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策展能力有限。
有限的场景,浩瀚的世界文化遗产,不断标新立异的展示手段 ,无法限制的文化发展 ,与时俱进的文化饥渴等等 ,都对我们的策展能力提出空前挑战。专题性场馆的出现让人找到了文化的切入点 ,目不暇接、光彩照人的表现手段终于找到了具体实际的内容,这就是笼统意义上的文化软着陆。充分利用现有的、发达的展出形式,来表达有限地、具体的内容,让人们体会到一次难得的自信。于是我国地方主题性博物馆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清晰地脉络,详实的内容,该赋予怎样的创作理念,理念与现实的文化冲突和分寸把握这是考验策展人艺术造诣和功力的时刻。
4.把经营理念要提前纳入设计理念之中。经营理念中有一项是“可持续发展”。内容的相对稳定,展出形式就成了众矢之的,日常我们对“形式”的理解,皆局限于“形式”自身的花样翻新。一张口就是“声、光、电”,时尚和流行什么的。对展示“有效期”的忽视,对成本的制约,对秩序美守则的自身循环,对主题文化的分寸把握,时刻做到“被需要”,随时把握文化品位与分寸。在展出形式被确定而后的相对固化的情况下,还能够拥有足够的形象可变区间。努力开发“更新”的内循环。操守细则的制定,专业团队的建立。是该理念得到有效执行的保障。
5.功能的“动态”拓展。全面扩大“文化”的主体身份,充分认识、把握场地客观存在的现实意义,拓展自身展示能力。在不改变自身基本性质的前提下,强调功能空间的意义上的大幅度转变。例如:大型阶段性展示;音乐会;大型图片巡回展等。
6.设计者文化经历与底蕴不匹配。
结束语
人类公共环境是一个以社会群体为单位的形象舞台,是一个与地貌、种族、传统、生态、文化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立体系统,从艺术的角度来考虑来对待博物馆的文化传播,是人类优化生存状态、标榜自我存在、炫耀文明程度的又一个重要标识。回溯社会历史的发展,着眼于现在公共文化艺术特点与发展脉络 ,浅析博物馆 、公众人群、自然环境 、文化背景的关系,进而探讨博物馆产生的综合艺术氛围和文化影响。是我们今天主要探讨的方向。
另外我们应当清楚 ,博物馆其实质是社会的价值观念的现实取向,是意识形态下的文化疏导与传播。那看似静止的画面和尘封的物品,那幽静的空间,空灵的感受所形成的浓厚的文化氛围.看似为理想的精神净土,其实是逃不过整体社会意识的控制和影响的。它也将无一例外的履行一个社会成员的义务与责任。博物馆允许有自身的、独特的变化空间和文化追求,其实“多样性”这正是社会文化综合的风尚标识和导向。在一个城市的中心地带,以文化艺术的方式,慢慢地释放,静静地融化,悄悄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参考文献:
[1][美]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新博物馆理论与实践导论[M].江苏美术出版社。2008.
[2]马钦忠.公共艺术理论[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