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实践教学环节分析(3)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0-19

  1、建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计划内的实践活动课程
  现有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材中有部分内容(如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等)与中学政治课程相重复,可作适当的删减,以压缩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理论教学学时数。将各门课程学时数的20%用于开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实践活动课程,使各类实践活动逐步课程化、规范化。要一改过去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状况,倡导“以学生为中心、以情境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各课程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设计有针对性、有特色、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活动过程中应鼓励学生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新求实的精神和协作能力,全员参与完成实践活动。其间,教师应引导学生们利用所学的马克思原理、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和价值标准进行分析,辨别社会中存在的假、丑、恶现象,引导他们根据思考提出建议和解决方案,在在实践教学活动中,通过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逐步实现“知行统一”。

  2、建立完善、健全的监控、考核评价体系
  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领导小组应制定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方案、实践大纲、指导教师工作规划和实践指导书等文件,对教师的职责、教学内容、教学效果、成绩评定等进行严格的规定。建立、健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实践教学监控机构和机制,把实践活动课程作为教学常规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与学科课程一同检查、指导、评估、建设。同时,指导教师在实践活动的进行过程中应及时了解学生的实践情况并实施必要的监控,对出现的有悖于马克思主义原理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问题及时地指导和解决,以确保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就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考核评价体系,我们应该建立既能反映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认知水平,又能反映学生玫治思想和道德素质及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实践能力水平的评估体系。知识、素质和能力的权重比例应各为三分之一。体系建立应体现: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全面评价与特色评价相结合,他人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相结合,评分法与评等法相结合的原则。考试的方法应由结论性考试转变为过程性考核,由以前的有卷考核转变为有卷考核与行为考核相结合,既看学生的试卷、心得、调查报告,也看学生的日常校园表现和社会实践表现。考试机制也由以前的老师期中、期末出题考学生转变为老师、辅导员、同学们共同综合考评,甚至引人家长和被评价学生的自我考评。这样的考核方式会让考察的范围更广、更全面,不仅考察了大学生的“认知”,更考察了大学生的“行为”,让“知行”更和谐地统一起来。

  3、建立稳固的教学实践基地
  建立学校附近社区社会实践基地,在加强基地建设的基础上开展经常性的大学生社区社会实践活动,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学校有计划、有组织地分批轮流安排各层次、各专业的大学生到基地参加实践活动。实践内容要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课堂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并且要符合各院校的专业特点,结合社区群众的需要,有目的、有针对性地统筹安排。同时,在基地的实践活动形式应该符合当代大学生的特点,不拘一格,富于创新。在时间上,可以安排课余、周末、节假日,逐步使各高校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科学化。

  4,开辟第四课堂
  我们知道,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课堂内实践的时间极为有限,而进人实践基地进行实践的时间也是有限的。因此,我们应该开辟另外一个实践的空间,也就是我们的第四课堂—学生生活实践。我们应该充分地利用这一课堂,因为学生们在在课堂以外的生活空间占了一天24小时的三分之二,同时又是学生们与他人交往、与社会接触的第一平台。所以,我们应该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要求,给学生布置特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作业,让学生们在这一平台上去发现问题,继而分析、判断,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同时,还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一定的形式,把学生有机地组织起来,形成第四课堂的活动载体,深人到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育的“死角”区—学生公寓、教室、图书馆、食堂、娱乐场地、校园周边网吧等,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我激励的形式对学生的不良行为和假、丑、恶现象进行检查、督促和引导。通过学生相互之间的比较鉴别,批评教育,使督促和被督促双方都能得到提高,从而学会如何做人、如何做事,自觉地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内容联系实际,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育内容的“内化”。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