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在操作上还存在一些现实中的困难,缺乏足够的保障
1.缺乏教学时间、专项经费的保障。为了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些教师在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实践教学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尝试,如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参观考察、开展社会调查等活动,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思考的积极性,增强了教育教学的效果。但是,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这些活动通常是在正常的教学之外安排的,如果时问不允许的话,就不能正常开展。同时,由于部分高校在经费预算中并没有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中的实践环节正常开列,这使得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在进行实践教学时又要面对经费的问题,始终难以正常开展。
2.缺乏实践基地的保障。与理工科的实验室、实习基地、实验工厂等实践基地不同,人文方面的实践基地在建设上也面临着很多困难。虽然有一些文科专业也尝试建立了实验实习场所,如文秘专业的办公自动化实验室、财经专业的会计实务实习基地、金融专业的模拟证券市场、法律专业的模拟法庭,等等。然而,由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内容或者是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的普遍规律,或者是经济社会的一般进程和重大事件,或者是社会生活的基本规范,因此,其实践教学难以在狭小的实验室和实习工厂里进行,而只能在社会这个广阔的大课堂里进行。虽然“两课”实践教学可以借鉴理工类课程和一些文科专业组织实践教学的成功经验,但难以照搬这些课程和专业组织实施教学的基本方法,这就给“两课”社会实践教学目标确定、内容安排和组织实施带来了一系列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3.缺乏相应的组织保障。由于经费不足和师资指导不够,要有组织、有指导地带领所有学生进行社会实践,似乎是不可能的。所以,目前各高校只是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践作为一个任务布置给学生,给学生提供一些选题,要求每人必须完成一篇一定字数的调研报告。至于学生到哪里去调研、怎么去调研等,都由学生自行安排。从学生提交的调研报告来看,大多数学生接触到了当前社会的热点、焦点问题,但由于组织指导不够,调研报告的质量尚待进一步提高。
除此之外,缺乏客观的教学效果评价体系也影响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中实践教学的开展。目前,部分理工类课程的实践教学已经建立了教学效果评价的指标体系。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实践教学的效果怎样评价,不同课程的实践教学效果的评价如何体现共同性和差异性,如何处理好评估指标稳定性与实践活动的创新性之间的关系,这些问题尚待进行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