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论美国“赌博资本主义”[四](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0-19
已经被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如今竟被自称是“工人代表和领导人”所仿效,岂不是在开历史的玩笑。

2001年12月7日,新泽西州拥有6000人口的米德尔敦镇举行罢课的约200名小学教师,以藐视法官命令罪被逮捕。当地的学校委员会要这些教师每人每年增加缴纳医疗补助费600到800美元,遭到教师们的抵制。这些教师于当年11月29日开始走出教室。学校当局把这些教师告到学校所在地的蒙茅斯县法院。法官命令教师们立即复课。教师们不同意。于是法官大人又下一道命令,立即逮捕敢于违抗本法官命令的教师。12月7日逮捕开始后,参加罢课、罢工的1000名教师、秘书、保育员和社会工作者表示宁愿坐牢,也要继续坚持斗争。于是法官大人又下令进一步逮捕。在法官大人的高压下,教师们最后被迫复课。



2001年12月21日,小布什总统再次援引《塔夫脱-哈特莱法》,制止联合航空公司15000名机械师罢工。这些机械师们已经连续7年没有增加工资了,这次罢工,就是因为公司资方继续拒绝增薪。本来,在当年11月,总统就已经援引该法,下令把这场罢工冻结一个月。在冻结期即将结束时,机械师们进行了一次投票,其结果是99%的票数赞成罢工。于是总统签署了一道行政命令,决定成立一个总统紧急委员会处理此事;在该委员会工作期间,机械师们不得罢工。2002年1月22日,联合航空公司资方鉴于自己理亏,与机械师工会达成协议,决定接受这些机械师提高工资的要求。

2002年3月11日,美国巨型军工企业——洛克希德马丁飞机公司设在佐治亚州首府亚特兰大附近的玛丽塔制造厂的7000职工开始罢工。在此以前,该公司工会与资方已就一项新的劳资合同达成协议,但玛丽塔厂的职工经过投票,决定拒绝接受这个合同,其原因是该厂职工的主要要求——职业安全保障条款未被列入合同中。这场罢工斗争的发展状况正受到美国政府的密切注视。

2002年4月26日,位于宾夕法尼亚州的赫尔希食品公司两个厂3000职工开始举行罢工。这家公司是美国规模最大的巧克力制造商,总部就设在赫尔希市。职工举行罢工的这两个厂,就是巧克力的制造厂。劳资双方原来签订的合同,其期限截止于2001年11月;一项新合同的谈判延续了5个月,由于资方拒绝了职工群众提出的有关工资和医疗费用方面的要求,一直未能达成协议。这场罢工就是因此爆发的。[注95]

我们再说一件具有全国性和政治性的群众示威。

2002年4月21日,星期日,一个抗议美国政府支持以色列入侵巴勒斯坦的大规模反战示威,在首都华盛顿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群众分别乘大轿车,从四面八方涌进华盛顿。美国政府没有公布这场示威的人数(小布什总统在戴维营休养)。据华盛顿警察局估算,这一天参加抗议示威的群众在35000到50000人;实际人数,谁也说不清楚。示威群众先集合在市区各地,接着涌向白宫所在的宾夕法尼亚大道,然后集合在国会山上,举行抗议集会。巴勒斯坦的旗帜在会场上飞舞。示威者纷纷分别演说,表示自己的反战立场。有的由妈妈抱着的孩子,手里举着标语牌:“巴勒斯坦的孩子们也有他们自己的权利!”摄于示威人数众多,华盛顿警察局不敢当场动手;在示威结束后,从数以万计的示威群众中逮捕了25人。[注96]

当天,在旧金山市,也发生了大规模反战示威。14000人参加了这场反对美国政府支持以色列、同情巴勒斯坦人民的示威。他们举着同情被杀害、被枪击致残的巴勒斯坦人民的各种旗帜和标语牌,在市区各大街道上游行以后,在旧金山民众中心广场举行了抗议集会。集会场所附近交通被堵塞,市中心各条街道都挤满了人群。

