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工程移民项目的风险管理(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0-19
3.1对农村移民实行以土为本的安置
农村移民祖祖辈辈靠耕种土地维持生活,但因为重建家园需要大量资金,少部分农村移民会提出无土或少土安置,要求对其生产资料以现金方式补偿,这种方式解决了眼前的困难,但长远看将使农村移民丧失生活来源。因此,以土为本的农业安置方式,是有效控制和避免农村移民失地风险的重要措施。确保每一个农村移民都划给一份土地,移民时应该以地地为基础实行农业安置,应在安置区调整、开发和改良土地,划拨同等数量、质量的土地由集体经济组织承包给移民耕种,并结合安置区的实际,调整产业结构,实行农业集约化、产业化经营,发展农业和非农业的多种经营,以有效地解决农村移民的生计问题,确保移民群体的稳定。
3.2 再就业
解决企业员工和第三产业的失业人员再就业风险较解决失地风险的问题更大,不可能像农村移民一样,每人划给一份土地,而需要通过其它途径解决其再就业问题,有效地控制失业风险。企业员工可根据企业的经营情况,由在企业迁建时进行安置。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一般都随城镇、集镇的搬迁而到新的地方另寻门路,有的可能会重操旧业,也有的可能会转产。政府应认真分析,仔细研究,制定切实可行措施和方案,并要有强有力的组织保障措施,加强管理,确保各项再就业工程的顺利实施,同时健全社会保障系统,把低收入的和失业的人员纳入社会低保范围,解决好他们的生活出路,切实维护社会的稳定。
3.3 重建家园
实践中,移民的房屋被工程占用后,建设单位按国家有关规定按在安置区的重置价(不折旧)进行补偿,我国的工程移民解决住房问题是很容易实现的,不存在移民无家可归的风险。倒是移民们通过移民提高住房面积和质量,提高生活质量的强烈愿望,使他们作出最大的努力去建更大、更好的房屋。为此,移民们有的大量向亲朋好友借钱,有的使用了一部分生产性的补偿来建房,造成了大量债务,更严峻的是动用了生产性的资金,生产发展不了,生活出现困难,特别是一部分贫困户很难再摆脱贫困。对此,政府应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对特困户的建房问题给予扶持,对过度建房加以限制和疏导,防范和化解因建房而导致贫困的现象,为移民安置后的发展和后期扶持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
3.4 社会重建
工程移民安置区社会重建在移民安置政策中很少被认真考虑,工程移民项目往往忽视了社会文化和心理因素,很少关心移民与安置区居民共享服务设施以及移民的集体公共财产的补偿方面的问题,从而引发安置区机关报老居民的利益冲突或移民集体返迁等矛盾。工程移民项目应高度重视这一问题,采取必要的措施防范和化解社会重建风险,如加强移民与老居民沟通交往,提倡相互学习、团结互助,增加友谊,消除隔阂,消灭新老居民的概念。在集中安置区单独成立移民村、组;让移民中的能干人进入村民委员会班子,共同参与村务管理;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改善安置区的公益设施;加大对学校的投入,妥善安排移民子女入学;加强农技培训和技术指导;实行村务公开,对原集体财产公开分配等等,充分依靠县、乡两级人民政府,加强对移民的管理,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健全管理体制,使移民很快就融入新社会群体,从组织上、形式上、文化上、心理上实现移民。
3.5 改善医疗条件
工程移民原居住区多处于交通不便的边远山区,卫生条件较差,地方性疾病较多,而安置区一般都在交通方便的坝区,医疗条件相对较好,但移民在搬迁建房过程中,因房屋未建好前生活环境、食品卫生条件都较差,很容易染病。针对这些问题,政府临时住房的补助,使移民可以租房过渡,改善居住条件,同时加强地方病的防治工作,完善安置区的医疗配套设施,改善移民的生活环境,以有效地降低发病率。
3.6 扶持解困
移民搬迁、安置的诸多因素造成移民在搬迁后都不同程度地出现贫困,面对这样庞大的一个贫困群体,政府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抵御贫困风险:加强技能培训,让获得土地的人迅速恢复和发展生产;加强指导,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增加移民经济收入;制定优惠政策,减免有关税费;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使失业者和低收入者生活有保障;加大实用技术培训力度,积极组织劳务输出;投入资金进行中长期的后期扶持,帮助移民彻底摆脱贫困风险。◆
参考文献:
