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我国政府由管理型向责任型的转变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0-20
论文摘要:国内外目前最关注的大事件之一就是中国政府改革,它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篇章。在现代化进程中,政府行政体系和市场体系是控制和影响社会的两股重要力量。无论是经济的发展还是整个社会的全面进步都离不开一个民主、有能力、负责任、高效的政府。文章主要讲述了我国由管理型政府向责任型政府的转变,以此表明构建责任型政府的必要性。
论文关键词:政府;管理型;责任型
在激烈的竞争和社会变革潮流中,一个国家只有不断开拓进取、改革创新才能适应潮流的发展,才能激发社会的生机和活力,并为全社会创造一个全新的政府。
政府改革是一个永久的行为,只要政府存在,政府的改革就是必然的。在政府部门看来,政府变革是一种惯例,而不是大多数人严重的特例,只要政府不完美,人们就会不断寻找改革政府的路径。1992年开始,政府就在不断探索改革方式,将我国政府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但是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全球化趋势逐渐显现,外部行政环境要求中国构建责任型政府。但是我们仍然可以从管理型政府中吸取不少经验。
一、管理型政府的基本范畴
管理型政府指的是以政府为中心、官员为本位,社会事务是管理型政府的管理对象,行政手段是其管理途径,并遵循长官意志。管理型政府是人治型政府,政府官员主要通过道德达到自律的效果,占主导地位的是政府职能的社会性;管理型政府是积极政府,是全能政府,在管理上往往根据主观意志,并想要包揽一切社会事务,将法律视作行政的工具而非依据;管理型政府对人民并不是一视同仁,通常采取一些倾斜性政策,对特定的社会集团和地区实施特殊优惠政策和辅助政策;管理型政府不是公开透明的政府,时常伴随着暗箱操作等不良手段,管理程序缺乏灵活性。
尽管中国在行政体制改革中取得了不少成就,也积累了不少经验,在提高政府管理水平和克服传统管理体制弊端方面获得了阶段性的进步,但就整体看来,中国的政府执政模式基本采取传统的行政模式,这就要求我们继续坚持不懈的开拓适合中国国情的政府执政模式。
随着生产力的提升、社会经济的发展、国际事务的增加以及政府施政环境的变化,我国政府模式开始由管理型向责任型转变。
二、责任视角的政府角色定位
国家作为国际大家庭的基本成员,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阶级产物,不同的国家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世界,则世界赋予了不同国家不同的责任,而政府则是行使每个国家任务和履行每个国家职责的政权机构,而我们所讨论的责任政府正是国家履行责任和义务的必要条件。
(一)责任政府的角色
广义的政府包括国家的立法、司法、行政机关的政权机构,狭义的政府指的是国家的行政机关。政府职能国家行政机关为了实现国家的使命、意志,在特定的时期内,按照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所承担的责任和功能,一般将政府职能划分为社会公共管理职能和政治统治职能。
处理好政府与责任的关系是责任政府角色的主要任务,政府应明确作为责任政府的角色定位。在政府与责任的关系中,政府处于主动地位,具有主观能动性,掌握解决责任的主动权。在责任面前,政府首先应该确认自己的责任有哪些,再分配到相应的部门,使各部门各司其职,完成政府分配的各项任务,政府在各部门工作的过程中担任监督和指导的角色,直到一项任务最终结束,政府再进行总结,指导下次的任务。
(二)责任政府的内涵
责任政府指的是政府对选民、立法机关以及执政党负责,并负责地行使人民赋予的公共权力,努力回应并满足公民的公共需求的一种政府行政模式。责任政府也包含了制裁和控制政府各种不负责行为的机制。责任政府的本质在于实现政府公共权力与其责任的对等,在政府的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之间保持平衡性,将政府对公共权力的限制以及对公民权利的维护统一结合起来,在一整套相关制度的指导下追究和制裁各种违纪渎职行为,实现政府对公民负责、为公民施政的根本宗旨和最终目标。
上一篇:简论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的简要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