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是由于工作迟缓而形成的滞留。一些地方在拨补粮食风险基金时,规定每拨款都要由主管市长(县长)签字,而主管市长(县长)由于各种原因不能按时在财政部门提供的划拨单上签字,使补贴款不能按时下拨,形成滞留。
五是由于财政补贴资金管理较为复杂而形成的滞留。财政补贴资金涵盖面广,补贴种类繁多,补贴渠道不一,资金拨补工作细致而烦琐,客观上造成了财政补贴资金的管理难度,形成滞留。财政补贴资金必须及时足额拨付粮食企业手中,如果中途滞留,势必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转,为此,工作中要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
首先,财政、粮食和农发行之间要密切配合。管好用好财政补贴资金不是哪一家能单独完成的任务,必须多方共同努力。财政部门是财政补贴资金管理的主体,要按规定保证资金足额使用。粮食部要做好基础工作,及时、准确提供各种数据、报表。农发行要搞好资金的运用和监督,通过与财政、粮食部门定期与不定期的会晤、协商,交换对补贴资金管理的意见、看法,争取消除分歧,步调一致,避免由于看法不一、信息不畅造成的财政补贴资金滞留。
其次,要转变财政补贴资金的配套方式。过去,一直是要求地方配套资金先到位,中央配套资金后到位,这一做法并不好,因为有些地方因财力的限制,而无力“到位”。山东等地通过体制结算的方式,效果比较好,也就是说,上级补贴资金该下拨的下拨,地方配套资金通过年终体制结算方式,一次性划拨到省里,然后再统一下拨到各市地农发行的专户上。这样就保证了资金的足额到位。
最后,努力做好各项基础工作。一是要定期搞好拨付测算。对各种补贴,包括国储和风险基金补贴及财政促销差价补贴的标准、资金划拨渠道以及各个时期应补、实补、欠拨数量做到心中有数。二是搞好服务,抓好落实工作。补贴款拨到基本账户后,应根据其不同性质及时分解,足额收息。对补贴总量不足、拨补不到位的,要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主动做工作,督促相关部门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三是要加强职工业务培训,提高职工素质。财政、农发行和粮食部门都要重视,只要各方面业务素质提高了,各项基础工作才能做好,才能有效地堵住管理上的漏洞。
二、做好压库促销工作迫在眉睫
中央要求,粮食流通要“顺价销售”,由于粮食市场不景气,价格不断下滑,实际工作中难做到,以致积压了大量高价粮和陈粮。以小麦为例,去年同期小麦销售单价0.74元/斤,目前销售单价约050元/斤,下降幅度324%;小麦平均成本去年同期0.726元/斤,目前达0.67元/斤,下降幅度只有8%,远远低于销售单价的降幅。从平均成本与销售单价比较来看:当前小麦平均成本0.67元/斤,即便销售新粮,1999年新小麦平均成本也是0.62.元/斤,比销售单价要高出012元一0.17元。在此情况下,粮食企业达到顺价销售极为困难。这些陈粮收购成本明显高于市场价格,加上长期的仓储、保管、利息、费用支出,使得成本更高。同时,由于企业仓容有限,陈粮未销,新粮又登场,多数企业采取露天存放,进一步加速粮食陈化,虽大部分未经质检部门认定为陈化粮,但质量明显降低。若不采取防御措施+成本会进一步升高,品质进一步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