化。特别是网络负面信息的引导,由于符合大学生对事物的批判心理,导致他们在社会现实中的道德下降,主流价值趋向受到冲击。

  3.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自身存在不足

  新形势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造成冲击,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同样面临挑战。“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对教育者的基本要求。新形势下,随着教育环境和教育对象的情况发生变化,这种要求的具体内涵也在不断延伸。但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并不完善,高校全员育人的格局没有在真正意义上得以形成。从队伍组成来看,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主要依赖于辅导员队伍,其他教师还是满足于完成专业教学任务;从队伍稳定性来看,由于高校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不一,辅导员地位并不被人看中;从队伍能力来看,受传统的“师本教育”模式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创新措施不多,缺乏足够的号召力和影响力。

  二、社会工作专业价值理念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

  1.引入“助人自助”理念,尊重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

  “助人自助”是社会工作的核心价值理念,旨在通过发展受助者的潜能,依靠受助者自身的力量解决一系列个人问题,增强社会功能。“助人自助”的中心思想是强调受助者本身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这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贯彻“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具有一致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要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或者说是实现“助大学生自助”的基本前提也是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大学生自我教育作用的发挥。客观来讲,大学生都具备自我教育的能力,其生理和心理发展趋于成熟,有独立的逻辑和思维能力,有一定的主体意识和渴望表达观点的诉求。但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他们的主体意识没有转化为个人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在思想发展上一方面存在一定的依赖性,另一方面缺乏正确的自我学习和提高的方法。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立足与管学生,这从本质上违背了“以人为本”的初衷,不利于“助人自助”,更不符合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目的。引入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价值理念,就是强调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激发大学生主观能动作用,从大学生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注重对大学生的启发和引导,培养自助意识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引入“平等与尊重”理念,塑造教育对象独立人格

  社会工作秉承“平等与尊重”的理念,在开展社会救助过程中强调受助者独立人格的塑造。社会工作者是站在“平等与尊重”的立场上,认同受助者的存在价值,承认他们作为合法公民应当享受社会所提供的各种机会和资源的权利,正视受助者面临的实际困难和自身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平等的姿态帮助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样是做“人”的工作,社会工作的“平等与尊重”理念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习惯于从上往下的灌输,忽视了大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在“师本教育”观念的影响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前缺乏足够的“平等与尊重”,大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来自教育者主观的意识和想法,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双方之间的互动性较低。这样培养的学生欠缺独立的人格,不利于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大学生的独立性人格,就必须要正视大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只有放下姿态,变“俯视”为“平视”的视角,以平等与尊重的态度与大学生进行思想交流,才能让大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因受到关心而感激,因感受尊重而理解,因被平等对待而真心参与,大学生独立意识的诉求才能转化为独立人格的培养。

  3.引入“福利”理念,转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服务观念

  在社会工作中,社会工作者义务承担起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帮助的责任,在社会救助中充当提供社会福利服务的角色,通过服务弱势群体来化解一系列社会矛盾。从社会工作利他性来看,强调福利服务是其根本特征,因为在社会工作整个过程中,社会工作者不为任何利益目标所驱使,纯粹义务性地开展利他活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引入社会工作的“福利”理念,有助于转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服务观念。教育部前副部长张保庆曾经表示:“教育是一个要体现社会公平的最重要的部门,教育是一种崇高的公益事业,绝对不能把教育产业化。”可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为教育对象提供“福利”的行为,包括思想引导、心理疏导、就业指导、学业辅导等一系列活动都是为大学生谋福利的行为,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服务。

  三、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

  1.借鉴个案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和程序,明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路

  个案工作是专业社会工作者在利他主义的价值理念指导下,运用有关人与社会的专业知识和技巧以个别化的方式为遭受困难的个人或家庭提供物质和心理方面的支持和服务,目的在于减小压力、解决问题、发展潜能,不断提高个人、家庭和和社会的生活质量与福利水平的一种社会工作方法。个案社会工作方法经过一百多年的实践与总结,逐步形成了丰富流派的理论模式和较为成熟的基本程序,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尽管不同学派的社会工作理论略有差异,但其基本的工作程序大致相同,包括接案、调查、诊断、计划、治疗及结案,这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流程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将社会工作的基本程序合理运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理清工作思路,运用灵活有效的社会工作方法,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更大的作用。例如,心理与社会学派个案社会工作理论认为,人的思想道德形成与其所处的环境有着必然的联系,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形成也是内在因素和外部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既有来自自身的思想问题,也有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因此,当大学生出现问题时,我们不能简单地着眼于解决思想问题,而应借鉴个案社会工作“人在情境中”的理论,兼顾问题形成的内因和外因,把思想问题与其所处的外部环境影响结合起来,在帮助大学生纠正思想偏差的同时,帮助他解决困难,降低外部环境对其产生的负面影响,发挥自我潜能,促进人格发展。

  2.借鉴团体社会工作模式,扩大思想政治教育受益面

  团体社会工作是指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引导来协调团队成员的互助,以达到个体能力提升与团队组织发展的双重目标,为更多的人提供帮助。团队社会工作方法是社会工作的另一种重要方法,与个案社会工作相比,其应用面更广,其核心是团队动力,即团队成员共同的愿景与努力方向,团队目标就是团队发展的动力之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借鉴团队动力理论,具体来说,就是教育者要针对不同的情况组建不同性质、不同任务的团队,吸引怀着共同兴趣的大学生加入团队并发挥作用,通过锻炼达到目标。团队建设既有助于大学生能力的培养,更重要的是通过激发团队动力,发挥团队的自我教育作用,扩大受益面,增强教育实效。相比于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模式,这种来自团队内部的自我教育,更加有利于让每位团队成员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学会自我调适、自我控制、自我激励和自我发展。同时,团队内部成员还会产生交互影响作用,通过经验分享和情感交流,在成员之间引起共鸣,从而获得心理上的安慰和行动上的支持。(本文来自于《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杂志。《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杂志简介详见.)

  3.借鉴社区工作方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性

  社区工作方法是以社区和社区居民为案主,通过组织社区居民的集体活动来找寻社区的问题,再动员社区力量,争取社会资源有计划地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发展,缓解社会矛盾。在广义的社区工作含义下,任何人或组织,包括政府、政党、各种社团以及企业等,只要在社区内从事的助人活动和服务,都可视为社区工作。那么,一所高校就可以视为一个社区,这所高校的每一位大学生都是这个社区的成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运用社区社会工作方法,通过搞好学生社区中的学生个体、学生群体以及整个学生社区之间的关系,促进社区学生的和谐发展;通过不断支持与鼓励学生投身学校社区的活动与建设中,加强学生对学校和社区的主人翁意识和归属感;通过有效调动不同团队的力量,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利用这些资源开展有益活动,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能力;对于学生及学生社区中存在的种种问题,通过内外部的协调和互助进行解决,最终更加有效地促进社区学生的和谐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运用社区工作方法,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开放性和社会化,有利于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性。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