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行动的困境:理论阐释与实证分析(4)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1-08
,赏罚分明。也就是说,对于那些为集团利益的增加作出贡献的个人,除了使他能获得正常的集体利益的一个份额之外,再给他一种额外的收益,如奖金、红利或荣誉;而惩罚就是制订出一套使个人行为与集体利益相一致的规章制度,一旦某个成员违背,就对之进行罚款、通报批评或开除乃至法办等。[18]比如,对清洁型企业实行减免税,对污染型企业课以惩罚税;对遵纪守法企业给予奖励和荣誉,对制造假冒伪劣产品的企业施以重罚乃至重刑;对生产积极分子给予表彰,对窝工、怠工的职员给予罚款乃至开除,劳动绩效与个体利益挂钩,实行按劳分配等等。埃莉诺·奥斯特罗姆教授以公共池塘资源模型为例建构了长期持久灌溉制度的设计原则,其中“分级制裁”与奥尔森之“选择性激励”有异曲同工之妙。她认为,“制度激励”(institutional incentives)是“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必要条件,实施“监督”和“分级制裁”是必需的。其目的是“(1)防止那些想破坏规则的人;(2)使准自愿遵从者确信其他人也遵从”[19]。
参考文献:
[1] 赵汀阳.博弈问题的哲学分析[J].读书,2003,(2):77.
[2] [希]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M].北京:商
务印书馆,1965.48.
[3] Garrett Hardin.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J].in Science,Dec.,1968,Vol.168.1244.
[4] [美]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陈郁等译)[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2.
[5] Mancur Olson.“Forewood”in Todd Sandler, Collective Action:Theory and Applications[M].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92.转引自苏长和.全球公共问题与国际合作:一种制度的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2.
[6] [美]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余逊达等译)[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11.
[7] 参见CCTV-1今日说法.涟水河上的黑势力[EB/OL],2002-05-09.又及http//www.cctv.com,2002-05-09.
[8] 参见黄广明.遇真宫大火拷问武当山[N].南方周末,2003-01-29(6).
[9] [美]丹尼斯·卡尔顿,杰费里·佩罗夫.现代产业组织 (上册)(黄亚钧等译)[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169.
[10] 参考施锡铨.市场经济若干现象的博弈分析[J].新华文摘,2000,(5):43.
[11] 参见陈振明.政策科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298-299.
[12] [美]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余逊达等译)[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3.
[13] 毛寿龙.政治社会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358.
[14] 周方银.国际问题数量化分析:理论·方法·模型[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1.114.
[15] [美]罗杰·理若·米勒,丹尼尔·K.本杰明,道格拉斯·C.诺斯.公共问题经济学(楼尊译)[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99.
[16] 张曙光.排污权交易:国内环保制度的重大创新[J].经济学家茶座,2001,(7):56.?
[17] [美]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陈郁等译[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42.
[18] [美]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陈郁等译[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6-7.
[19] [美]迈克尔·麦金尼斯.多中心治道与发展(毛寿龙译)[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98.
参考文献:
[1] 赵汀阳.博弈问题的哲学分析[J].读书,2003,(2):77.
[2] [希]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M].北京:商
务印书馆,1965.48.
[3] Garrett Hardin.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J].in Science,Dec.,1968,Vol.168.1244.
[4] [美]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陈郁等译)[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2.
[5] Mancur Olson.“Forewood”in Todd Sandler, Collective Action:Theory and Applications[M].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92.转引自苏长和.全球公共问题与国际合作:一种制度的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2.
[6] [美]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余逊达等译)[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11.
[7] 参见CCTV-1今日说法.涟水河上的黑势力[EB/OL],2002-05-09.又及http//www.cctv.com,2002-05-09.
[8] 参见黄广明.遇真宫大火拷问武当山[N].南方周末,2003-01-29(6).
[9] [美]丹尼斯·卡尔顿,杰费里·佩罗夫.现代产业组织 (上册)(黄亚钧等译)[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169.
[10] 参考施锡铨.市场经济若干现象的博弈分析[J].新华文摘,2000,(5):43.
[11] 参见陈振明.政策科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298-299.
[12] [美]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余逊达等译)[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3.
[13] 毛寿龙.政治社会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358.
[14] 周方银.国际问题数量化分析:理论·方法·模型[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1.114.
[15] [美]罗杰·理若·米勒,丹尼尔·K.本杰明,道格拉斯·C.诺斯.公共问题经济学(楼尊译)[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99.
[16] 张曙光.排污权交易:国内环保制度的重大创新[J].经济学家茶座,2001,(7):56.?
[17] [美]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陈郁等译[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42.
[18] [美]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陈郁等译[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6-7.
[19] [美]迈克尔·麦金尼斯.多中心治道与发展(毛寿龙译)[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98.
上一篇:废钢铁企业生产系统优化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