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凉山彝族婚姻文化的变迁考察(10)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1
的繼承、家庭理想的實現),所以人們注重有無後代。而到 了現代社會,尤其是城鎮彝族,人們多有能力靠自己的力量生存,對生育要求的程度也就下降。生活中的追求也更廣泛,對兒女後代的要求己不同於過去那種一味地要求忠於家支、孝順父母,而是要求廣泛交友、事業有成。
如今,涼山彝族地區還處於經濟體制和政治體制改革之際,各種經濟成分並存,各種價值觀念並存,各種文化影響並存,整個婚姻所處的環境正面臨著一場深刻而廣泛的震盪,這將對彝族婚姻文化產生劃時代的影響。同時,作為這個婚變中的主體涼山彝族也同樣處於復雜的矛盾之中,一方面商品經濟開始真正衝擊古老的農業經濟,更多的農民將從祖傳的農業勞動中轉移出來,成為非農業者;城市人口向內地、沿海移動,成為流動人口,新的局面為他們提供了更多的選擇機會;另一方面,由於彝族文化水平較差,價值觀念參差不齊,傳統束縛一時難以掙脫等原因,相當一部分人欲官不能、欲富無門。尤其是在整個國家都處於變革時期,人們的致富途徑、就業門路往往要受到多重干擾。這一切造成了目前涼山彝族中的躁動不安,這種氛圍對其婚姻迄今為止仍保持高度穩定的滿意和低層需求的現狀將會是一種衝擊和震盪。隨著涼山經濟和文化事業的發展,彝族婚姻文化的動盪與變革勢在必行。我們應當密切關注這一趨勢,因勢利導,宏揚健康的婚姻文化、吸收外來婚姻文化中對己有進步作用的合理因素。當前宏觀社會發展迅速,不同文化的匯聚也普遍存在,各民族婚姻文化不可避免地會發生變遷。於是,怎樣使這種變遷朝著健康的方向進行就成為一個重要的問題。為了很好地解決彝族婚姻文化變遷中的這一問題,我們對彝族婚姻文化作出上述較為客觀的自我評價,其目的是培養彝族人民的自信心,以及健康的心態和開放的胸襟,在多種文化匯聚的今天保持清醒的頭腦,採取分析的態度,理性認識彝族婚姻文化中的去留存廢、宏揚良俗、弱化陋習、選擇吸收,達到存優擇良,以圖發展,便涼山彝族婚姻的發展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我們相信,現代化的實現是各民族文化的共同繁榮,並不是以民族文化的喪失為代價的。彝族人民會按照時代的要求調適自己的婚姻行為,會根據自己的發展選擇適宜自身需求的婚姻文化的。
注 釋
(美)、威廉‧A‧哈維蘭,王銘銘等譯:《當代人類學》,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版,P27頁。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四卷,P75頁。 
比喻多年未曾相見的驚喜之情。 
鹽源縣依伙木基提供。 
涼山彝族稱「麻風病」為「諾色」即癩子神。認為此病係祖傳而致,只要有此神附身則不可治愈。一旦發生,外人視之不潔,家人視為不光彩而被活埋致死。否則無人與之聯姻。 
涼山彝族稱疑難病症 (包括肺結核、肝炎等病)為「日色」,即久病不治神。認為此為世傳之神,他人少有與其通婚。 
獻文考參
胡慶均:1985年,《涼山彝族奴隸社會形態》,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左玉堂、陶學良編:1993年,《畢摩文化論》,雲南人民出版社。
馬學良等著:1989年,《彝族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
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編:1982年,《婚姻家庭與兒童工作》,人民出版社。
謝苗諾夫著、蔡俊生譯:1983年,《婚姻和家庭的起源》,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楊正文、馬成俊著,1990年,《中國婚俗文化》,遼寧大學出版社。
邵伏先著:1989年,《中國的婚姻與家庭》,人民出版社出版。
蘇克明等著:1989年,《涼山彝族道德研究》,四川大學出版社。
馬林英著:1995年,(涼山純族婦女文化》。四川民族出版社。
巴且烏撒口述、巴且克迪記錄:1995年,《涼山黑彝巴且氏族世家》,雲南人民出版社。
袁亞愚主編,1992年,《當代涼山彝族的社會和家庭》,四川大學出版社。
馬林英:1996年,《涼山彝族早婚問題研究》,《西南民族學院學報》。
馬林英,1998年,(涼山彝族傳統性文化概述》,《利氏年刊》。
涼山州人口普查辦編:1992年,《涼山州1990年人口普查資料》。
駱世勛、王志學,1998年,《提高彝族人口素質之管見》,《涼山彝學》第七輯。
馮敏:1993年,《涼山彝族農村婦女的婚權及其實現的障礙》,《民族論叢》第十一輯。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