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特色旅游业。甘肃民族地区民族众多,地理环境复杂多样,再加上历史悠久,受现代社会影响较小,孕育了极其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与其他地区相比具有旅游资源的比较优势,应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些特色旅游资源,开发满足现代旅游者需求的旅游产品。
3.2党的领导是民族团结的保障
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宗教观的教育,是加强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前提。要在广大干部群众中深人开展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的学习与教育,牢固树立民族团结的理念。同时,宗教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具有漫长的历史,在社会主义社会将长期存在。应进行党的宗教理论和宗教政策教育,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巩固和发展党同宗教界的统一战线,努力维护我省宗教和谐的良好局面。
3.3加强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首先,要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注重改善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办学条件,确保教育经费投人到位,加快人力资源开发,提高少数民族群众的科学素质。其次,要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为各民族人民提供丰富的精神文化产品。要重点解决文化设施建设间题,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发展民族地区文化产业,把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变为发展文化和经济的优势。第三,要加强公共卫生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根据农、牧区医疗卫生资源需求和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制定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合理确定各类型医疗卫生机构的数量、规模、职能和布局。对边远卫生院应在经费、医疗技术、设备、布局等方面给予支持,增强服务功能。培养一些长久型、实用型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还要积极开展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认真做好广泛的宣传教育工作,在具体操作中要坚持自愿原则,动员引导农、牧民积极筹资,对农、牧民大病救治自付部分费用超过一定数额的,要通过医疗救助制度进行补偿,解决农、牧民因患大病出现的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