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关键词:毛泽东 列宁 新经济政策 经济建设思想
论文摘要:毛泽东思想和列宁主义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列宁在1921年适时地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调整为“新经济政策”,而仔细剖析毛泽东建国初期的经济建设思想与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可以发现二者有着诸多相似之处。
无论是"19世纪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一环"的俄国,还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都是经济文化较为落后的国家。在这样的国家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马克思没有进行详细地论述,列宁结合俄国的特殊国情,进行了开拓性的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毛泽东建国后面对一穷二白的旧中国,结合中国的特殊国情,又对列宁的新经济政策进行了继承和发展。二者一脉相承,有许多的相似之处。
一、列宁“新经济政策”与毛泽东建国初期经济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
十月革命刚刚胜利之后,列宁制定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有效地为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充足的财力、物力的保障。但显然随着形势的发展,1921年,这种政策已经不适合俄国的国情,"1921年春天形成了这样的政治形势:要求必须立刻采取迅速的、最坚决的、最紧急的办法来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和提高他们的生产力。"[1]516面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所带来的困境,列宁为首的共产党人及时的提出了"新经济政策"。其主要内容有: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允许农民进行自由贸易;改变单一公有制经济,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共存;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增强地方在经济工作中的自主权和扩大企业权限的工业管理,允许在国营企业恢复计件工资和奖金制的分配方法;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党和国家领导方法的改革。这一政策的转变,有效地促进苏联经济的发展,工农群众的物质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对苏联战后经济恢复起了巨大的作用,对在落后的农业国家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做出了开拓性的探索。
同为落后国家,中国却不同于俄国。中国有着自身特殊的国情,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落后东方大国,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毛泽东为首的中共领导人,在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吸收借鉴列宁"新经济政策",开始探索适合中国自己国情的道路。毛泽东很早就了解到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在20世纪30年代毛泽东在阅读米丁等所著的《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时,就对"新经济政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再一次强调指出:"在革命胜利以后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还需要尽可能地利用城乡私人资本主义的积极性,以利于国民经济的向前发展。"[2]1431经过三年对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毛泽东提出了以"一化三改"为主要内容的过渡时期总路线。1956年以后,公有制已经在中国全面的确立起来,但在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也出现了速度过快、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过于单一的"四过"问题。毛泽东也注意到了这些问题,因此提出了"因为社会有需要,就发展起来……只要社会需要,地下工厂还可以增加……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3]433的著名论断。但遗憾的是,1957年以后毛泽东的思想发生了变化,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有益探索被中断。
列宁和毛泽东都在各自的落后国家,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进行了各自有益的探索。纵观列宁的"新经济政策"与毛泽东在建国初期的经济建设思想,可以发现二者在很多方面都有相通之处。
二、列宁“新经济政策”与毛泽东建国初期经济建设思想的相通之处
毛泽东建国初期的经济建设思想是在充分吸收前人经验教训的基础之上,结合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殊国情,对列宁的"新经济政策"进行了继承和发展,二者有很多相似之处。
(一)二者都将农民问题视为重中之重的首要问题
列宁和毛泽东二人都十分重视农业的作用,认为粮食问题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大问题。都不约而同地将农业问题放在首位。
1920年前后,俄国耕地面积大幅下降,农产品严重欠收,甚至不足上年的三分之一。面对严峻的形势,列宁指出:"非认真改变粮食政策不可,这种改变就是用粮食税来代替余粮收集制,而这种代替是与缴完粮食税之后的贸易自由,至少是与地方经济流转中的贸易自由相联系的。"[1]515列宁这种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允许自由贸易的做法,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民不断提高种植技术,扩大耕种面积,使农业得以迅速实现恢复和发展。为整个社会的稳定,未向社会主义的平稳过渡奠定了坚定的物质基础。
毛泽东出身于农民,了解农民,了解农业对国民经济的重大意义。他在1957年1月《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了农业问题的重要性,他指出:"全党一定要重视农业。农业关系国计民生极大,要注意不抓粮食很危险。不抓粮食,总有一天要天下大乱。"[4]360
由此可以看到,毛泽东继承了并发展了列宁的农业思想。二者都强调了农业发展的重要性,目的都是希望依靠农业的平稳发展来稳定国计民生,同时二者也都看到了农业对于工业的重大意义,对此,毛泽东曾有过论述,他说:"农业是积累的重要来源。农业发展起来了,就可以为发展工业提供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