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资源产业与资源型城市的发展规律,使得资源型城市必然要受资源、市场因素的影响。资源型城市在其由成熟期转变为衰落期的过程中普遍面临许多问题,严重阻碍了城市化发展进程和经济的一体化发展。文章分析了淮南煤炭资源的现状,寻求适用于淮南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方针政策,实现淮南由煤炭资源型城市向综合型城市转变,从而达到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的可协调发展。
[论文关键词]资源型城市 产业转移 路径
一、资源型城市的内涵及国家的初步界定
资源型城市是指以资源为主导产业的资源开发开采自然资源的兴起和城市,它的主要功能是为社会提供以矿物质和资源为基础的早期加工产品。国家组织有关专家对资源型城市的界定进行了具体的认定工作,主要是根据发生学原则、动态原则以及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原则等,选取采掘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10%以上、采掘业产值规模达2亿元以上、采掘业从业人员占城镇从业人员的比重达5%以上和采掘业从业人员规模达2万人以上等四项指标,初步界定资源型城市的范围。全国资源型城市共计118座,占全国城市总数的18%,而淮南就是其中之一。
二、淮南煤炭资源型城市的形成与发展现状
淮南煤炭资源丰富,煤炭开采历史悠久,是全国基础能源供应基地之一,为安徽省乃至华东地区、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历史性重要贡献。虽然当前淮南煤炭资源的可采储量还有百亿吨,但是由于煤炭不可再生的特点,决定了如果不进行产业转型,任何煤炭资源型城市都会在未来矿竭城衰。近年来,淮南市为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千方百计地发展非煤电工业,大力调整经济,推进产业转型,但距离经济转型目标的真正实现还面临种种挑战。
三、淮南煤炭资源型城市当前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资源性城市生态环境整体上十分脆弱,淮南在当前与将来相当长的一个工业转型期内,工业污染控制和减排任务相当艰巨,而历史遗留煤矿生态问题还没得到根本解决;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也相对滞后。截至2011年底,因为采煤造成沉陷面积约147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5.9%,而且仍以每生产千万吨原煤沉陷2.2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延。另外煤炭生产运输、化工行业、电力行业、燃煤锅炉使得大气污染比较严重,影响到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城市招商引资形象,可持续发展遇到诸多困难和问题。
(二)城市产业结构单一
资源型城市最重要的特征是产业结构的单一性。重工业比重大,采掘业和原材料工业比重大,加工业比重小,且大多处于产业链的前段,产品的加工程度相对较低,产品结构中初级产品占绝对优势,高科技产业发展滞后,第三产业不发达,比重偏低。从淮南市建市开始,由于国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建设煤炭生产基地,使得煤炭产业一开始就占了很大比重并一直延续到今天,比例失调,并且煤炭产业属于工业部门中的初级部门,产业链条很短,对其他产业的拉动作用不强。随着淮南煤炭资源的不断开采,不可再生资源的逐步短缺,在不久的将来,淮南工业在一定程度上也将失去支撑和依托,在缺乏较大增量的投入和较为高端的项目的带动情况下,淮南工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受到新的挑战,制约和影响着地方财力的增长。
(三)城市经济基础薄弱,可持续发展功能衰退
当前,淮南资源型城市面临着严重的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问题,有些企业的体制仍然是政企不分、政事不分的计划经济体制。一方面导致企业机构臃肿,冗员负担沉重;另一方面,由于企业与地方管理两条线,互不隶属,企业和地方政府各自为政,发展无序,社会事业重复建设问题比较严重,致使企业与地方形不成合力,不利于区域内经济资源整合,制约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四)技术落后导致资源型企业失去竞争力
淮南的资源型企业,普遍存在着设备老化、工艺落后的突出问题,工人劳动强度大,企业生产成本高,环境污染严重,主导产业的生存和发展遇到严峻挑战。由于没有资金投入,在新产品及高附加值产品开发方面非常困难,现有生产条件和装备难以形成规模化,企业发展时期应有的竞争力。
(五)就业和再就业问题严峻
煤炭矿区社会成本不断增加、再就业压力不断加大、社会不安定因素增加。矿井的关闭破产和煤炭产业转型所提供的就业岗位少,不仅煤矿本身需要安置富余人员,而且强烈依附于煤炭生产的勘探、建安、建材、机修等辅助部门也会关闭。企业破产关闭减少了就业岗位,新增企业偏少造成岗位紧缺。同时,多数下岗工人文化不高、年龄偏大、技能较少、观念落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也为重新就业和转岗培训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就业和再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六)缺乏完善的综合性服务体系
淮南在建设过程中还没有真正从资源型城市长远的、完善的城市综合功能入手建立起完善的综合性服务体系。城市内部结构尚未很好调整,没有强化其服务、生产、生态、商贸等功能的整体性,因而缺少内部增长的活力,环境与空间还没有呈现出多元化。没有强化和集聚区域优势,缺乏与周边地区和国家进行广泛合作,因而缺少外在的支援。整个民生服务方面,资源型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民生工程建设都有待于进一步加强,交通、能源、民生、政府服务等方面相互协调配套的综合性服务体系尚未建立起来。