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产生基于逐步建立带来的深刻变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我国的逐步建立与完善是中国改革最深刻的一场体制革命。市场机制的优越性使得生产力发展进发出了巨大活力,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同时,在新的体制机制下,党如何继续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始终在改革开放中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成为关系中国改革成败的严峻课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着眼这一深刻变革,在所有制结构上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在分配方式上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扫清了生产力发展的体制障碍,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产生基于党自身的建设发展探索前进带来的深刻思考。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对党的自身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思想建设方面,少数党员盲目崇拜西方的所谓“自由”、“民主”,理想信念淡化;组织建设方面,经济体制的变革,使得非公有制经济数量不断增加、新的社会阶层不断出现,如何加强党在这些领域的领导给党的组织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廉政建设方面,反腐败工作任重道远。正是出于对党在改革和建设中遇到的新矛盾、新问题和前进道路上可能遇到的艰难险阻的忧患意识,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的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重大问题。
(三)对新世纪新阶段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攻坚阶段”所暴露出的各种复杂矛盾的深切忧虑,催生了科学发展观。
发展忧思——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开始了由生存型社会向发展型社会转变的历史性过度,“生存性压力”减小的同时,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发展性压力”全面凸显。经济持续增长同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快速增长的经济总量同日益加剧的贫富差距的矛盾、物质财富增长所带来的公共服务需求增加与现实中公共服务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隐忧重重。科学发展观针对现实,科学总结改革开放近30年的经验教训,从发展观的高度对创新发展模式、转变发展方式做出了新的思考,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科学指南。
本领恐慌——着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凸显的各种矛盾,给党的领导方式和和执政方式、领导体制和工作制度提出了严峻地挑战。《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深刻指出“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能一劳永逸。”基于对党自身的忧患,科学发展观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出了新要求,赋予党的执政能力以鲜明的时代内涵,为我们党更好的领导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为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保证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党的执政任务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武器。
三、忧患意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脉相承的思想红线
(一)时刻关注中国社会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带着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体制不够完善的忧患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突出主题。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至今,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成功地把改革开放事业不断推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