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单个的人的基督教生存论---祁克果宗教哲学思想述评(下)(10)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5
存在着今天我们所理解的界线。这种情况使得他的宗教思想不仅在这几个领域中容易造成误解,也确实在这些领域中会引起一些问题。在神学领域中,他的这种单个的人及其不断生成的思想,难免引来人们对他可能表现出的阿米尼安主义(Arminianism)倾向的批评。 在哲学存在论领域,由于他所表现出的宗教目标,尤其是其从单个的人的立场对当今社会和时代的批评,使得单个的人在存在论层面上的含义十分模糊和难以把握。尽管他本人一再强调单个的人这个范畴一定不能从社会或政治的含义去理解,它只具有宗教(存在论上)的含义,然而在他对社会和时代的批评中,人们却难以把握其中层面上的区别。最后,在社会批评领域,一方面我们确实看到他对当今社会和时代的关注。当他把对社会的批评与其单个的人的思想关联起来的时候,他对这个时代的批评也确实在许多方面切中要害;然而另一方面,从这种主要具有宗教含义的单个之人的生存出发,又使得他对社会的批评,以及对真正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向往,不能不带着明显的理想化的倾向。这种理想化的倾向具体地体现在其社会目标具有明显宗教性和伦理性。
在祁克果的思想中,这种社会批评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维度,乃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维度。长期以来,一种流行的误解认为他似乎只关心单个的个人,“孤独的个体”, 这样的人似乎追求的只是自己的内心,而与这个世界和他人完全隔绝。当人们把他的作品和他的人生直接关联起来时,人们更加深了这种看法。确实,在祁克果的思想中,决定个人成为单个的人无疑有一个相对“他人”的维度。但我们同时看到,成为单个的人的更重要的维度乃是相对“神-人”的维度。如果我们忽略了这个更重要的维度,那么我们就难免产生上述的误解。实际上,从这种误解出发,我们很难理解象“间接交流”和“邻人之爱”等关涉到单个的人之间相互关系的主题,何以在祁克果的著作和思想中占据如此重要的地位。仔细关注祁克果的作品就会发现,他的作品从始到终贯穿着他对间接交流的关怀。而这种关怀正表明他对人之间关系的重视。在过去的20年里,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资料显明,人们越来越重视祁克果对人的社会性方面的研究,以至这成为祁克果研究的一个新动向。 这让我们认识到, 对单个的人的研究应该与单个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关联起来,以便防止或者纠正过去对祁克果思想的那种误解。限于本论文的研究主题和篇幅,我们只在这章里对这种关系作一个简略的论述。首先,我们分别从《附言》中生存论的层面,以及《爱的德行》所提供的基督教的立场,看单个的人在生存中所表现出的相互关系的特点。最后,归纳出祁克果对单个的人与“会众群体”之间的关系所作的辩正理解。


