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学习和运用好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才能坚定自己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掌握观察事物的科学方法,增强分辨是非的能力,从而使自己变得眼界开阔,胸襟宽广,志向远大,境界高尚,信念坚定,成为一名清醒的有作为的“先进战士”。有了这种精神支柱,党员干部的思维和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创造性就会大大提高,总揽和驾驭全局的能力就会极大增强,我们党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就更加具有凝聚力和战斗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目标就能实现。
二、有利于进行的建设
近代西方国家的发展,主要是以自由主义为理论支撑的,强调自由,强调市场,却忽视公正和公平。而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其政治经济学的主要取向,就是追求社会公正和公平。它对于自由主义具有重要的制衡和矫正作用。两者的适当结合,将有利于社会的健康发展。因此,西方国家的不少有识之士提出:“我们要市场经济,不要市场社会。”我国现在也存在着类似情况。可以说,中国改革以来经历了从伦理经济到市场社会的转变。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促进了社会财富的巨大增长,但在90年代末期市场原则开始席卷非经济领域,大有成为整合社会生活机制的势头。
经历了“市场社会”的梦魇之后,中国已出现了蓬勃的反向运动,并正在催生一个“社会市场”。在社会市场里,市场仍然是资源配置的主要机制,但政府通过再分配的方式,尽力将对与人类生存权相关的领域进行“去商品化”,让全体人民分享市场运作的成果,分担市场运作的成本,从而把市场重新“嵌入”社会伦理关系之中。近年来出台的一系列社会政策显示,中国政府既有政治意愿也有财政能力来充当社会市场的助产士,虽然无论在意愿还是能力上,两者都有待加强。这在一定意义上证明了,在当代世界包括中国,马克思主义仍然不可或缺。
我们应该注意到,马克思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原理,是其整个经济学说中最基本的观点。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过程中,对待这一原理,既有经验.也有教训。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根据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原理,明确了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恢复和发展了非公有制经济,实行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繁荣。
再者,马克思关于社会再生产诸环节间相互关系的原理,对处理好社会主义国民经济中的生产、分配、交换与消费的关系也具有理论与实践意义。在社会再生产诸环节中,生产具有支配和决定作用。“一定的生产决定一定的消费、分配、交换和这些不同要素相互间的一定关系。当然,生产就其单方面形式来说也决定于其他要素。”比如,消费不能从总体上对其他诸环节及其相互关系起决定作用,但对生产这一方面来说可起决定作用。马克思指出:“消费的需要决定着生产。”近些年来,我国通过扩大内需来拉动经济增长,明显地体现了消费需要对生产的决定作用。过去片面强调生产的决定作用,而忽视消费的需要,为生产而生产,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交换与分配也会在单方面形式上决定生产。市场扩大,交换范围扩大,生产规模也就扩大——明显的例证就是在我国加入WTO之后,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状况下,仍保持了较高的经济发展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