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虐与权力——对文艺作品暴力现象的透析(6)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1
乎不是疼痛而是羞辱。而等待的焦灼催生了喜悦的到来。等待的时间越长最后获得的满足越大。这种满足表现在对操纵权力的最终到来能左右他人快乐/痛苦的如饥似渴上。《东宫?西宫》中审讯的漫长等待后,阿兰通过反复诉说以彻底降服的姿态最终获得小史的关注和“爱控制”(49),并由一个受虐者变成主权人与之发生性行为。显然,审讯的漫长等待极大刺激了快感的最终来临。
享虐与焦虑感/恐惧感:受虐倾向是攻击行为的受害者的自我保护心理。受虐心理是为了消弥内心焦虑与恐惧而建立的心理防御机制。而为了摆脱这种焦虑/恐惧带来的挫败感,受虐者会夸大自己的享虐行为来达到目的。主要表现为:
(一)夸大自己的软弱无力。“有受虐倾向的人希望被人当作一个娇弱无助的孩子对待,但尤其是被当作一个淘气的孩子来对待”。(50)这种心理会使受虐者通过主动寻求刑罚,甘为奴隶而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东宫?西宫》中的女囚甘愿臣服于酷吏的性虐而摆脱了死亡的威胁——是对生存权维护的表现。
(二)“用较轻微的痛苦去替代更强烈的痛苦……受虐者以部分的痛苦换取整体的救赎。”(51)人会主动寻求自己害怕的事情,通过将自己暴露在折磨之中的途径避免遭受恐惧的焦虑折磨,避免对羞辱贬低及惩罚的恐惧从而掌控自己的命运。《我疼》中女主角主动请求男方为自己破身的举动就是建立在这种心理之上的防御机制。变被动性为主动性自愿尝试痛苦与不适之感,因为受虐与痛苦是自我选择的结果,所以消除了紧张与焦虑。因此,虐恋又可以看作是退守型的自我保护措施——为防止自己陷入真实而全部的危险之中而建立的享虐的心理机制——是对主动选择权维护的表现。
享虐与负罪感:“男性的受虐倾向有可能包含对于平日虐待女性的负罪感,尤其在那些有偏爱扮演婴儿和家内奴隶倾向的受虐者,对他们这种行为的解释是这样的:男人可以卸下性别的重负,解除由于在日常生活中虐待女性所导致的负罪感”(52)。所以王小波作品中施虐者大多为女性,女团委、女警察、女医生等等也就不足为奇了。女性在虐恋中与男性权力关系的颠倒是对男性负罪感的救赎——不耐特权压抑的释放表现。
以上我们看到享虐作为避免焦虑、恐惧及负罪感获取快乐而建立的心理机制广泛地出现在形形色色的人际之中,不论他背后的心理成因是什么都一致地表现出对权力的渴望或是放弃(生存权力、选择权力或是社会特权等等)。在虐恋中施虐者通过向受虐者施加肉体痛苦并不纯粹是为了完成对本能的性唤起而是要表明自己控制对方的权力,它的焦点不在肉体体验的丰富程度而是在表现心灵对肉体体验的敏感程度上。所以虐恋中未必有性,虽然与性有关。如卢梭在《忏悔录》中因鞭笞而得到的快感;《未来世界》中,写作公司的写手在鞭笞的过程中由羞辱向享受的转变。因为虐恋本质上确实是为权力而展开的斗争。表面上看它表现为人喜欢疼痛而从中获得的性快感,但是虐恋活动的戏剧性、去性化恰恰揭示出人内心奴性意识——喜欢从屈从另一个人那里获得快感。因为“性兴奋就产生于男女之间的权力之争,产生于男女之间利益冲突导致的脆弱与统治的可能性之中”(53)。一如王小波作品中那些日常生活里的警察与犯人、老师与学生、医生与病人、提审者与受审者的正常权力身份在虐恋中戏谑性地被颠覆呈现。小说深入的不仅是以施虐/受虐(S/M)面目出现的权力游戏,还有此间极为微妙的身份政治。性别场景始终不逃离对权力模式的复制。