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关键词:服务型工会 组织战略 组织结构 资源支撑
论文摘要:建设“服务型工会”是党和政府对工会给予的深厚希望,同时也是中国工会在不断完善的进程中实现自身长远发展的源动力。“服务型工会”不仅仅定位于“服务型政府”的对应词,它本身蕴涵着当前中国工会组织环境外部发生的变化,揭示着各级工会组织发展方向和组织定位。
2008年对中国工会而言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首先是《劳动合同法》等几部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法律法规正式实施,从法律上赋予工会更多权利,为工会开展工作创造了更多空间;接着是中国工会十五大胜利召开,党中央领导在接见中国工会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时,做出重要指示,“要将更多的资源与手段赋予工会”,为工会更好发挥国家重要社会支柱作用指明了方向。在法律环境与政治环境空前宽松的情况下,工会要如何行使权利,如何运用资源更好地发挥组织、引导、服务与维护作用成为急待破解的问题。作为工会理论研究者,我们在深受鼓舞的同时,也必须理性地意识到工会组织的使命与责任比以往更加重大,用理论指导实践的需求也更为迫切,我们要善于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思想与分析方法,为工作在一线的工会干部提供扎实的理论支撑。组织战略研究最早是对企业战略的研究,随后发展到对公共事业机构,甚至对政府机构的研究。小到微观层面的企业经营,大到宏观层面的政府调控,战略分析方法与思路越来越受到重视。当我们将组织战略分析工具引入工会自身建设中,工会工作将更具创新性,工会干部的视野也更为开阔。
一、对提出“服务型工会”的战略背景分析
战略一词源于军事,之后逐步被引入管理学研究领域。“战略主要涉及组织的远期发展方向和范围,理想情况下,它应使资源与变化的环境,尤其是它的市场、消费者或客户相匹配,以便于达到所有者的预期希望。”①早期企业战略研究的动力是迫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使得许多企业面临被淘汰的困境,如何适应新的市场环境,成为战略研究的首要问题。“适者生存”的道理在现实的市场竞争环境下成为衡量任何一个组织存亡的准则,只有适应市场环境的组织才能生存,只有不断适应市场变化的组织才能获得发展。
借助战略环境分析工具,我们可以将影响工会组织的战略环境要素分为四个基本层面:政治环境因素、经济环境因素、社会环境因素以及技术环境因素。
第一,政治环境因素。通常所指的政治环境因素主要包括政治制度,政治体制改革,法制三个问题,对于第一个因素,中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不用多说,主要谈谈后两个要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尽管仍然存在种种问题,但前进的趋势是明晰的。这是一个企业、政府、劳动者逐步明确自身角色的抉择进程,也是三者利益权衡、协调的艰难过程,但也是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不能回避的过程。在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与法制建设稳步推进的进程中,对工会产生深远影响的是劳动关系的变化还原了工会的“原生态”环境。工会是劳动关系矛盾的产物,正如美国著名劳动经济学家摩尔根所论述的,“一个工业化国家中终究会,甚至可以说必然会出现以工会运动为一方,以雇主协会为另一方的并列发展。这两种体制最初都是为了便于在劳动市场上进行集体交涉而产生的。可是不久以后,为了各自利益出发采取进一步的集体行动,这两种体制又都转向了政治和立法领域。”②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企业与劳动者不再是政府的“行政附属品”,当企业、职工与政府的关系不断弱化时,劳动者与企业主之间的劳动关系不断显化,劳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调处劳资矛盾、协调劳动关系成为工会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从法律因素讲,影响工会的原因在于,与公民的个体法律权利不同,工会组织获得的法律权利是一种不可放弃之权利,这种权利本身蕴涵着“义务”、“职责”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