同一天,在西雅图市也发生了反战示威,并引发示威群众与警察之间的暴力冲突。12名示威群众被警察逮捕。[注97]

2001年以来,职工群众罢工斗争和反战示威之风席卷西欧大地,其规模之大、斗争之激烈程度,都远远超过了美国本土。如果我们把目光移到大西洋西岸,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就可以看得更清楚了。为了节省篇幅,本文就不再说了。

从本文这一部分,至少可以看出如下几点:

(1)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飞机驾驶员的年工资就在10万美元以上。按照美国资产阶级所制订的标准,他们应当是属于“中产阶级”了。但从本文上述飞机驾驶员所从事的英勇罢工斗争的实际情况来看,他们是美国广大工人阶级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2)从本文所述的2001年以来历次罢工斗争都有广大企业职员参加,甚至还有政府职员和学校教师,这就说明,美国知识分子中的绝大多数都属于工人阶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美国工人阶级的罢工斗争,几乎无一例外地受到了联邦政府、联邦国会、联邦法院以及州政府、州议会、州法院和州、市警察部队的镇压或者压制。此外,有时州政府甚至不惜出动州武装部队——国民警卫队,实行镇压。特别是黄色工会领导层在内部从事破坏,其作用尤其恶劣。




(4)上述种种事实都说明,美国工人阶级的队伍是庞大的,他们的斗争是非常艰难、非常激烈的,而他们在斗争中则是英勇的,是无所畏惧的。

凡此种种,是不是说明美国无产阶级与垄断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是确实存在的呢?

我以为,是的。

纵观本文所述事实,可以看出以下几点:

第一,伟大列宁所阐明的理论原则: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腐朽的、垂死的资本主义,至今仍然有效。

第二,列宁所阐明的另一理论原则:帝国主义是战争的根源,至今也仍然有效。世界人民反对战争、保卫和平的斗争方兴未艾。

第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所阐明的基本原理: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无法克服的固有矛盾,至今仍然存在;其表现形式在某种程度上虽有所变化,但其实质仍然如故。

第四,科学技术的进步只能暂时有助于维持资本主义制度和垄断资产阶级的统治。归根结底,科学技术的发展将促进资本主义制度的灭亡。

第五,人类的未来不属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制度取代资本主义制度,最终走向共产主义,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是不以人们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这就是本文的基本结论。

注释:

1,载于《当代思潮》第57、68、71、73期。

2,2002年4月8日上网的第5期《电子情报周刊》。它的英文简称为EIW,全称为Electronic Intelligence Weekly。美国拉鲁什出版社出版。该出版社出版《行政人员情报述评》,英文简称为EIR。从2002年3月11日起,这家出版社又新出版了EIW。二者的内容基本相同;其主要区别是,前者为印刷品,后者为电子期刊(通过网上发行)。

3,同上。

4,2002年3月11日上网发行的EIW第一期。

5,2002年5月16日《福布斯》杂志网上新闻。

6,2002年4月15日上网的EIW第6期。

7,2002年4月22日上网发行的EIW第7期。

8,Government Sponsored Enterprises,简称GSEs。

9,2002年4月29日上网的EIW第8期;美国2002年2月25日一期《商业周刊》所载罗伯特.塞缪尔森的文章。

10,2002年3月25日上网的EIW第3期。

11,Enron Corp.,在我国曾译为安龙能源公司。

12,路透社2002年2月8日纽约电讯;同年4月11日《华尔街日报》。

13,2002年4月15日上网的第6期EIW;路透社2002年5月21日纽约电讯。

14,2002年3月1日出版的第8期EIR(Executive Intelligence Review)。

15,2002年2月6日英国《金融时报》,路透社2002年5月28日纽约电讯。

16,2002年4月25日《纽约时报》

17,《三说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危机》,当代中国出版社1988年版第95-169页。

18,同上书第174-259页。

19,路透社2002年3月5日科威特城电讯。

20,美联社2002年3月18日奥法伦电讯。

21,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