《革命时期的爱情》中在现实生活中摄于外界严酷政治环境以及X海鹰大权在握的王二,在虐恋中扮演施虐的鬼子,而X海鹰则成为受虐的革命战士。王小波执意于将性放置于存在之中探求在性之上的权力来源:或者以性作为权力得以实施的手段——《黄金时代》、《革命时期的爱情》、《未来世界》;或者将性作为反权力的工具——《似水柔情》、《2015》、《未来世界里的日记》。权力似乎贯穿于生活中任一角落,权力的触角直接贯穿到个人,他们的躯体、姿态及日常行为。在这种权力网中,人成为非人,成为机器,自由成为梦幻,智慧成为罪愆,创造成为刑罚。因而围绕这种现实权力建立的虐恋关系也就表现出特有的爱恨激情模式。而历史与社会也并非是单纯的压迫/反抗,专制/自由,理性/非理性的二元对立模式形态,相反它们不过是古老的权力游戏的恒定规则,是一个特定的性爱场景中所必需的两种角色。它们之间并非正义与邪恶的殊死搏斗而是通过S/M(施虐/受虐)的和谐游戏表现出的对个人权力(生存权、选择权、社会特权)的疯狂向往。当然在虐恋过程中感到权力重负的人也可以通过对权力暂时放弃以求休息与心理平衡。通过角色交换以体验被操纵的快乐。这在“王二”系列中尤为明显。不过,在虐恋中之所以有太多人表现出对受虐的兴趣不仅仅是抱着依附权力的快感目的,有的人是想通过彻底的屈从与降服来得到对方的爱与与关注,从而达到占有对方、掌握对方的目的。《东宫?西宫》中的阿兰对小史就是如此。
屈从者的的真正动机乃是追求权力(阿兰想重获自由),这个自由不仅是身体上的 ,他想让别人认同使自己心也自由。他通过彻底的屈从在性感关系里建立新的权力结构。连小孩子都懂得通过最大限度的退让变得更为强大,以柔克刚的道理。因此在虐恋中,日常生活里负载权力过多的一方在受虐游戏中渴望成为被操纵的一方以释放特权压力;而在日常生活中负载较少权力的一方既可以通过虐待权力过多者以获取征服快感,也可以用彻底的降服屈从表现出对对方的反控制。权力似乎借助虐恋以一种性快感(痛感)的方式在双方传递。所以,虐恋作为逃避焦虑、恐惧以及负罪感的享受情结,也实质上是追逐维护个人权力的心理防御机制的表现。
言语虐待
我们大多数人可能都经历或注意过称谓上的言语虐待,如个人绰号或生理缺陷与其他事物的强行联系等。相对肉体虐待而言,言语虐待表现得更为频繁也更为隐蔽,他也是将快感与痛感(精神上)联系在一起的活动。不同于刑罚与虐恋的是他是将快感与痛感联系起来的言语活动,而非刑罚活动或性活动,是一种“心理暴力”(54)行为。这里的痛感主要是指言语侮辱、蔑视、打断、喝止所带来的精神上的痛苦。他造成的精神伤害与肉体虐待折磨人的肉体带来的精神摧残表现出一致性。但因为言语虐待在肉体上是无迹可寻的,所以我们意识不到他的危害,往往也会因为对这种言语虐待带来的无形伤害的“过于敏感”而自责不已。因为大部分言
语虐待是极为隐蔽的,除了辱骂型的言语虐待会以粗口的形式外显,更多的言语虐待在日常生活中无从追究,但是它带给人的精神折磨并不亚于言语辱骂。后者更因为其隐蔽性让受虐者无从还口而倍加折磨受虐人的身心(是有苦难言,或怀疑自己敏感的负疚感作祟)。更何况言语暴力有升级成为肉体暴力的可能。当下社会严重的家庭暴力或社会暴力,相当一部分的发生就是言语暴力(虐待)所致。言语虐待实际上就是对话语资源的占有。
一 文本举例:言语虐待的种类
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中的的言语虐待大致可以按其表现分为八类,所以文学作品中的言语虐待也可以表现为八种,主要通过对话的方式让读者细细琢磨,而这些类型在王朔的作品中都可以找到。为了方便研究就以王朔的作品作为例证,有的难免有断章取义之嫌,主要是了解这种对话模式后的虐待类型而不涉及主题研究。