第二节 单个的人的相互关系

在《附言》中,克里马库斯把真理的交流区别为直接交流和间接交流两种方式。 其中间接交流就是针对单个的人之间相互关系来说的。
所谓直接交流是指,某些类型的客观真理(objective truth)可以作为一个结果(result)来直接交流,和直接交流双方个人性的过程没有直接关系。 这样一种交流发生在思想的层面,交流的知识只要被理解和接受下来,交流过程就算成功了,例如数学中的定理和自然科学中的定律等。当然,这种交流的知识被理解也要有一个理解过程,但这是一个思想过程,而不是一个个人性生存过程。换句话说,这样一个思想过程具有某种“普遍性”,并不一定要与具体交流的个人直接相关。相反,作为对客观真理的理解和接受,恰恰要求排除“个人性”的东西,去尽量地遵循某种规范。 在这个意义上,直接交流并没有刻画出交流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所谓间接交流是指,对于主体真理(subjective truth),只能作为一种方式、 道路(way)给予间接交流。 这是单个主体(即单个的人)之间的交流,这种交流的特点是由单个主体所特有的双向反思性决定的。因此,这种间接交流关系反映出单个的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我们已经看到,在克里马库斯对单个主体所作的生存论分析中,一个很重要的区别就是反思与生存的区别,在这个前提下,生存就是重复或再现,即将反思中的可能性在生存中实现出来。我们知道,在这种生存过程中,单个主体的反思是双重向度的, 即向着普遍性观念或绝对目标的向度,和向着个体生存处境的“内向性”的向度。 与直接交流不同的是,单个个人之间的交流一定要经过各自的“内向性”向度。 就交流的接受方而言,所交流的内容能够成为他自己的真理, 一定要经过自身的内向性“据有”过程。这个过程并非任何他人所能够强迫或诱导出来。如果真是如此,那么在克里马库斯看来,这一定不是他自己内向性中激情“据有”的结果。
因此,对交流者来说,对方第二向度的反思是否发生,不能由交流者保证。 他不能强迫和诱导接受者去实行第二向度的反思,这不可能达到目的。内向性的开启或“据有”过程的特征是自由,如果不给对方以自由,他就不可能有自身内向性的“据有”过程:

正像生存着的主体思想者借助于双重性使自己得以自由一样,因而,交流的奥秘关键就在于使得他者得以自由,正是出于这个原因,他一定不能直接交流自己。

可以说,相对于让对方接受现成的观点而言,给对方以自由, 让其通过内向性的据有过程成为单个的个人,则成为交流的更重要的目的。这种自由体现在, 只提供给对方一些可能性,而非现成的结论。实际上,如果所交流的是主体真理,它也不可能是现成结论:

生存现实不能交流,主体思想者在其伦理生存中有其自己的现实性。如果现实性是被第三者所理解,它一定被理解为可能性。对此有所意识的交流者因此要注意:正是为了定向于生存,他的生存交流是可能性的形式。

交流者提出可能性,接受者自由地在其内向性中作出决定,并为此承担责任。 在这个意义上,间接交流的过程与成功与否,是由两个交流着的单个个体平等地决定的。
不过,如果间接交流只由于到接受者的内向性造成,而与交流者的内向性无关的话,那么,两个单个交流主体还不是完全平等的。实际上,间接交流的另一重主要原因就是,交流中的交流者亦处于其内向性当中。要注意的是,对祁克果来说, 处于内向性的单个的人有要交流的需要,并且唯有在此前提下,才有所谓“主体真理”交流的可能性:

生存于孤立内向性中的单个的人需要交流自己,因而是在保持他在个体生存内向性中的思索的同时,要来交流自己。

单个的人生存于自身的内向性中才真正需要与其他个体的交流。个体关于生存真理的交流就与其处于内向性有密切关系。然而,这对单个个人来说,是一个总在进行中的“生成”过程,生存个体只能根据自己在这个过程中具体的处境,部分地表达他于内向性中所得到的。个体内向性的这些特征,使得生存中的单个主体不可能采取直接的交流方式。首先,直接交流所采取的对象化方式会使个体失去其内向性,从而使个体所交流的不再是一种主体真理。其次,直接交流总要求确定性,并因此要求主体生存过程成为已完成的而直接取其结果。这对一个始终处于“生成”过程之中,并以其全部来关注过程的单个的人来说,则是不可能的:

就象处于与上帝-关联的情况,正因为他自己持续处于沿内向性方向生成的过程,就是说,在内向性之中,因此他永远不能直接交流他自己,这里的运动正好是相反的。直接交流要求确定性,而对一个处于生成中的人来说,这种确定性是不可能的。

所以,在单个的人之间发生的间接交流要达到的目标就是:保持自身内向性, 同时又给对方一定的自由,使之亦进入到他自己的内向性。因此, 交流的每一方都不仅要考虑到需要交流的内容,将其化解为一些可能性,同时也要考虑到交流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