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创新团队内的隐性知识共享--社会网络分析视角(3)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1-08

浅谈创新团队内的隐性知识共享--社会网络分析视角

  创新团队是一类经由研发课题聚合在一起的自组织型组织,不能将团队知识看成是成员个人知识的简单输入,而应将整个团队的知识创新看成一种包含社会结构的过程。个人在团队中的位置与他人连带关系的强弱、整个团队关系网络的结构特点都会影响整个闭队的创新绩效。同时这种以人际关系为基础的知识传播过程也为人际关系的结构性变动而不断得到更新和演化。

  3.1强弱关系——影响和触发隐性知识共享

  由于个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团队成员不可能有更多的能量去拓展和维系自己在团队中的交往关系,这在网络规模较大的情形下更为明显。知i只传播需要具有粘性的网络,但也不能过于稠密。网络黏性和网络成员中强弱关系的分布特点有关。强关系(StrongTies)是指主体问情感密切、互动频繁、双方互惠所形成的联系;弱关系(WeakTies)是指主体之间比较松散的联系。在认知的过程中,由于强关系包含着某种信任、合作与稳定,因此能传递高质量的、复杂的或隐性的知识。强关系的存在表明创新团队成员之问建立了一定的信任并具备知识共享的意愿:(1)强关系可表现为成员之间对彼此价值观、思维方式的深入了解,这增加了感情认同;(2)成员之间表现出较强的帮助和支持意愿,并在对方寻求帮助时能及时提供帮助;(3)强关系有利于成员之间深入了解对方的知识背景、研究兴趣和寻找知识互补领域;(4)强关系使得成员保持着频繁的交流与合作,能带来隐性知识的潜移默化;(5)一旦强关系建立起来就能得到不断地强化,这更加有利于隐性知识的持续交流。

  强关系必定是一种对称性的交往关系,但是如果存在非对称关系或者其他障碍因素(较弱的团队凝聚力和不完善的团队心理契约)会阻碍强关系在整刨新团从中的发酵。过于封闭的强关系又会产生排他性形成小团体(clique),这将有意无意地抵触小团体的外部知识并使局限在小圈子中的成员产生知识同质化倾向。这样看来,弱关系在隐性知识共享中也能发挥自己独特的作用:因为弱关系联结的是两个人际互动较弱的个体(绝非不联系),它们可能会拥有异质的信息源。弱联系有可能是创新信息的来源,而且可以作为思想及技术建议扩散的工具。创新团队中由于分工的不同,特别在一些较大的团队中,某些不同子课题成员间的联系就类似一种弱关系。弱关系的持点决定了其更有利于传递较简单的信息,促进事实知识的分享:一个在弱关系中生成的简单信息或知识有可能触发新的认知,这对组织隐性知识的进化会产生意想不到的作用。

  3.2洞与桥——知识的垄断与流通

  隐性知识的共享还和成员在团队中所处的位置有关。Burt在1992年提出了结构洞的慨念:如果网络中的一个行动者所联结的另外两个行动者之问没有直接联系时,该行动者所处的位置就是结构洞,他可以据此位置控制资源的流动进而获利。结构洞标志着一种网络位置利益:当创新团队中某个成员在与其合作哲建立的人际关系上处于结构洞位置时,则意味着该成员有机会接触到两类异质的信息流,跨越结构洞所荻取的信息冗余度很低,从而形成信息优势。

  结构洞和不同关系阿络的耦合会对创新团队内隐性知识的共享产生不同的影响。如果该结构洞成员嵌入在一般的咨询网络中,那么由于这种网络缺乏信任互惠关系不足以抵消结构洞给该成员带来的信息优势,则该成员极易产生机会主义行为,其表现就是“我知道谁能帮助你,但我不告诉你”或“我知道你的知识能帮助淮.但我不会说”。则该类结构洞就会成为隐性知识在团体中共享的瓶颌。按照Burr的观点,结构洞过多的人际关系网络当中一定会出现小团体。如果该成员嵌入的足互惠关系网络,那么该成员就会在没有强关系的其他两方之问传递信息,这样该成员的角色就转变成为“桥”:一个可以刺激知识流通、知识共享的位置。在大型创新团队中,桥这种位置不町或缺,比如大型创新团队中不同子课题的一些关继成员就扮演着桥的角色,通过侨可以使团队下属的一些课题组获得交叉性的知识,肯利于隐知识的分享而推动创新。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