(一)辱骂型:主要表现为愤怒下的言辞或习惯性的粗口。粗口现象在现当代的文学作品/影视作品中出现频率极高,花样也颇丰。主要有“操,日,鸡巴,干,叉……”用一些与人的生殖器官或者性行
享虐与焦虑感/恐惧感:受虐倾向是攻击行为的受害者的自我保护心理。受虐心理是为了消弥内心焦虑与恐惧而建立的心理防御机制。而为了摆脱这种焦虑/恐惧带来的挫败感,受虐者会夸大自己的享虐行为来达到目的。主要表现为:
(一)夸大自己的软弱无力。“有受虐倾向的人希望被人当作一个娇弱无助的孩子对待,但尤其是被当作一个淘气的孩子来对待”。(50)这种心理会使受虐者通过主动寻求刑罚,甘为奴隶而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东宫?西宫》中的女囚甘愿臣服于酷吏的性虐而摆脱了死亡的威胁——是对生存权维护的表现。
(二)“用较轻微的痛苦去替代更强烈的痛苦……受虐者以部分的痛苦换取整体的救赎。”(51)人会主动寻求自己害怕的事情,通过将自己暴露在折磨之中的途径避免遭受恐惧的焦虑折磨,避免对羞辱贬低及惩罚的恐惧从而掌控自己的命运。《我疼》中女主角主动请求男方为自己破身的举动就是建立在这种心理之上的防御机制。变被动性为主动性自愿尝试痛苦与不适之感,因为受虐与痛苦是自我选择的结果,所以消除了紧张与焦虑。因此,虐恋又可以看作是退守型的自我保护措施——为防止自己陷入真实而全部的危险之中而建立的享虐的心理机制——是对主动选择权维护的表现。
享虐与负罪感:“男性的受虐倾向有可能包含对于平日虐待女性的负罪感,尤其在那些有偏爱扮演婴儿和家内奴隶倾向的受虐者,对他们这种行为的解释是这样的:男人可以卸下性别的重负,解除由于在日常生活中虐待女性所导致的负罪感”(52)。所以王小波作品中施虐者大多为女性,女团委、女警察、女医生等等也就不足为奇了。女性在虐恋中与男性权力关系的颠倒是对男性负罪感的救赎——不耐特权压抑的释放表现。
以上我们看到享虐作为避免焦虑、恐惧及负罪感获取快乐而建立的心理机制广泛地出现在形形色色的人际之中,不论他背后的心理成因是什么都一致地表现出对权力的渴望或是放弃(生存权力、选择权力或是社会特权等等)。在虐恋中施虐者通过向受虐者施加肉体痛苦并不纯粹是为了完成对本能的性唤起而是要表明自己控制对方的权力,它的焦点不在肉体体验的丰富程度而是在表现心灵对肉体体验的敏感程度上。所以虐恋中未必有性,虽然与性有关。如卢梭在《忏悔录》中因鞭笞而得到的快感;《未来世界》中,写作公司的写手在鞭笞的过程中由羞辱向享受的转变。因为虐恋本质上确实是为权力而展开的斗争。表面上看它表现为人喜欢疼痛而从中获得的性快感,但是虐恋活动的戏剧性、去性化恰恰揭示出人内心奴性意识——喜欢从屈从另一个人那里获得快感。因为“性兴奋就产生于男女之间的权力之争,产生于男女之间利益冲突导致的脆弱与统治的可能性之中”(53)。一如王小波作品中那些日常生活里的警察与犯人、老师与学生、医生与病人、提审者与受审者的正常权力身份在虐恋中戏谑性地被颠覆呈现。小说深入的不仅是以施虐/受虐(S/M)面目出现的权力游戏,还有此间极为微妙的身份政治。性别场景始终不逃离对权力模式的复制。《革命时期的爱情》中在现实生活中摄于外界严酷政治环境以及X海鹰大权在握的王二,在虐恋中扮演施虐的鬼子,而X海鹰则成为受虐的革命战士。王小波执意于将性放置于存在之中探求在性之上的权力来源:或者以性作为权力得以实施的手段——《黄金时代》、《革命时期的爱情》、《未来世界》;或者将性作为反权力的工具——《似水柔情》、《2015》、《未来世界里的日记》。