1.陈建西,何明章《工程移民项目管理》,西南财大出版社,2006年11月。
农村移民祖祖辈辈靠耕种土地维持生活,但因为重建家园需要大量资金,少部分农村移民会提出无土或少土安置,要求对其生产资料以现金方式补偿,这种方式解决了眼前的困难,但长远看将使农村移民丧失生活来源。因此,以土为本的农业安置方式,是有效控制和避免农村移民失地风险的重要措施。确保每一个农村移民都划给一份土地,移民时应该以地地为基础实行农业安置,应在安置区调整、开发和改良土地,划拨同等数量、质量的土地由集体经济组织承包给移民耕种,并结合安置区的实际,调整产业结构,实行农业集约化、产业化经营,发展农业和非农业的多种经营,以有效地解决农村移民的生计问题,确保移民群体的稳定。
3.2 再就业
解决企业员工和第三产业的失业人员再就业风险较解决失地风险的问题更大,不可能像农村移民一样,每人划给一份土地,而需要通过其它途径解决其再就业问题,有效地控制失业风险。企业员工可根据企业的经营情况,由在企业迁建时进行安置。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一般都随城镇、集镇的搬迁而到新的地方另寻门路,有的可能会重操旧业,也有的可能会转产。政府应认真分析,仔细研究,制定切实可行措施和方案,并要有强有力的组织保障措施,加强管理,确保各项再就业工程的顺利实施,同时健全社会保障系统,把低收入的和失业的人员纳入社会低保范围,解决好他们的生活出路,切实维护社会的稳定。
3.3 重建家园
实践中,移民的房屋被工程占用后,建设单位按国家有关规定按在安置区的重置价(不折旧)进行补偿,我国的工程移民解决住房问题是很容易实现的,不存在移民无家可归的风险。倒是移民们通过移民提高住房面积和质量,提高生活质量的强烈愿望,使他们作出最大的努力去建更大、更好的房屋。为此,移民们有的大量向亲朋好友借钱,有的使用了一部分生产性的补偿来建房,造成了大量债务,更严峻的是动用了生产性的资金,生产发展不了,生活出现困难,特别是一部分贫困户很难再摆脱贫困。对此,政府应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对特困户的建房问题给予扶持,对过度建房加以限制和疏导,防范和化解因建房而导致贫困的现象,为移民安置后的发展和后期扶持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
3.4 社会重建
工程移民安置区社会重建在移民安置政策中很少被认真考虑,工程移民项目往往忽视了社会文化和心理因素,很少关心移民与安置区居民共享服务设施以及移民的集体公共财产的补偿方面的问题,从而引发安置区机关报老居民的利益冲突或移民集体返迁等矛盾。工程移民项目应高度重视这一问题,采取必要的措施防范和化解社会重建风险,如加强移民与老居民沟通交往,提倡相互学习、团结互助,增加友谊,消除隔阂,消灭新老居民的概念。在集中安置区单独成立移民村、组;让移民中的能干人进入村民委员会班子,共同参与村务管理;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改善安置区的公益设施;加大对学校的投入,妥善安排移民子女入学;加强农技培训和技术指导;实行村务公开,对原集体财产公开分配等等,充分依靠县、乡两级人民政府,加强对移民的管理,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健全管理体制,使移民很快就融入新社会群体,从组织上、形式上、文化上、心理上实现移民。
3.5 改善医疗条件
工程移民原居住区多处于交通不便的边远山区,卫生条件较差,地方性疾病较多,而安置区一般都在交通方便的坝区,医疗条件相对较好,但移民在搬迁建房过程中,因房屋未建好前生活环境、食品卫生条件都较差,很容易染病。针对这些问题,政府临时住房的补助,使移民可以租房过渡,改善居住条件,同时加强地方病的防治工作,完善安置区的医疗配套设施,改善移民的生活环境,以有效地降低发病率。
3.6 扶持解困
移民搬迁、安置的诸多因素造成移民在搬迁后都不同程度地出现贫困,面对这样庞大的一个贫困群体,政府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抵御贫困风险:加强技能培训,让获得土地的人迅速恢复和发展生产;加强指导,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增加移民经济收入;制定优惠政策,减免有关税费;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使失业者和低收入者生活有保障;加大实用技术培训力度,积极组织劳务输出;投入资金进行中长期的后期扶持,帮助移民彻底摆脱贫困风险。◆
参考文献:
1.陈建西,何明章《工程移民项目管理》,西南财大出版社,2006年11月。
上一篇:论在意思自治与法律强制之间
下一篇:试论民族形成与国家起源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