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代:思想界的分裂与中国社会的重组——对《新青年》同人“后五四时期”思想分化的追踪(5)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9
交锋。《向导》创刊号上,陈独秀就撰文表示对胡适等人的联省自治主张,“期期以为不可”,认为要救济中国,“首在铲除这种割据的恶势力”,且须用“革命的手段”,在群雄割据的扰乱中,鼓吹联省自治,只是“徒以资横梗中间的武人用为永远巩固割据之武器,使老百姓更陷于水深火热之中,连向中央请愿这条可怜的路都断了”(注:陈独秀:《联省自治与中国政象》,《向导》第1期,1922年9月。)。胡适对此有所回应,强调“根据于省自治的联邦制,是今日打倒军阀的一个重要武器”,“凡反抗这个旗帜的,没有不失败的”(注:胡适:《联省自治与军阀割据——答陈独秀》,《努力》第19号,1922年9月10日。)。随后,蔡和森也加入进来,指出中国乱源,“在封建的旧势力之继续;而不在胡适之先生那种新发明的‘统一’史观”。胡适的主张是肯定“打倒军阀的第一步在联省自治。但我们也可以大胆告诉适之先生:打倒军阀割据的第一步在民主的革命。”(注:蔡和森:《武力统一与联省自治——军阀专政与军阀割据》,《向导》第2期,1922年9月20日。)
 
  不难看出,双方的分歧,其实可归结于:一个目标,两条道路。胡适回应《中国共产党对于时局的主张》,就对彼此的分歧做了这样的归纳。他认为其中所阐述的十一项原则,“并无和我们的政治主张绝对不相容的地方”,只是步骤有先后而已。也许他并不清楚为什么共产党把他们看成是“小资产阶级”——“有产阶级至无产阶级之间的一种第×阶段”,但他对宣言中所提出的理想目标并没有太大歧见。只是强调,《努力》所着重的是“现在”最低限度的要求,事事都考虑只从“现在第一步”着手,所以,“我们并不菲薄你们的理想的主张,你们也不必菲薄我们的最低限度的主张。如果我们的最低限度做不到时,你们的理想主张也决不能实现。”(注:胡适:《这一周》,《努力》第10号,1922年7月9日。)说起来,“问题与主义”论争中,李大钊与胡适所论辩的中心,也是如此。
 
  从胡适与李大钊、陈独秀的交往中,也可看出双方还保持着密切关系。胡适拟好《我们的政治主张》,首先想到的是与李大钊商议(宣言发表时李也具名于上)。李从事的政治活动,也主动与胡通报。(注:李大钊:《致胡适》(约1922年8月),《李大钊文集》下册,第955页。)1923年9月,李大钊还致信胡适,希望能将蔡和森所著《俄国社会革命史》一书,纳入《世界丛书》出版。(注:李大钊:《致胡适》(1923年9月7日、10月下旬),《李大钊文集》下册,第956、957页。)该年陈独秀给胡适的信,除希望《努力》出版后“每期赐寄一份”,还推荐瞿秋白新著,“国人对于新俄,誉之者以为天堂,毁之者视为地狱,此皆不知社会进化为何物者之观察”,秋白的书必能去掉世人诸多误解,“望早日介绍于商务,并催其早日出版为要”(注:陈独秀:《致胡适》(1923年4月7日),《胡适来往书信选》(上),第194页。事实上,瞿秋白这段时间也曾多次致函胡适,其中还特别提到,他有意促成其任教的上海大学,成为“南方的新文化运动中心”,并希望胡适能常加指导。见耿云志主编《胡适遗稿及秘藏书信》第41册,黄山书社1994年版,第159—162页。)。事实上这样的“交情”一直得以延续,几年以后,胡适游欧期间还与国共两党著名人士于右任、蔡和森等密切沟通。胡适的一则日记甚为重要,不只是表达对社会主义的认同,还清楚表明短短三天时间修正了他多年来的想法,其中投身政治活动乃至“组党”的想法,是颇不寻常的。当他看到政治革新具有如此效力,也才有“应该出来做政治活动”甚至组织政党的表态。(注:《胡适全集》第30卷,“日记”1926年8月3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22—223页。)难怪李大钊说:“我们应该写信给适之,劝他仍旧从俄国回来,不要让他往西去打美国回来。”(注:胡适:《漫游的感想》,《胡适全集》第3卷,第41页。)
 