权力似乎贯穿于生活中任一角落,权力的触角直接贯穿到个人,他们的躯体、姿态及日常行为。在这种权力网中,人成为非人,成为机器,自由成为梦幻,智慧成为罪愆,创造成为刑罚。因而围绕这种现实权力建立的虐恋关系也就表现出特有的爱恨激情模式。而历史与社会也并非是单纯的压迫/反抗,专制/自由,理性/非理性的二元对立模式形态,相反它们不过是古老的权力游戏的恒定规则,是一个特定的性爱场景中所必需的两种角色。它们之间并非正义与邪恶的殊死搏斗而是通过S/M(施虐/受虐)的和谐游戏表现出的对个人权力(生存权、选择权、社会特权)的疯狂向往。当然在虐恋过程中感到权力重负的人也可以通过对权力暂时放弃以求休息与心理平衡。通过角色交换以体验被操纵的快乐。这在“王二”系列中尤为明显。不过,在虐恋中之所以有太多人表现出对受虐的兴趣不仅仅是抱着依附权力的快感目的,有的人是想通过彻底的屈从与降服来得到对方的爱与与关注,从而达到占有对方、掌握对方的目的。《东宫?西宫》中的阿兰对小史就是如此。
屈从者的的真正动机乃是追求权力(阿兰想重获自由),这个自由不仅是身体上的 ,他想让别人认同使自己心也自由。他通过彻底的屈从在性感关系里建立新的权力结构。连小孩子都懂得通过最大限度的退让变得更为强大,以柔克刚的道理。因此在虐恋中,日常生活里负载权力过多的一方在受虐游戏中渴望成为被操纵的一方以释放特权压力;而在日常生活中负载较少权力的一方既可以通过虐待权力过多者以获取征服快感,也可以用彻底的降服屈从表现出对对方的反控制。权力似乎借助虐恋以一种性快感(痛感)的方式在双方传递。所以,虐恋作为逃避焦虑、恐惧以及负罪感的享受情结,也实质上是追逐维护个人权力的心理防御机制的表现。
言语虐待
我们大多数人可能都经历或注意过称谓上的言语虐待,如个人绰号或生理缺陷与其他事物的强行联系等。相对肉体虐待而言,言语虐待表现得更为频繁也更为隐蔽,他也是将快感与痛感(精神上)联系在一起的活动。不同于刑罚与虐恋的是他是将快感与痛感联系起来的言语活动,而非刑罚活动或性活动,是一种“心理暴力”(54)行为。这里的痛感主要是指言语侮辱、蔑视、打断、喝止所带来的精神上的痛苦。他造成的精神伤害与肉体虐待折磨人的肉体带来的精神摧残表现出一致性。但因为言语虐待在肉体上是无迹可寻的,所以我们意识不到他的危害,往往也会因为对这种言语虐待带来的无形伤害的“过于敏感”而自责不已。因为大部分言
语虐待是极为隐蔽的,除了辱骂型的言语虐待会以粗口的形式外显,更多的言语虐待在日常生活中无从追究,但是它带给人的精神折磨并不亚于言语辱骂。后者更因为其隐蔽性让受虐者无从还口而倍加折磨受虐人的身心(是有苦难言,或怀疑自己敏感的负疚感作祟)。更何况言语暴力有升级成为肉体暴力的可能。当下社会严重的家庭暴力或社会暴力,相当一部分的发生就是言语暴力(虐待)所致。言语虐待实际上就是对话语资源的占有。
一 文本举例:言语虐待的种类
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中的的言语虐待大致可以按其表现分为八类,所以文学作品中的言语虐待也可以表现为八种,主要通过对话的方式让读者细细琢磨,而这些类型在王朔的作品中都可以找到。为了方便研究就以王朔的作品作为例证,有的难免有断章取义之嫌,主要是了解这种对话模式后的虐待类型而不涉及主题研究。
(一)辱骂型:主要表现为愤怒下的言辞或习惯性的粗口。粗口现象在现当代的文学作品/影视作品中出现频率极高,花样也颇丰。主要有“操,日,鸡巴,干,叉……”用一些与人的生殖器官或者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