  略为分析《新青年》同人“后五四时期”重新搭建的发言台,可以清楚把握“双方”在政治上的“歧见”究竟有什么具体的表现。看得出,依托新的发言台的《新青年》同人,都在各自表述改革中国政治的意见。分歧不是没有,主要是在手段与方法上。或许用“一个目标,两条道路”归纳双方的“歧见”,更为确当。这也表明,审视《新青年》同人“后五四时期”的分化,对此应有清楚把握,即《新青年》群体瓦解后,并未即刻形成对立的思想派别;所阐述的政治主张也并非完全不能相容。明乎此,也能更好认识思想界何以有“我们”与“他们”的区分,以及何以会产生“思想界联合战线”之提议。
 
  四、“我们”与“他们”:思想界的联合战线
 
  约在1921年初,胡适曾写了封措辞严厉的信给陈独秀。这封常被征引的信,确值得重视,内中引人瞩目的即是对“我们”与“他们”的区分,且将彼此的畛域悉数道出。胡适颇有些责怪陈不能区分“我们”与“他们”,足证他牢固树立了这种意识。(注:胡适:《致陈独秀》(时间不详,约在1921年初),《胡适来往书信选》(上),第119—120页。)后来鲁迅、周作人与陈源之间发生笔战,胡适也致函表示这是朋友中最可惜之事,“国内只有这些可以作工的人,大家努力‘有一分热,发一分光’,还怕干不了千万分之一的工作,——我们岂可自己相猜疑,相残害,减损我们自己的光和热吗?”意思很明确,“我们”“横竖是水,可以相通”,因此“‘他们’的石子和秽水,尚且开始容忍,何况‘我们’自家人的一点小误解,一点子小猜疑呢?”(注:胡适:《致鲁迅、周作人、陈源》(1926年5月24日),《胡适来往书信选)(上),第377—380页。徐志摩也曾致信周作人表示,“关于这场笔战的事情,我今天与平伯、绍原、今甫诸君谈了,我们都认为有从此息争的必要,拟由两面的朋友出来劝和,过去的当是过去的,彼此大家合力来对付我们真正的敌人,省得闹这无谓的口舌,倒叫俗人笑话。”见徐志摩《致周作人》(1926年1月31日),《徐志摩全集》第9集,上海书店出版社1990年版,第90—91页。)书信往来揭示的生活史与思想史的汇通,涉及思想界的划分,自有其深意在。我们要问,“我们”与“他们”的区分,勾画出思想界怎样的图景?
 
  余英时曾指出,在中国近代思想史的脉络下讨论“保守”与“激进”,首先要看到其文化意义。中国和西方保守派—自由派—激进派的三分局面不同,西方的三派都相对于一个存在了两三百年的社会现状立言,都已越过了“传统与现代之争”,中国则不然,思想冲突的焦点正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所谓的“激进”与“保守”并不在其对现状的态度,而是取决于对中国文化传统的看法,“中国现代思想史上最有势力的两个流派——自由主义和社会主义——大体上都对传统持否定的立场。”(注:余英时:《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激进与保守》,见氏著《钱穆与中国文化》,上海远东出版社1994年版,第188—222页。)将政治立场与文化立场略作区分,双方的趋同则更加清晰。最明显的无过于,《新青年》分裂后双方在思想文化战线的协同动作,还延续了相当一段时间。
 
  对于新文化运动保守主义的反应,学术界已多有所论,如艾恺所揭示的,梁启超《欧游心影录》、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和张君劢《人生观》,受到学术界广泛注意,对于传统中国文化精髓的眷求,对现代工业化西方的反感,以及反实证主义的理论建构,“他们都有着共同的论题和态度”(注:〔美〕艾恺著,王宗昱、冀建中译:《最后的儒家——梁漱溟与中国现代化的两难》,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76页。)。是否存在所谓的“东方文化派”,尚需进一步分析。然而,透过所形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